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舆情产生原因、传播特点深度分析 告(2019)

为实现积极效应扩大化,蚁坊软件基于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鹰眼速读 选取2018年437起教育行业正面案例为研究样本,从主题类别、时间地域分布、舆论倾向性、教育阶段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索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的影响因素、传播特点,归纳总结正面教育舆情的应对与处理办法。

1、多维度分类及分布统计

1.1主题类别

对研究样本进行科学的主题分类,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到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的关注点。蚁坊软件在参照多个机构以及相关实证研究的主题划分方法基础上,以样本内容指向最明确的信息主题为角度,将2018年437起正面教育热点事件划分为以下几类:政策法规、教育管理、教师发展、学生表现、就业创业、招生考试、科研成果、其他等,共计8类,结果如图2-1所示:

(1)教育管理类。主要是各级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化工作、实现目标的组织活动。如”深圳技术大学获批正式设立”、”河北一中学严查学生露脚踝”、”南京大学新生宿舍分配用上推荐算法”等。归属于教育管理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在所有类别当中数量最多,共有144条,占比33%。

(2)学生表现类。关注重点在学生思想、品行、学习等个人表现方面的相关信息。如”华中科大18人由本科生变专科生”、”川大男寝全员6人获17名校保研”、”宁波小学生公交上12分钟内连续4次让座”等。归属于学生表现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75条,占比17%。

(3)教师发展类。包括教师这一群体在教育领域的的各种言行。如”湖北七旬小学校长争议中力推课改”、”青岛55岁教师跳入冰海勇救落水女孩”、”东南大学教授自费4600跨省打车回校上课”等。归属于教师发展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71条,占比16%。

(4)政策法规类。涵盖教育领域相关政策制定、运行过程,以及关于教育行政机构的各种意见、措施、办法、情况及其相关评论、反馈等。如”上海政协委员建言自闭症儿童就读普通小学:应有特殊政策”、”免费师范生改称公费师范生,履约期改为6年”、”教育部要求建立犯罪信息库预防性侵中小学生,严选教师队伍”等。归属于政策法规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70条,占比16%。

(5)招生考试类。围绕 会成员参与的教育领域内不同教育层次水平的相关机构组织考试、招生、录取活动及其相关信息。如”首批00后将迎高考:大数据、机器人等成爆款新专业”、”河北寒门女孩707分考取北大感谢贫穷”、”山东大学官微发 考邀请,评论区引来多地高校抢人”等。归属于招生考试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33条,占比8%。

(6)就业创业类。包括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信息、毕业生求职就业状况、在校生创业情况等。如”浙江一大学生课外创业拍 剧”、”南京开出”面试补贴”人才新政引热议”、”延边大学博士生送快递”等。归属于就业创业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17条,占比4%。

(7)科研成果类。指教育系统内涉及新发明、新技术、新创造等科学研究成果。如”复旦研制全球首个全硅激光器”、”川大教授研发人脸识别无人机点名”、”武科大两位教授治疗艾滋病新方法获批发明专利”等。归属于科研成果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16条,占比4%。

(8)其他。包括 会力量助学等未能按照以上类型统计到的其他情况。如”华中科大三名校友联合捐赠一亿元”、”韩寒首次反思退学”、”马化腾向深圳大学捐赠2亿元”等。归属于其他类的教育热点事件共有11条,占比2%。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正面教育热点事件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学生表现、教师发展、政策法规四个方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师生作为引发教育舆情的主体,往往会受到一些教育管理和政策法规的约束和影响。

1.2时间分布

对于2018年437起正面教育热点事件依照月份进行统计划分,结果如图2-2所示:

从基本走势来看,除6月份为57起外,正面教育热点事件总体上起伏较小,平均每月有34起左右。结合主题类别分析,6月份恰逢中高考和毕业,带动教育管理、招生考试类相关热点事件激增,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规律性。

这种规律性在纵向比较上也有所体现,3月开学季,政策法规所占比例明显升高;4月、5月随着学校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教育舆情相对平稳;9月份新学期开学,教育管理类热度开始回升。

正面教育热点事件存在与时间的关联度,其中有可预测性教育热点和不可预测性教育热点两大类型,其受关注程度及重要性主要与教育系统、学校、师生紧密相关。部分政策法规的制定,如”陕西将形成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广东将规范校园贷广告””山西实行个人师德 告制度”等,因受校园霸凌、校园贷、性侵等舆情频发的影响,涉及利益主体广泛,较易引起关注。

1.3地域分布

对于2018年437起正面教育热点事件依照不同发生地域进行统计划分,结果如图2-3所示:

正面教育热点事件几乎覆盖全国各地,浙江、北京、四川三地发生数量最多,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占比67%;甘肃、武汉、辽宁、云南、山西、黑龙江、福建、天津、宁夏、吉林、广西、香港、西藏、青海、海南15个省市自治区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的数量均在10起以下。

不同区域间教育、经济及媒体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点又各有不同,使得正面教育舆情热点事件的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乱象,教育部规定2018年底前完成所有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南京、武汉、苏州、重庆等地纷纷出台办法、采取措施;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广东出台校园欺凌治理方案、天津立法治理校园欺凌、山东重拳治理校园欺凌、陕西将形成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正面教育热点的分析研判、政策法规的实施需要有区域意识,因地制宜。

1.4舆论倾向性

通过样本内容分析,可以从中发现 民的情绪偏向。本研究将2018年437起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的舆论倾向性细分为非常正面、比较正面和中性三种类型,结果如图2-4所示:

例如,”四川免费师范生变公费,履约年限由8年降至6年”为政策法规类事件,虽然部分媒体在 道时用了”奔走相告””好消息”等正向词汇,但从舆论倾向性看, 民仍对”免费”和”公费”的区别和履约问题存在疑问,舆论态度整体偏向理性。

“因学分不达标,华中科大18人由本科生变专科生”为学生表现类事件,舆论对此褒贬不一。《南方日 》评论到,”像华科这样的机制,无论怎么看都是多多益善”,微博大V@邢立达 则认为”这样是贬低专科,本科和专科是不同的培养思路”,更多 友支持”大学应严进严出”,综合各方观点整体偏向正面。

“河南信阳女教师李芳为保护学生殉职”为教师发展类事件,该事件曾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媒体和 民纷纷致敬女教师的英勇行为,舆论一片赞颂之声。需要指出的是,舆论倾向性是依照 民通过 交 络平台直接表达意见和情绪,或是媒体对正面教育热点事件 道框架的选择而进行分类的,并非单纯地对事件与观点本身的性质进行分类。河南信阳女教师李芳殉职就事件本身来说无疑是令人遗憾的,但舆论却表达了对”保护学生”这一行为的认可和支持,有益于弘扬 会正能量。

1.5教育阶段

不同教育阶段的正面舆情热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会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依据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437起具体事件,可划分为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特殊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其他8种类型,如图2-5所示:

过半数的正面教育热点事件发生在大学阶段,重点涉及教育管理、学生表现类。如”南京大学新生宿舍分配用上推荐算法”、”清华大学上线作业查重服务”、”上海交大姚明主席本科毕业”、”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等。

其次是小学和初中,共占比27%。如”天津中小学普及性别平等教育”、”邯郸开展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江西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等。

高中和学前教育所占比重较少;南京开出”面试补贴”、 红教授薛兆丰或离职北大等其他类别占比7%;仅有一例发生在特殊教育阶段,合肥出台提升特殊教育计划,残疾学生将享受15年免费教育。

2、正面教育热点事件规律表征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对2018年437起正面教育舆情热点事件的多维度分布状况进行了客观呈现,通过相关数据,蚁坊软件将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挖掘当代正面教育热点事件的主要特点。

2.1影响因素

(1) 会环境的映射

以乡村教育为例,众所周知,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现实问题却是乡村教师难招难留。在此背景下,加大乡村教师公费培养力度,吸引4.5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等政策法规无疑有助于缓解这一 会矛盾。

(2) 络媒介的赋权

2.2主要特点

(1)舆情主体的多元性

纵观2018年437起正面教育热点事件,师生、家长、宿管、教育管理部门等各类群体构成了舆情主体,他们或是教育工作直接参与者、非直接参与者,或是涉及切身利益的直接相关者、间接相关者。总之,不同的舆情主体因素在其生成、传播、消解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构成教育舆情生态系统的基础性环节。

(2)舆情事件的周期性

年年岁岁舆情相似,岁岁年年反思不同。回顾2018年正面教育热点事件,不难看出舆情事件的周期性特征,一是同类舆情事件长期内反复出现,二是同类舆情事件多地重复出现。

大、中、小学校分布在全国各地,虽然地理位置千差万别,但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学生减负是各地面临的突出问题,不论是教育部将出五招减负:割断各类考试考评竞赛成绩和招生的联系,还是江苏溧阳减负新规:家长签字可免做作业、石家庄规定暑假期间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学生上课补课等,该话题往往会给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带来一定的舆情压力。

(3)舆论表现的情绪性

3、正面教育热点事件案例分析

3.1六安教师跪地改作业

2018年5月13日下午,一张教师”跪地改作业”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意外刷屏。据 道,徐金中是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中学班主任兼数学教师,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久站。

走红之后,部分媒体、 友对教师否应该带病工作提出了质疑。中国教育 评论称,”老师的敬业精神固然可赞,但倘若上升到舆论宣传的层面,则显得有过于唱悲情戏之嫌,会给教师职业的整体形象和教育事业的认知带来不太积极的影响。因此,老师带病工作的做法值得尊敬,但不宜提倡。”

从舆论反应看, 民讨论以”辛苦””坚守””希望”等正向关键词为主,无数 友被教师无惧疼痛、坚守岗位的故事感动,纷纷点赞。

3.2山东大学官微发 考邀请

2018年高校招生季,@山东大学 一条”原因见评论”的博文引发了激烈的抢人大战。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拿出了自身看家优势,小米手机、搜狗等各企业争相 召毕业生去找工作,评论数到达7w+。

3.3云南冰花男孩入住新宿舍

2018年1月8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一名8岁男孩冒冰霜上学照片刷爆 络,”冰花男孩”王福满迅速引起舆论关注。当天下午,云南昭通市即派人到学校和王福满家中了解情况。次日,即召开视频会要求保障好学生、留守儿童温暖安全过冬,爱心捐款和补助很快到达冰花男孩手中。

在”冰花男孩”事件整个信息传播流程中,从为正能量点赞到款物的筹集、解决王福满父亲的工作问题到政府的全面扶助等等,都体现了政府、 会的力量与满满的爱心,”乐””好”等正面情绪占据上风,未形成负面情绪大范围活跃时期。

媒体对王福满的关注并没有随舆情热度消失而画上句 。据新华 昆明5月28日 道,”‘冰花男孩’王福满所在的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完成学生宿舍改造,目前已有73名学生顺利入住新宿舍。”遗憾的是,相关后续的传播力度却大打折扣了。

4、正面教育热点事件应对建议

为吸引考生 考,山东大学官微发布了一条抽奖微博,结果在评论区引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高校的官微账 争相”打广告”;西安交通大学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上,女生上演”防狼术”,男生甘当活靶;电子科技大学学霸足球队走红,11名成员全部上名校读研……这一系列事件看似毫不相关,却慢慢形成了一种展现院校风采的舆论场,给这些学校增添很多正面评价。

对 民持中立态度的教育热点事件而言,由于并没有引起负面印象,舆情主体通常不加重视。如部分政策法规的出台是为了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或得到教育专家的积极解读,联合主流媒体、大V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定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 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5月5日
下一篇 2019年5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