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音写作]实践分享:
(以下内容,主为语音输入,除了部分字符的修改)
所遇问题
我起初尝试语音写作,是为了提高打字效率。
对比了几家输入软件的语音识别细节,我选定了“讯飞输入法”。
实际操作时,发现有几个方面,语音输入的时候不能兼顾,所幸我摸索一番,解决如下,供需者参考。
语音识别的标点断句,与我的预期不一。
在语音识别界面的[设置]里面,有对应的标点符 设置,我选择的智能断句。
我把需要注意的地方,截图标记如下:
不能兼顾排版。
搭配文字记录的软件使用,比如说头条,用手机写作,在输入法的上面,有一行可左右拉动,专门用来排版的选项,比如说字体加粗,划线以及加序 。
具体的排版技巧与使用习惯,是个人风格,需要自己去摸索。
大家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的简约排版风。
数字区分不了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
在我第一张截图里,“更多语音设置”里边,默认会打勾的这个框取消,语音识别出来的数字就是汉字形式。
至于阿拉伯数字形式,排版工具里面有更整齐更快捷的选项。
- 示例一。
- 示例二。
熟能生巧
语音写作的其他常见问题,主要是因为不习惯,以及口头语言的随性与书面语言的精简不一致。
你会发现,不自觉间,语音输入写出的句子,更冗长更啰嗦,语气词也会比较多。
而这也是我所看重的特别功效——利用语音写作,培养自己即兴口才的精简与深刻。
也正因为我追求我说出的字,最后的书面呈现结果,是精简深刻的质量,所以虽然我节省了打字的时间,但是我校正修缮以及思考的时间并没有减少。
相反,我还有意识的地,放慢这几个过程的速度。
因为我见识过专门用语音写作,每年的文字写作量,可以高达几十万的人。
他们的文章风格,都带有一种意识流风格。语言文字偏口语化,比较啰嗦,比较西式化。
而我一直以我们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那种精炼,作为汉字的审美标准与灵魂。
高质分享
我重新用回“印象笔记”的原因之一,就是方便随感记录。
我并不打算随感随发,公开在自媒体上。
因为了解到[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后,我意识到随感随发的文字价值,对不起读者珍贵的注意力。
随感随发,过于自我,适合自省自记,不需要公开,而消费他人宝贵的注意力。
而兼顾方便与语音排版,我最终选定“印象笔记”。
当然,随感随发也是率性真挚,与读者交心,也是好的。
只不过,我有意识地开始区分,高价值内容与随性碎片内容,要多呈现前者。
下图摘自我[印象笔记]里的随感,仅供交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