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前两天拿到了赛诺2017年5月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截止5月,2017年国内总体手机销售为1.7亿台,虽然6月数据这几天应该出炉,但根据今年2~7月平均3000万台多一点的销量来看,2017年前半年总体的销售应该在2亿台出头的样子吧。从销量上来看,比去年前半年下滑了约5000万台,数据上宣告了市场的确有所降温,但今年市场的整体形态方面却又有些变化,所以,随手写篇文章,说点想说的话吧。
冷热分明
是的,数据上看,今年智能手机市场算是实实在在的遇冷,对比2016年前半年约2.5亿台,全年约5.6亿台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今年全年估计会回落地5亿台之内,这大约也是很多手机厂商都在说今年日子不好过的根本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从去年3月突然到来的换机潮,是2016年手机市场特别火爆的主要推力,而今年这个推力消失,销量回落也算正常——因为很多分析机构的结果都表明,5亿台(不包含白牌机等)差不多算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正常销量,所以,在今年年初,销量排行榜上居前的品牌中,好几家都要求上游供应链推迟供货或是砍单,也算是提前预警。
虽然市场销量在下降,但今年市场的另一大变化,则是火热的涨价。除了众所周知的上游、汇率等因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消费升级、多年以来低定价带来的赢利压力等,让智能手机厂商不约而同的对利润有了更多的需求。
华为Mate 9 Pro算是这波涨价潮的排头兵,但是销量依旧不错,特别是在政商市场人气极高;
vivo Xplay6以4498元的定价刷新了自家旗舰的定价纪录,月销量攀升至近30万台;
荣耀V9,2599元的定价,比上一代的荣耀V8再高300元,日激活数量近3万的成绩颇为不错;
小米6,2499元的定价也是这个系列上的史上第一高,但上市数月成功撸出超300万台的销量,到现在还一机难求,也说明小米1999元天花板的突破战略已经成功;
金立在上海推出的S10,尽管只是用的MTK P25平台,但定价也达到了2599元,是这个系列定价最高的机型,而且因为有薛之谦光环加成,线下销量也不错;
Nubia今年推出的旗舰Z17标准版也比上一代Z11定价高出300元,从2799元的起始价格上摸到了3999元;
2016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状元OPPO推出万众瞩目的R11,价格更是达到了2999元,也宣告这一品牌主流旗舰机意图突破3000元的打算;
“不将就”的一加,2017年度旗舰一加5起步价格2999元,比上一代一加3定价一下子高出了500元,涨幅达到了20%……
但是,但是,但是,刚刚推出小改款新品的vivo却是一个另类:X9s换用更快的处理器,但定价却比X9的2798元低了100元,X9s Plus倒是保持了前代机型2998元的定价,这是玩的哪一出?
在解读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组数据——2017年5月线下市场总体及分区间份额:
线下市场总体份额:OPPO,18.3%,增长-0.1%;vivo,17.9%,增长0.5%;华为,11.2%,增长-0.2%;苹果,10.9%,持平;荣耀,7.1%,增长0.2%;
3000元以上线下市场份额:苹果,51.3%;华为,22.6%;vivo,10.5%;OPPO,8.6%;三星,4.3%;
2500~2999元线下市场份额:OPPO,44.9%;vivo,29%;苹果,10.5%;荣耀,5.1%,华为,4.6%;
2000~2499元线下市场份额:vivo,30.8%;OPPO,27.8%;华为,10.6%;荣耀,8.8%;金立,5.6%;
再往下就省略了……
然后就是线下市场热销机型,OPPO R9s销量近97万台,以3.1%的份额位居第一,环比下降0.1%,vivo X9以近90万台,2.9%的份额位居次席,环比增长0.2%。而在销量排名前10的机型中,几乎被OV两家包揽,OPPO占去6席,vivo占去3席,惟一入榜的第三家品牌是苹果iPhone 7 Plus 128GB,位居第9。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智能手机不太景气的2017年上半年,OV两家的势头依旧生猛。
聊聊玩法
作为高通在中国最重要的优质合作伙伴,OV两家接触骁龙660的研发发几乎是同时的,但在机型定义上,vivo的心思则更要多一些:“既然业界已经公认全面屏是2017下半年的趋势,那么我家的年度主流旗舰就应该是骁龙660+全面屏,要不然还有什么意思?”——作为旗舰情节浓厚的手机厂商,vivo大概就打的这样一个算盘吧。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vivo X9是2016年11月发布的,如果按目前已知的节奏,vivo X11的发布时间应该会在9月份的话,10个月不推出新品,如此长的新品断层,消费者有没有意见我不知道,首先意见最大的可能就是渠道商:“10个月没新品,搞毛啊!我们卖啥?”这不禁让我想起2014年6月,OPPO特别召开的那次名为“引领4G,至美一拍”但却没有新品的发布会,起因就是3G、4G切换过程中,渠道商无货可卖的当口,OPPO借这样一次发布会向合作伙伴解释战略,从而安抚经销商。同样的,X9s推出的原因之一,大约也是如此。
有人说vivo胆子够大,到了2017年年中还在用一个推出快两年的平台推新品。没错,vivo首次采用骁龙652的机型是Xplay5标准版,以及X6的升级机型X6s/X6s Plus,是2016年3月发布的。但是,却正是这一次新品发布,让vivo遇上了其转型智能手机业务以来的最大危机,原因很简单:品牌高端旗舰与主流旗舰居然用上了同样的平台,配置与特性差别都不大,但Xplay5借着曲面屏,起跳价格高达3698元,比X6s贵了1100元!正是因为这样的产品冲突,让vivo在那段时间里整体的品牌和产品战略都陷入了一个迷茫期。后来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转折点就是X7,凭借前置1600万自拍和Moonlight柔光灯,X7整个生命周期突破千万的销量,为其转向Xplay6和X9的前置双摄赢得了市场份额和时间,而前置柔光灯也成为X9的标志特性之一。有意思的是,X7也采用的是骁龙652。
于是,到了今年,vivo又再次祭出这个轻车熟路的路子。至于说定价低了100元,基于骁龙652以及X9小改过来的机身,成熟的平台成本更低,利润空间反而更好,君不见X7的兄弟机型Y67到现在的月销量都还超过55万台。但是在机型定位和软件方面,X9s则更加贴近消费者当下的需求,那就是游戏。由于X9的目标用户群体女性偏多,而当下大热的手游《王者荣耀》女性玩家也是越来越多,X9s偏向游戏的推广定位,显然目的明确。
另一方面,则是X9s Plus。其内置了vivo在MWCS 2017上刚刚发布的独立DSP芯片——和瑞芯微合作开发,型 为RK1608双核DSP。这枚芯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多达9张不同的照片机内合成,可以理解为硬件级别的HDR,对于拍照功能的整体曝光控制更加精确优秀。这样的DSP,非常依赖软硬件之间的结合,而R9s Plus搭配它推出,显然有点公测的味道。当然,它所搭载的ES9318也有同样的想法在其中。
有人可能要问了:“X9s系列作为过渡机型推出,消费者会买账么?一款机型生命周期如此之短,划算么?”回首同样定位的X7,然后再对比前边提到的Y67的配置,细心一点的朋友应该能自己找出生命周期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于消费者是否买账?首先,线下渠道对于硬件配置的感知是不及线上的,而且OV两家对骁龙6系列SoC的潜力压榨与优化功力应该称得上世界第一,比如R9s,日常用起来整个系统的流畅度根本让人感觉不出来这是台跑在骁龙625上的机器,只有在安排大型程序时才会显露出CPU的性能短板;而X9 Plus上骁龙653+4000mAh的搭配,在续航和发热方面的表现将友商同配置产品甩出老远。另外,身边熟悉RTB的朋友给我说:vivo的用户质量是所有智能手机厂商中最高的,光是RTB业务,每个月vivo手机的用户就能产生小10亿的收益,也是倍受好评。有高质量的用户群,相信这也是vivo敢这么玩的底气之一吧。
尾声
好了,这篇文章来到了例行的BB部分。
其实在个人心里边,这篇小文多少有些“怼”的心态,文章的核心论调,差不多就是在X9s发布会当天就发过微博,只是现在拿到一些数据,再展开成为一篇文章,希望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清楚一些。
vivo X9s这样的玩法,我相信会在后续的智能手机市场变为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会让不少秉持惟旗舰论的人大失所望。没办法,随着上游技术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市场公认的排头兵苹果步入发展的平台期,会让更多的厂商开始寻求更加稳健更加保险的路子往前走,而OV就是“不犯错”理论的典型厂商,同样的还有华为,年初P系列年尾Mate的节奏也变成了常态,而金立、小米在主流型的推出和发布上,节奏也是明显下调。减少平台,将更多资源集中在爆款机型上,再充分利用核心机型的拉动效应,推高整体出货已经成为一干厂商的共识,做得最极致的自然就是OPPO,R系列已然成为近几年的门面产品,而效果也是看得见的。
而从消费者的结构与心理来看,金字塔理论决定了追求顶级旗舰的人毕竟大大少于购买主流旗舰的人,特别是智能手机价格区间整体上移之后,这样的趋势会变得更加明显。是的,你可以大胆吐槽手机厂商不用旗舰平台,低配高价,但问题是:在厂商的角度,考虑得最多的,则是供应链、市场需求、消费者结构、利润、品牌、渠道等一系列因素之后做出的决定,如何让更多的人在为产品叫好之后,还能下手消费者产品,这才是有效的好产品,而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最后背负这个风险的,只会是厂商,而非是围观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