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之国”,“七寡头”,卡巴斯基,你所不知的俄罗斯

对于俄罗斯,除了领土1700多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能源大国之外,你还能联想到什么?小生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俄罗斯。

俄罗斯是名副其实的冻土之国

要说冻土哪家强,当然还是俄罗斯最强,俄罗斯近三分之二的国土就处于冻土地带。然而冻土没有带给俄罗斯人们幸福,带来的只是无数的烦恼。

首先是吃饭问题,冻土地区实在没法种粮食。一是冻土太硬了,硬的跟石头一样,它由于沙尘和冰块常年累月恩爱不离形成,有的冻土甚至有上万年历史。不能种粮食的原因之二,是由于受冻土影响,地热不足,无霜期短。

冰封的冻土层

不只是吃饭问题,住房也是大问题。拿冻土地区之一的雅库茨克为例,它的历史最低气温达到过零下73摄氏度,被公认为世界寒极。生活在雅库茨克的俄罗斯人,在建筑房屋时,地基达几十米深,房屋的第一层必须脱离地面。

雪中的雅库茨克

裹着皮毛的雅库茨克年轻姑娘

没法发展农业,西伯利亚大铁路又没法通到这里,更没有其它铁路通往外地,这里的居民生活所需用品,都是靠空运而来,生活成本比莫斯科还高。除了空运,俄罗斯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中国采购过来,这在上世纪90年代非常盛行。吃着空运过来的各地土特产,又享受着乡村的宁静,这样的生活不好吗?

不止雅库茨克,整个俄罗斯农业一直以来都是举步维艰。自苏联时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的粮食主要依靠进口。2000年以后,俄罗斯政府,优先发展能源的战略,农业由于投入不足,而居于次要地位,而轻工业的发展,又受制于人口的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几十年来发展缓慢,至今仍然以进口为主。

“七寡头”,俄罗斯的沉痛记忆。

失去的十年,在日本有,在中国有,在俄罗斯同样也有。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为了摆脱计划经济的困境,任命盖达尔为代总理,丘拜斯为俄罗斯联邦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席,实行了一场私有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当时有个时髦的说法叫做休克疗法

俄罗斯第一任总理

说起时髦,一点也不假。上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华盛顿共识》,要求拉美和东欧实行市场化和新自由改革,要求快速放开经济,参与国际贸易,以拯救当时这些濒临破产的国家。(关于拉美债务危机可参考此前文章 早年得志的巴西,为什么把一幅好牌打得稀巴烂? )

当时的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玻利维亚、波兰等国家运用此法,屡次都成功。叶利钦任命这位洋教授担任俄罗斯的经济顾问,主导俄罗斯的市场改革,也就是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却没有成功,反而使得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

休克疗法的核心之一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双紧缩,但俄罗斯受紧缩影响,俄罗斯国内生产萎缩,经济虚弱,财政拮据,一直靠出卖资源,举借债务为生。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又不忘及时补刀,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卢布恶行贬值。

卢布贬值又带来了俄罗斯恶性通货膨胀,它使得重要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两到三倍,也连带俄罗斯国内产品成倍上涨。1998年9月,消费物价同比上涨40%,达到1992年2月,休克疗法改革启动以来的最高值。

俄罗斯民众不再相信卢布,美元成为了硬通货,居民挤兑风潮的出现,让近三分之一的俄罗斯银行倒闭,俄罗斯实际工资收入下降13.8%,居民存款几乎损失一半,近1/3居民处于贫困线以下,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几乎减少了一半,总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俄罗斯卢布

看这情景,跟拉美债务危机时期的滞胀没两样,但俄罗斯的情形比拉美更糟糕。除了经济紊乱,因为休克疗法的价格放开和私有化,俄罗斯仅用了四年时间就把约三分之二的国民财富,转移到私人手里。本来是国有企业,被这么一折腾,又被一些私人财团用钱买走,转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这其中的“七寡头”是当时私有化改革中最大的受益者。

七寡头即霍多尔科夫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斯摩棱斯、维诺格拉多夫、马尔金、弗里德曼,他们财大气粗,掌管着当时俄罗斯的重要经济命脉,还时不时插手政治。1998年到1999年,叶利钦的自传《午夜日记》,提到他先后四次更换政府总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迫于这些财团的压力。

不过这七大寡头,后来被上任的普京都给整得服服帖帖,不听话的要么终生流亡海外,要么身陷囹圄,要么贬为庶民,变为穷光蛋,只有弗里德曼就比较聪明,顺从普京,保全了自己的家产,现在还是阿尔法的总裁。

霍多尔科夫斯基,图中戴眼镜那位,最不听话的七大寡头之一

七寡头之一的弗里德曼

后人总结休克疗法的失败原因,说是叶利钦的领导无方。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外部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美国当时的冷战思维,视苏联为强敌,美国其实并没有真心帮助俄罗斯,同样是东欧破产国家的波兰,因为美国的大笔资金援助,休克疗法得以成功。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高光时期。

2000年5月上任的普京总统,他的使命,除了干掉七寡头、稳定俄罗斯内部政治环境外,就是要重塑俄罗斯经济。可能真的是天佑俄罗斯,在普京上台后不久,国家油价飞快上涨。

当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2003年,面对国际油价的起伏不定,俄罗斯政府试图导入新机制,设立俄罗斯联邦稳定基金,当每桶石油超过27美元时,超出的部分按照比例,提交稳定基金收归国库。以前原油出口的利润,全部归石油公司所有,而现在则要部分纳入国库。

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设立仅仅三年的稳定基金,加上其他政策,就把苏联时代的1200亿美元外债全部还清,普京还将一些战略性行业逐渐收归国有,并积极支持资本运作,一批国有控股的超大型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

比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公司,他控制着俄罗斯65%,世界20%的天然气储量,在能源价格上涨时,他的市值一度与微软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之一。目前该公司所铺设的石油管道,总里程达到60000公里,每年在俄罗斯内新增加约7000公里的管道。

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公开的数据显示,它们所铺设的管道长度,是地球赤道的5倍多。俄罗斯是不折不扣的全球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有人形容它为世界加油站。2006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达到243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四。

俄气,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梅普组合“,俄罗斯的经济现代化之路,卡巴斯基也诞生了。

靠着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在这段事情过得非常滋润,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又打破了这这一切。2008年9月16日,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包括俄气、俄罗斯石油、卢克石油、BP石油在内的各个大企业,股票市值丧失三分之一。

就在这一年,国际油价,也从每桶147美元最高点,跌至每桶40美元的最低点,俄罗斯能源收入大幅萎缩,八年来一直高速发展的俄罗斯经济首次停滞,并在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

同年,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为总理,梅普组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经济现代化之路。凭借着卖石油和天然气获得的5000多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梅普政府首先出台的是500亿美元的企业救助计划,援助范围几乎涵盖俄罗斯所有工业体系,比如能源、原材料、冶金、金融、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梅德韦杰夫

民生方面,为避免居民存款损失,俄罗斯政府为国内银行98.5%的居民储蓄进行担保。如果居民存款,因为卢比贬值损失的额度,银行提供保险理赔,全额赔付上限为70万卢布。为避免失业,俄罗斯政府专门拨出,100亿至500亿卢布,给劳动就业局促进就业。

此外,俄罗斯政府取消了居民居住地登记制度,加大劳动力流动,减少外国劳动力配额,优先照顾国内就业。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由高度外向型能源发展模式逐渐过渡到依靠能源经济、传统高科技、战略核力量、军品出售等多方面的收入模式。

2009年11月,梅德韦杰夫提出,根据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核能、信息技术、电信、医学技术等高科技是俄罗斯优先发展的领域。为此,梅德韦杰夫提倡建立了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的建立, 称俄罗斯版硅谷

在这里,俄罗斯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公司,以当时年增长率121%的出色业绩,成为当时的世界四大顶级安全解决方案商之一。卡巴斯基依靠出口杀毒软件的顶级技术,在全世界建立面向家庭、企业、政府销售 络的营销模式,成为卡巴斯基业绩不断增长的保证。2011年,卡巴斯基在全球的收入达到6.12亿美元,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却萎缩了60%。

卡巴斯基

转型后的俄罗斯似乎又有点起色了。2010年,俄铝在香港成功上市,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俄罗斯企业。2011年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上,以美元计算,莫斯科以79位亿万富豪数量,超过美国纽约,成为全球富豪最多的城市。不过,莫斯科也是全球堵车出了名的城市,位列全球堵车最严重的五个城市之一。同时在2011年以每平方米均价3500美元的房价,排在伦敦和巴黎,位列第三。

2011年12月16日,俄罗斯又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俄罗斯似乎已经走上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实际上俄罗斯至今仍然难复往日高光,经济结构仍然偏重于出口能源。早在上世纪,有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金砖五国中,只有俄罗斯能在2020年人均GDP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似乎这些专家又啪啪啪打脸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8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