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2 10:24 | 新华
近日,湖南一所高校“扫码洗澡”的新规定让不少学生觉得闹心,也让校园APP泛滥现象成为 会关注的焦点。
“上个大学,手机多出一个页面的APP”
12月2日,长沙理工大学公寓热水服务中心发布了一则通知,称热水系统将升级改造,升级后支持手机“无卡消费、充值、 修和信息发布”。系统需要更换宿舍内的热水表,这意味着原有的热水卡已经无法使用,需要下载一个APP,“扫码”后才能洗澡。
此举一出,立即引发学生吐槽一片:“平常洗澡只要插卡就行,现在需要打开手机,连上蓝牙,再打开APP,然后再扫码洗澡。”“浴室里本来就不是适宜带手机的地方,不明白为什么连洗澡都要扫码”“为了洗澡,我还特意给手机买了个防水袋”“万一洗着洗着手机没电关机了怎么办”……
武汉一职院的学生也有同样的经历:“我们校区也是用手机扫码洗澡,非常不喜欢这种形式,每回洗澡手机屏幕都进水蒸气。”
可事实上,如今让高校学生烦恼的不是“卡太多”,而是“APP太多”“扫码太多”。
“开门禁、打开水、交电费、洗衣服、选课、看课表、刷课、上课签到都有各自的APP。学校各部门要求装的软件十来个,一个软件只能实现一个功能,各自为政。”一位大学生对此非常无奈。
“上个大学,手机多出了一个页面的APP。16G内存的智能手机表示吃不消。”一位大一学生说。
课程绑定、强制使用让校园APP“横行”
——强制使用,与成绩、学分挂钩。“学校要求我们用一个体育APP记录跑步次数,最终将其计入体育课成绩。”很多同学对此很不理解,“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打篮球、踢足球都能增加运动量,为什么一定要强制学生使用APP来计算跑步量才算运动了呢?”甚至还有同学发现:“我在学校里看到过一个男生拿着4个手机在跑步。”
一些学校还强制推广与校园功能、学生学习都无关的软件,想方设法使之与学生成绩、班级评优挂钩。“学校开大会要求学生使用某个软件,每个人都要注册、发言,并且要把截图发给班委进行登记,不然班级就不能评优。”一位学生对此很无奈,“我们只能在按照要求使用后立即卸载,但这还是给APP制造了一些漂亮的僵尸‘用户’。”
——广告丛生、信息泄露,APP使用体验堪忧。“这些APP不仅数量过多,而且质量良莠不齐。一些APP每次点击进入时还会自动跳出 游、贷款等广告。”湖南一高校学生吴同学表示。
泛滥的校园APP何时休?
“如今各高校都在推广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校园’,这是‘互联 +’时代不可抗拒的趋势,但泛滥的APP不仅没让校园变得‘智慧’,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让学生不堪其累。”中南大学 会学教授李斌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指出,对于校园APP泛滥现象,应当像过去的校园一卡通一样,对不同功能的校园生活服务类APP进行合并和减少。“如今很多高校都开发了自己的校园APP,完全可以在此平台上整合各类校园功能性服务,这在技术上并不是一件难事。”
“校园信息化、智慧化必须以使用者的体验为核心,以方便为目的。只有注重服务和公益性,有效服务师生的生活、学习,遏制泛滥的广告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才能让大家用得便捷、顺心。”丁加勇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