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抢票软件谋商机。”
对利用技术插队,并以此赚取“差价”的抢票软件来说,其本质是为了商业利益,并以此捆绑自己的服务内容。也就是说他们的强行“露脸”是一种营销策略,通过技术解构原有购票秩序,营造一种自己能抢到票的认知错觉。可票源是既定的,加价插队抢票就只能让被人无票可购,或者使用抢票软件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监管和相关规定的不完善,抢标软件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软件,极其容易泄露用户信息,而且一些隐蔽的操作项目会诱导用户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订购其产品服务。
一边是12306不断实现技术升级,一边是抢票软件不顾吃相套路营销,“抢票”的焦虑感还是让用户不自觉的“加价购票”,显然这种供给是商家强加给用户的,让及你先焦虑不已,然后给颗糖吃,这就是抢票软件的套路。
但昨天界面新闻发表上海法律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傅蔚冈的一篇文章说,“铁路12306与旅游类app应是朋友,而非对手”,其主要观点是技术进步不会消灭中介,铁路部门是运输专家,未必是旅行专家,因此12306将相关信息开放给其他平台而自己专门提供票务服务,会更加有优势。同时他表示,第三方平台所提供的包括火车票代购服务、抢票服务,是市场深化的产物,12306大可不必将这些平台提供的服务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媒体也不需要将其“妖魔化”。
这是一种议题设置的偏见,春运不同往日。而问题的关键是,抢票软件不仅广而告之地公开加价抢票,还借着抢票的机会诱导用户步步入坑。他们破坏规则在先,套路用户在后,把技术用在不正当的行为上,难道还要为其唱赞歌?如果加价是合理的,12306完全可以自己选择竞价。但如果真是选择了“拍卖”,让价高者得之,显然不会有抢票软件的存在,也偏离了分配的正义。正是因为春运的特殊性,因为更广泛的诉求,铁路部门才从不会在票价上动心思,现在抢票软件打起了这个主意,是要让我们原谅他吗?
与抢票软件刚,是为了维护用户的权益,春运回家是情感上的刚需,火车票售卖要照顾分配效率,更要侧重分配公平。现实中我们都不能容忍的“插队”行为,就因为披上互联 的外衣,就要“睁只眼闭只眼”?况且抢票软件通过技术不停刷新12306服务器,给正常购票造成了很多障碍。
而其所言的“代购服务、抢票服务,是市场深化的产物”,这个就更扯了,抢票软件不过是在一个重要时间区段内进行的技术掠夺罢了。因为资源有限,而抢票软件的介入扰乱了市场,人为造成了购票市场混乱,同时涉及虚假宣传,严重危害个人信息安全。对于这样的技术“掮客”,有关部门还是要尽快出台规定,别让用户权益在“中间商赚差价”中被侵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