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县:构建“三色走廊”深化基层党建联建共创

贵州省思南县位于乌江中下游,因水而建、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的美誉。近年来,思南县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千里乌江党旗红·碧水蓝天炼丹心”党建联建计划,以“一江清流”为目标,以构建“三色走廊”为抓手,不断深化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为建设乌江中下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致力组织提质,构建“红色走廊”

饮水思源感党恩,坚定不移跟党走。思南县坚持一面旗帜、多级联建,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 会 召力。一是组织联抓。建立多个机关党支部结对1个农村党支部的“N+1”党建联建模式,推动机关党建从“体内循环”向“流域共创”转变,联建机关党支部帮助结对村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大力整顿村级活动场所牌子多、制度多、灰尘多“三多”问题,为基层减负松绑,为发展蓄势赋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实事联办。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不定期联系、走访、慰问结对村困难群众,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推行“村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村党组织采取入户走访、张贴公告、设立意见箱等途径,向生活困难党员群众、空巢老人等征集“微心愿”,编制服务项目和菜单,通过微信群发布,让联建党组织和党员自主认领并提供服务。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减负稳岗、扩大就业、支持创业等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工作。三是人才联育。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新一届村( 区)“两委”班子,推动实现第十一届村“两委”成员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乡村走家串户,把“要我干事”变成“我要干事”,在乡村振兴这个“练兵场”上埋头苦干、担当作为。创新开展2名干部共同联系培养1名村级后备力量的“2+1”结对帮带,设立新时代人才工作站,按照“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向使用”的培养模式,帮助结对村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有效破解基层“人难找、人难留”瓶颈。

致力产业增效,构建“金色走廊”

致力生态发展,构建“绿色走廊”

生态保护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思南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一水共治、共同参与,通过江地联合、政企联手,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乌江流域治理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河道共管。把基层党建工作和乌江流域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民心党建+河长制”,实行“党委统管、行业主管、基层助管、群众监管”河道管理模式,在沿江两岸实行村民小组 格化管理,组织党员群众定期开展巡河,严守乌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积极构建沿江湖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将境内乌江流域10公里沿线废弃露天矿山修复治理纳入环保考核,倒逼矿山全面修复治理,完成治理面积88.7公顷。汇入乌江的27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二是污染共治。建立“县级统筹、联建单位指导、村级党组织主导、广大群众参与”的治理机制,推动形成流域事务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管理的治理新格局。投入600万元完善防污码头、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铁腕推进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河道整治,健全完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深入推进乌江大峡谷、腾龙峡等旅游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养健身、水上旅游、山地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乌江旅游经济聚集地。三是航路共兴。通过省、市、县单位深度联动,积极推动思南港邵家桥港区大型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建设工程,同步完善沿江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推动船舶建造、水运服务、新型建材等产业在思南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围绕提升乌江水运运能、形成规模运输、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助力黔货出山等做文章,推动乌江水运全面复兴,重现“黄金水道”的繁荣盛景。

(供稿单位:中共思南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2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