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护工为老人进行健康监测。
养老院护工在喂老人吃饭。
养老院护工配合医护人员为老人接种疫苗。
大城市 大养老6
今年8月出台的《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广州市紧缺人才培养目录;组建一批养老服务培训师资团队,落实养老服务培训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每年培训5000名养老护理员及管理人员。
加薪两三千只为留住护工
在罗步环看来,今年是养老院的护工们最忙碌、最辛苦的一年。因为养老院需要全封闭管理,不仅老人不能外出,护理人员也不能外出。这对于家中有小孩的员工是不小的考验,毕竟员工本身也是有家庭的,几个月无法回家,心里难免会有想法。但让罗步环感动的是,5月份至今没有一名护工提出辞职。“十多年了,大家愿意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为了鼓励护工们坚守,罗步环也拿出了实打实的措施,每名护工每月涨薪2000元以上,并且经常发牛奶、米、油给员工。罗步环表示,再困难也要把养老院的护理队伍留住。“毕竟,培养一名专业护理人员不容易,现在从外面招聘护理人员也很难,还不如把钱花在激励我们的护理人员身上。”
在广州经营着5家养老院的王荣军也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旗下养老院护工平均涨薪2000~3000元/月。“护工们干这么多活,不多给点钱说不过去,咬咬牙也得加薪。”王荣军表示,涨薪所需支出主要从过往盈利中列支。在他看来,这属于必要的人力成本支出。
广州市康桦长乐老年公寓负责人林炜然则表示,今年养老院为留住护工颇费功夫,尽管面临着巨大经营压力,他还是顶着压力为护理人员加薪。“现在护工流动性很大,要想留住护工,除了加薪,还要为他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和福利。”
护工队伍开始出现“00后”
“护工现在很金贵,他们都是紧缺人才,所以必须对他们好点。”罗步环说,为护工们加薪,不仅仅因为护工们是紧缺人才,更主要的是,护工们今年以来的确很辛苦。让罗步环尤为感动的是,尽管工作量翻倍,但护工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王荣军经营着的5家养老院一共有超过1500个床位。从经营之初,王荣军就有一个理念:要让老人住得舒心。而要把老人服务好,护工是第一位的。因此他的几家养老院每个月都会组织分批培训。
王荣军表示,如今在养老院,像方春晓这样的年轻护理员非常“吃香”,老人们都很喜欢和年轻人聊天。但遗憾的是,目前养老院的年轻护理员还是太少了。王荣军每年都要参加行业协会的年会,据他了解,一所养老院,35岁以下的年轻护工通常只有一个,甚至是没有。“因为刚毕业的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或大专生,工资预期都要上万元,普通养老院给不起。”
方春晓坦言,职校学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去医院工作,职业荣誉感会更强,所以在普通养老院很少见到年轻的面孔。在她看来,《规划》将养老院护理员当作紧缺人才来培训,对护理员行业是一大激励,随着护理员岗位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00后”女孩加入。
“一有人休息就轮转不过来了”
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副会长、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医养照护中心主任邹海贵表示,目前从事养老护理员行业的多是“60后”“70后”,这部分护工很快也到了退休年龄,并且女性占绝大多数。“目前广州市养老护理行业护工十分紧缺,护工缺口仍然较大。”
《规划》中还提出,设立一批养老服务培训实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课程;建立完善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建立与待遇挂钩的养老护理员职业水平评价体系,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畅通医疗护理等人才晋升通道;实施养老护理员就业、岗位补贴及入户指标、子女入学等扶持政策。
看到这样的政策,邹海贵感到很兴奋。“这是一大政策利好,对养老行业护理人员紧缺的局面会是一个正面的激励,可以引导更多青年人和新鲜血液加入。”
王荣军也对于《规划》中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布局感到惊喜。他表示,如果通过培训能提高护理人员水平,养老院方面愿意出一部分培训的配套资金,支持护理人员去“深造”。
护工“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过去,养老院护工的工作被简单化认为是“为老人端屎端尿”。不仅《规划》将养老院护工视作紧缺人才,在实际中,很多养老院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改变人们对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
王荣军管理的几家养老院这些年也一直在提升护工工作的“技术含量”,为此,养老院采购了大量智慧养老设备协助护工工作。“因为工作更有技术含量了,护工这份工作也可以‘高大上’。”在王荣军看来,这种做法也有利于提升护工们的职业荣誉感,让他们更愿意长期留下来。
王荣军说,《规划》对护工行业来说很提气,在政策层面有了提升护理行业工资水平和职业荣誉感的保障。“我相信随着智慧养老政策和养老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的实施,行业整体水平将大幅提升,养老护理人员月薪过万元将成为普遍情况。”
邹海贵也表示,某种程度上说,护理人员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养老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未来5~10年对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要把养老护理人员当成“紧缺工种”来对待,把各项配套措施落实到位,提升工资水平,提升 会地位,当有更多年轻人才涌入这个行业时,人手紧缺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