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喜收获。在11月8日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上,“成都软件20年影响力”榜单发布,成都芯谷实力入选“成都软件20年影响力产业园区”。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集成电路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区,成都芯谷重点围绕集成电路、 络安全、人工智能、5G、物联 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全力构建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打造“中国电子信息新一极”。
目前,成都芯谷已建成载体空间50余万平方米,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今年前三季度,成都芯谷58家“四上企业”产业规模达41.9亿元。
配套完善 护航园区企业发展
中科芯未来微电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双流区人民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是中科院微电所在全国唯一一家创新创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主要专注于集成电路相关的产业化项目的投资和企业的孵化。
2020年,随着成都芯谷研创新建成,中科芯未来作为第一家企业入驻,如今又将迎来新的发展阵地。站在国芯五街一侧,9 地块内一栋栋现代化办公大楼林立。其中1 楼、4 楼就是中科芯未来即将完成装修的新办公楼。
“我们今年年底就会搬入新的办公场地,非常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看着崭新的办公大楼,朱音璇表示,作为电子信息行业投资孵化领域的创新性平台,希望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做好服务,让入驻的企业和团队不断发展和壮大。“后续,我们也将进行成都市‘众创空间’的申请,为更好运营这个创新平台加码。”在成都芯谷,中科芯未来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共同见证了成都芯谷从纸上蓝图到现代化芯城的蜕变。
建圈强链 构建全链条、全要素产业生态
成都芯谷作为“央地合作、政企联合”的四川省重点项目,也是中国电子布局西南的重要桥头堡。
2017年3月,成都芯谷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中国电子旗下首批龙头企业集中签约入驻。截至目前,园区已注册落户企业200余家,入驻包括中国电子旗下基石企业:澜至科技、华大九天、中电九天、成都华微、中电金信、华大半导体、中电数据、中电彩虹等重点企业以及中科院微电子所西南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成渝研究院、瑞迪威科技、中发集团、桃子健康、博士科技在内的头部企业共计50余家。央企带动,大中小微企业联合创新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当前,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成都芯谷正围绕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以及重点头部企业关联配套企业进行强链、延链、补链,不断加快产业聚合,着力构建全链条、全要素的产业生态。
位于成都芯谷·信创园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渝研究院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双流区政府共建的政府高端智库和产业创新发展平台,主要致力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信息通信产业技术全面升级,成渝地区信息通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也将在成都芯谷·信创园正式揭牌投运。
今年,双流区携手广州博士科技在成都芯谷研创城共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有效畅通双流区院校地企协同创新合作、成果转化路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心预计12月正式投运……一个个项目的落成正是成都芯谷推动建圈强链,以科技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
(图据成都芯谷)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站在新起点,成都芯谷将持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力量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围绕集成电路、 络安全、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专业领域细分赛道,推动高端高新技术产业落地,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依托科研院所、创新型的企业,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他们承接更多的国家实验项目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核心技术的攻关。作为政府部门,我们也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开展技术对接会等,帮助企业扩大市场,稳住产业链和供应链,更好支持企业发展创新。”成都芯谷发展服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谢爽表示。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双流发布”,收听空港之声FM100.9,下载”云上双流”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