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阳性感染者后,
疾控部门会
第一时间开展流调并采取针对性的、
有效的防控措施。
但是,
你所接到的”流调电话”也有可能是假的?
这两天,
传的一段对话截屏刷屏朋友圈,
一位 友说自己的朋友
在被流调人员询问活动轨迹时
填写了一个链接,
还输入了验证码。
警后被告知,
已有人因此被骗钱。
上海疾控部门表示,流调排查是绝对不会给市民发链接填写银行卡等信息的,更不会要求输入验证码。市民有义务配合流调排查,同时也要谨防上当受骗。
在此前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曾介绍,流调工作除了追踪传染源,排查密切接触者,阻断传播外,还需要重点对每天新增阳性感染者的流调信息及时进行汇总分析,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排查疫情防控风险点,及时识别和消除风险因素,为下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资料图
目前,市区两级的流调人员打电话可能用座机、也可能是手机,市民对诈骗电话有较强防范意识本是好事,但在关键时期,市民不配合流调人员只能干着急。目前,针对流调人员的“来电名片”已在各区陆续开通,比如,来自上海市疾控中心的来电 码后会显示:“您好,上海市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给您致电,请您放心接听,配合调查,谢谢!”
资料图
疾控部门表示,积极配合流调工作,这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需履行的法律责任。如拒不配合,故意隐瞒情况造成疫情传播的,会被依法依规处罚。
接到流调电话要怎么处理?
市疾控中心提醒:
一是积极配合流调。仔细回顾近期活动情况和人员接触情况,如实提供相关信息;疾控机构会根据流调情况开展风险研判,市民如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或高风险筛查人员,应配合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是做好核酸筛查。根据风险研判情况和管控要求,按规定频次开展检测;市民如接到区防控办的电话、短信等相关通知,应按照提示开展检测。
三是减少外出活动。在风险排除前,避免前往公共场所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如因就医、核酸采样或其他原因确需外出,应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距离,进入公共场所按要求扫描场所码或数字哨兵。
四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应第一时间至医疗机构就诊,并向医务人员主动 告相关活动等流行病学史。
同时,如果您接听的电话中有以下情况,要警惕这可能是“假流调、真诈骗”:
1、要求获取流调对象的短信验证码;
2、发送不明链接让流调对象点击;
3、 推销产品或要求流调对象付费;
4、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