11月2日,深圳市翠园中学“明师课堂”教学教研系列展示活动全面启动。首期“明师课堂”教学教研展示,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何翔执教,课题分别为高一年级新授课《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高三年级复习课《化学反应原理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次“明师课堂”展示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向全 会同步直播。
据悉,“名师课堂”是由翠园中学校长郭玉竹主持、副书记何翔带领,面向全 会推出的系列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这一教学教研新样态,创设平台,引导全体教师在潜心课堂教学打磨中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全面展示翠园教师师德、师能新风采,同时面向 会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连续展示两种课堂教学方式
连续两堂课,何翔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展示了新授和复习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
在高一新授课上,何翔首先展示将鸡蛋放入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不同现象,利用“模拟‘死海’中氯化钠的浓度”这个生动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巧妙地将学生初中旧知“粗配溶液”与高中新知“精确配制”进行了有效衔接。
教学中,他通过设计画一画、认知容量瓶、探索实验方案等环节,启发和帮助学生快速建构定量配制模型。此外,何翔还示范了移液管和容量瓶的相关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液的精配,提升学生思维的精确度。课堂最后,何翔引导学生总结操作要点,并在课堂实践溶液配制的操作,实现了“教、学、评、用”一体化的深度学习。
在高三复习课上,何翔开门见山地点明高考中“反应原理综合题型”的考查内容、设问形式以及情境素材,并以四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作为情境素材,以一系列驱动性问题作为课堂主线,为学生解构核心考点,建构思维模型,达成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深度复习,教学效果显著。
课堂新设计为教学打开新思路
深圳市化学教研员吴运来、罗湖区化学教研员郭钰铭以及全区高三化学教师现场观摩了这两节连堂的教学展示课。
吴运来对本节课作出了精彩点评,他指出,高一、高三的教学要求不同,何翔老师非常精准地展示出了两种不同课型的特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细节无不体现出教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水平。纵观整堂课,何翔老师的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节奏把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值得全体教师学习。
“在今后的化学教研活动中,我们要借鉴和融合两堂课展示的理念和创意,以此指导和引领全区的教学教研。”郭钰铭认为,何翔老师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对课标理解的精准性、运用大概念引领教学的重要性和名师示范教学的必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快乐学习、深度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两堂课精心、精巧的设计,给老师们打开了新窗口,点亮了新思维,让大家学习到了新方法。
参与听课、研讨的老师纷纷表示,翠园中学开展“明师课堂”教学教研展示活动,对学生、教师、学校、 会都意义重大,何翔在首期“明师课堂”上率先亮相,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