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代
无论 上还是生活中,大家对程序员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
爱穿格子衫
爱脱发
背个大背包。
程序员走在技术前沿,而着装的品味实在是难以言说。但程序员诞生时,可谓是真正体面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到底经历了什么,程序员成了今天这种形象?
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是女性,阿达·爱丝,也是伟大诗人拜伦的女儿。给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编程的也是一群女性。当时的军队招聘一些学数学的女性来从事一些工程学的工作,给计算机进行编程,也就是后来历史课本上大名鼎鼎的ENIAC。而招聘页面是这样的形象:英姿飒爽,高贵优雅。
也实际的他们也是如此。
计算机程序的编程基础需要有数学逻辑,大多为数学家出身,数学属于比较难的知识,在早期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没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早期的程序员家庭条件普遍不错。而且还是各大名校出身,上世纪美国名校开设了一批计算机专业,例如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历史悠久的名校,对师生的穿戴都非常讲究。
程序员界的前辈们,无论是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还是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也一向是西装着身、很有成功人士的派头。
而程序员的着装变化,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变化的。
那个时期开始,美国各种各样的 会团队出现,反战运动、追求人权和女权的民权运动、更有嬉皮士运动的兴起。这样的 会环境对学生群体的冲击很大,想要冲破传统秩序、想要寻求个性的解放和追求自由、于是在着装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休闲和奇装异服来代替正统的服装,先从穿衣上寻求解放。而程序员是20世纪才有的行业,本身对服装也没有具体要求,不像律师上法庭必须要体面,医生必须白大褂,程序员是当时的新兴起的职业,着装风格很容易被 会影响,发生变化。
写程序是很烧脑的技术活,也不需要谈客户,安安静静坐在电脑旁敲代码就可以了,所以在穿着上,越来越多的程序员追求的是:休闲、舒适、简单。
Facebook 首席执行官很爱穿灰短袖、牛仔裤、跑鞋。
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一直以为都是这样的形象,特别随意。
在程序员界,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越是大神越低调,就像高手喜欢隐藏于世,把自己打扮得普普通通不起眼。
再来看我国的程序员,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才开始逐步兴起,中山装早已远去,当时的 会也没有特别的服装风格,程序员自然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压根没有着装文化一说。
但是现在的程序员为啥成了这个形象呢?
格子衫上身,追根究底还是因为舒服。衬衫是男性最常见的着装,格子衫又是最常见的衬衫,春夏秋冬各有各款,一年四季穿不烂,经济又实惠。
秃发、掉发是每个当代青年的共同烦恼,程序员们日常996,干的又是敲代码改bug这种费脑的活儿,比别人更秃也再正常不过了。
而大背包更是离不开,程序员离不了电脑,放假时可能还要改bug,调试系统,自然要随时携带。拿个手提包装电脑,很像要去开会或者要去推销,也太不符合程序员气质了吧。
任何变化都以需求为导向,程序员曾经的体面是需求,现在的休闲舒适也是需求。
河南代码工场以“创新、开放、共享”为核心,整合河南老家所有软件企业的生产力、销售力等自身优势资源,有效解决软件行业的人才紧缺、开发成本高、拓客难、管理混乱、软件与服务之前融合性差等诸多难题。代码工场以坚持价值创造、共同发展为根本,建立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服务体系,整合软件企业的专业优势、共享资源、相互促进、以推动各方的共同发展,建立良好生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