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此次疫情期间最火的应用,显然音频 交软件Clubhouse在其中有着一席之地。而Clubhouse之所以能够在去年很短的时间里就广为人知,在外界看来,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包括埃隆·马斯克在内的一众名人。
最初,Clubhouse在2020年4月作为一款纯音频 交应用上线,最初仅提供了iOS版本,并且用户注册当时采取的还是邀请制。不过就在日前,Clubhouse方面宣布将在聊天室中加入“文本聊天”功能,并表示,“我们了解到在 区中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举手并上台发言,其中有许多人都想以一种自己认为舒适的方式加入讨论。”
并且Clubhouse方面还表示,“我们明白了,即使是在互联 上也会存在怯场的问题。”
不难发现,“文本聊天”功能的上线将有助于更多用户参与到 交中,尤其是对于哪些可能愿意分享观点、而又不愿上麦的用户更是如此。而此次Clubhouse推出“文本聊天”功能,和在上线后陆续带来Android版本应用,以及面向所有用户开放注册等举措相比,其实都有着一样的目的,即“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这对于建设 区来说也会更好”。但在经历了诸多的调整后,曾因其独特性而走红的Clubhouse,似乎也正在逐渐消失。
一、Clubhouse的转变,从单一语音到加入文本聊天
在去年2月时,Clubhouse联合创始人Paul Davison曾透露,该应用每周的活跃用户已达到1000万。这对于当时仅采取邀请制、且仅覆盖iOS端的Clubhouse而言,显然是个相对不错的成绩。但同时该应用在2021年2月达到近916万次下载量后,同年9月就已跌至120万次,尽管期间由于亚太地区的用户增长曾有所回升,然而如今的热度俨然已早不如前。
不过Clubhouse曾经所取得的成功,也有不可忽视的几个因素。在其2020年4月上线时,恰逢因疫情许多人处于居家状态,并且相比于图文,语音显然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再加上在播客较为普及的海外市场,无脚本的实时对话也早已被用户所习惯。
其次在早期,Clubhouse所采取的受邀注册制以及名人效应,也让这款应用的“走红”不难理解。毕竟无论是“小众”、“邀请制”,还是“名人分享”等关键词,就已经满足了用户对于稀缺性的需求。
但随着生活逐渐回归常态,名人也不再在Clubhouse中举行“精英沙龙”后,相对低质量和普通的内容显然在吸引力上也开始逐步下降。就像福布斯专栏作家John Brandon此前曾指出的那样,“它(Clubhouse)已被更有价值的东西所取代:与真实的人会面”。
二、语音聊天室这个产品,其实并不新鲜
时尚是个轮回、 交方式同样也是。据相关资料显示,语音聊天室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96年,海外在线 交 站Talker推出的实时语音功能,而在国内市场,门户 站“碧海银沙”也曾在2001年率先推出聊天室板块“碧聊”。
但随着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脸书、推特、微博等 交媒体逐渐成为主流,而在越来越碎片化的用户使用时间中,显然适合图文的场景相对更为广泛。再加上语音聊天室的透明度,其实多少也有悖于 络 交所需的私密性,并且相比之下,直播似乎比起语音这种形式更具互动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Clubhouse让“语音聊天室”这一产品形态再次焕发了生机。并且其在内容方面也并没有采取例如个性化推荐等方式,在该平台聊天室里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平等、即时地进行交流,并且在内容端的丰富程度与自由度,也曾远超有脚本设计的对话及直播。
然而,Clubhouse从不保存内容、到能够回放录音,从实时语音到加入文本聊天,从邀请制走向开放,这些改变其实也代表其正试图陆续撕掉原本“精英”、“高质量交流”的标签,而转向满足更多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然而这样的Clubhouse还能走多远呢?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了。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qI0hiqyx__0NMx1mPMD3Q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