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介绍:大型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综合方案提供商
1.1 历史沿革:深耕大型集团客户,行业地位持续提升
普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大型集团企 业提供管理信息化方案及 IT 综合服务,致力于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目前主要面向石油、石化、建筑、 地产及金融保险领域客户,提供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设计、软件开发、系统实施及运 维服务,提供管理软件产品及售后服务。公司的产品、方案和服务主要聚焦于集团财 务管控、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共享服务、数据应用服务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等领域,正 在积极拓展智慧工地、数字建造等建筑行业产业互联 相关业务。
公司成立于 2001 年 9 月,前身可追溯至“济南高新通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初创 时期,聚焦财务信息化领域的软件开发及服务,注重为客户提供定制开发和持续支持 服务。2006 年 6 月,公司搭建红筹架构,并于 2008 年通过 Pansoft(BVI)间接在 NASDAQ 上市。2012 年 10 月,公司私有化并从 NASDAQ 退市。2021 年 6 月,公 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应用深化提升, 深度参与财政部管理会计专项课题研究和实践转化工作,是国内较早开展全球司库 业务、共享服务业务、XBRL 应用研究及系统研发的代表厂商之一。
专注企业信息化工作超过 20 年:公司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等集团信息 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和实施经验,对于超大型复杂结构企业集团管理软 件的设计、开发、集成项目具有较突出的交付能力。公司拥有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 化、中国海油、中国建筑、中国大唐、中国广核、中化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大型 央企,万达集团、龙湖集团、潍柴动力、紫金矿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浦发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等金融保险机构,以及财政部、银保监会等 政府部门在内的高端客户群,是中国 500 强中多家企业的信息化核心合作伙伴。
形成石油行业与建筑行业双轮驱动战略格局,奠定较高行业地位:公司长期服务于 石油石化企业,已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信息化领域的核心合作伙伴之一,并在该 领域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地位。随着对中国建筑、中国海油等大型央企客户 的拓展,公司在国内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提 升。
致力于技术与业务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用于大型定制软件项目交付的 OSP 云开发 平台、面向大型复杂架构系统部署需求的 PaaS 云平台、面向多异构系统、复杂运行 环境的 BIS 集成平台、以及面向管理智能化应用的 RPA 机器人平台,积极响应国家 信息安全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公司技术平台及应用产品全面支持国产化软硬件 架构体系的进程。同时,公司也是较早开展全球资金集中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业务实践 并形成优势。自 2009 年起,公司即开始全球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研发和服务实践, 掌握国内及国际主要银行和 SWIFT 组织的 文标准和安全方案。
信息化方案设计、软件定制开发与集成、实施运维及 IT 综合技术服务全覆盖。公司 长期深入支持客户管理需求的持续改进和提升,并不断拓展客户信息化应用广度;围 绕财务共享服务、集团资金管理、大数据应用等具备竞争优势的方案产品,面向更广 泛市场,向更多行业领域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
1.2 财务分析:坚持两个聚焦战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坚持“两个聚焦”发展战略,即“聚焦大型集团客户,聚焦优势业务领域”,持 续扩大战略客户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细分领域的客户市场,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17-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健增长,CAGR 为 20.40%,扣非归母净利润的 CAGR 为 34.44%。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82 亿元,同比增长 37.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增长 59.58%。2017-2021 年,公司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分别为 39.07%、40.02%、37.63%、43.36%、46.42%。2017-2021 年,公司的净利 率分别为 15.38%、11.42%、15.98%、19.76%、23.44%,净利率自 2018 年以来稳 步提升。
从费用方面,公司费用主要投向管理及研发领域:
管理费用:2017-2021 年,管理费用分别为 0.21、0.24、0.27、0.30、0.47 亿 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7.55%、8.11%、7.43%、7.14%、8.04%。2021 年管理 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以及公司规模扩 大,增加租赁用房,房租增加等。
研发费用:2019-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研发费用分别为 0.39、 0.52、0.74 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0.63%、12.25%、12.65%。公司密切关 注前沿技术动态,始终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 、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快速增加。2021 年研发投 入 0.74 亿元,同比增长 42.36%,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智能化集团管控系列产品 研发项目、技术开发平台研发项目、XBRL 系列产品研发项目、以及数字建造产 品研发项目。
2017-2021 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0.16、0.30、0.71、0.93、1.64 亿 元。公司 2021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77.43%,主要系营业收入增长,销 售回款增加,以及业务规模和人员规模扩大,支付员工薪酬、差旅费用、项目采购增 加所致。
1.3 股权架构:公司股权结构合理,核心团队经验丰富
根据公司 2022 年第一季度 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王虎先生和第二大股东蔺国强先生,王虎先生的持股比例为 10.71%,蔺国强先生的持股 比例为 10.70%。
公司管理层拥有丰富的行业及管理经验。王虎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0 年 1 月至 2001 年 6 月,王虎先生任职于浪潮集团,曾任浪潮集团分管软件业务的副 总裁兼总工程师,期间参与创办浪潮通软并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 年 10 月 以来,王虎先生一直任职于公司,曾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等职务。2018 年 11 月至 今,王虎先生任公司副董事长。
蔺国强先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曾就职于浪潮集团通软公司,担任 副经理。2001 年 10 月以来,蔺国强先生一直任职于公司,曾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 理等职务。2018 年 11 月至今,蔺国强先生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在境内,为进一步开发面向大型集团企业客户的软件及细化技术服务业务的地域,公 司在济南、北京、合肥分别设立普联数字科技、普联中瑞软件、普联朗雾软件等子公 司。2021 年,公司在北京设立面向建筑行业的控股子公司普联数建,以拓展建筑行 业客户市场。
在境外,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中国香港、日本大阪等地建立了子公司。通过设 立国际分支机构,建立本地化的市场与服务团队,公司可以直接面向最终客户进行市 场前期开拓及提供本地化服务。
1.4 股权激励:激励公司骨干员工,增强未来发展信心
2021 年 9 月 6 日,公司发布《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激励数量: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 360.00 万股,占本激励计划 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 14101.0659 万股的 2.55%(其中首次授予 2.41%,预 留 0.14%)。
激励价格: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18.24 元/股。
激励对象: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292 人,均为公司公告本 计划时在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任职的技术(业务)骨干。
考核目标:以 2020 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 年营业收入目标增长率分别 为 40%、80%、120%,触发增长率分别为 32%、64%、96%。
公司积极把握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业务不断拓展,选取营业收入作为股权激励 的考核指标,彰显公司对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十足信心。费用方面,首次授予部 分预计摊销总费用为 4596.80 万元。我们认为,虽然激励费用的摊销会对公司未来 几年的净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调动公司技术(业务)骨干的积 极性,提升团队凝聚力,增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2. 行业分析:软件业高景气,国企央企引领数字化转型
2.1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 络强国、数 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1 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 企业超 4 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94994 亿元,同比增长 17.7%,该行业 2014- 2021 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 14.41%。
东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2021 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 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6164、4618、11586和26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 18.9%、19.4%和 12.1%。中部、西部地区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2、1.7 个百分 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 80.2%、4.9%、12.2%和 2.8%。
分领域来看,2021 年我国软件业各项产品的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增速领先。2021 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60312 亿元,同比增 长 20.0%,高出全行业水平 2.3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63.5%。其中, 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 7768 亿元,同比增长 21.2%,占信息技术服务 收入的 12.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4.6 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 2174 亿 元,同比增长 21.3%;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 10076 亿元,同比增长 33.0%。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21 年,软件产品收入 24433 亿元,同比增长 12.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2.2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25.7%。其中, 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2414 亿元,同比增长 24.8%,高出全行业水平 7.1 个百 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涨幅扩大。2021 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8425 亿元,同 比增长 19.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7 个百分点。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增长加快。2021 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 1825 亿元,同比增长 13.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3 个百分点。
2.2 国企是经济压舱石,数字转型需求旺盛
国企央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2009-2021 年,我国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收入稳健增 长,近年来,营业收入占 GDP 的比重分别保持在 60%和 40%左右。2021 年,国有 企业实现收入 75.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5%,GDP 占比达到 66.06%;中央企业 实现收入 41.7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7%,GDP 占比达到 36.49%。
2021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提出要深入实施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强化国家软件重大工程引领作用,补齐短板、锻 造长板,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壮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产 业化规模化应用,持续培育数字化发展新动能,全面支撑制造强国、 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2022 年 3 月,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 见》,指出要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固根基、强职能、优保障,加 快构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要推动四个变革,即财务管理理念变革、财务管理组 织变革、财务管理机制变革、财务管理功能手段变革;强化五项职能,即强化核算 告、资金管理、成本管控、税务管理、资本运作;完善五大体系,即全面预算管理、 合规风控、财务数智、财务管理能力评价、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近年来,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各类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纷纷出台数字化转型措施, 积极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2.3 企业市场需求多样,细分龙头各具优势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庞大,从事该行业的公司数量众多。根据工信部的数 据,2021 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 4 万家;2021 年,我国软 件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 809 万人,同比增长 7.4%。一些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凭 借良好的商业模式和财务表现,已经成功上市,发展态势良好。
公司在同行业的可比公司主要包括远光软件、汉得信息、宇信科技、思特奇、赛意信 息、科蓝软件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家公司都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3. 竞争力分析:打造自主核心技术,积极探索下游应用
3.1 自主产品:聚焦高端企业市场,打造自主软件产品
公司聚焦大型集团企业客户以及优势业务领域。在集团管控领域,公司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集团管控软件系列产品;在数据应用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全面研究掌握 XBRL 标准体系及关键技术的软件厂商,是财政部通用分类标准实施技术支持单位, 也是 XBRL 软件产品较早通过 XBRL 软件认证技术委员会认证的单位之一;在自主 技术平台领域,公司拥有以“OSP 云开发平台”、“PaaS 云平台”为核心的自主知识 产权技术平台及业务模型库。
3.1.1 面向集团管控的主要产品及方案
针对大型集团企业,公司将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充分融合,经过不断自主 研发,创新并持续迭代完善,形成了集团级别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 到大型集团企业规模庞大、产业链长、组织层级深、业务逻辑与处理流程复杂、组织 变革频繁、管理创新需求旺盛等特点,为集团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业务的 持续拓展、管理的持续创新提供系统支撑,为企业集中管控、资源调配、统筹运作及 分析决策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集团管控领域,以“集团财务管理系统”、“集团资金管理系统”为核心的自主知 识产权的集团管控软件产品,均基于公司统一的核心业务架构体系设计,构成了面向 复杂架构的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其中,集团财务管理系统是国内较早实现“全球一套账”模式的集团财务系统;集团资金管理系统提供完整的集团资金集中 管理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大型央企客户。
根据 2021 年 9 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 2021 中国企业 500 强榜 单,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大型央企情况如下:
中国石油 ERP 与 FMIS 融合系统
中国石油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系统(FMIS)是国内领先,财政部在大型国有企业重点推 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2008 年实现股份公司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建立了中国石油 标准统一、流程优化、信息集中的财务管理体系。ERP 在系统集成性、业务流程化 管理等方面有其优势,FMIS 在凭证管理、账簿管理、内部交易处理、交易抵销、数 据查询、财务 表等方面存在优势。通过 ERP 与 FMIS 融合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 决了信息系统建设中继承与发展的难题,既引进了 ERP 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保 护了企业已有的成熟资源,促进中国石油的 ERP 实施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中国石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
中国石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应用总分账户体系,依托境内外商业银行结算 ,以财务 公司和盛骏公司为境内外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集团公司范围内账户、计划、结算、筹 融资、票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资金统筹运作降低了财务费用、提高资金运 作效率,减少资金管理风险。系统通过财务公司实现资金池管理,按照“以收定支, 量入为出”原则,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最大限度提升集团总部的资金调控能力,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建立核心业务系统,打造“金融板块”业务, 全面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
3.1.2 XBRL 应用产品及方案
XBRL 是可扩展的商业 告语言,是数据的“二维码”,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识别“二维码”获取存储的数据信息,包括组织机构、会计期间、数据类型、数据维度等,实 现不依赖于 表格式快速、准确、可靠地处理商业 告数据,提高信息处理的数字化、 自动化、 络化水平。
公司先后为全行业三分之一的保险公司实施了偿二代 XBRL 转换 送系统,凭借成 熟的产品、核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领先业内。
3.1.3 PaaS 云平台与 OSP 云开发平台
公司拥有自主技术平台,支撑 ToB 模式下的产品研发、大规模客户化定制交付。公 司自主构建的面向大型复杂架构系统部署需求的 PaaS 云平台、面向大型定制软件 项目交付的 OSP 云开发平台,采用云原生技术,支持企业混合云架构,通过资源共 享、共用和有效积累,提升交付能力、交付效率和交付质量,实现了以同一个技术底 座、同一个开发平台满足集团企业构建数字化转型云平台的需要。公司始终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形成了紧贴客户需求的研发机制。
3.2 业务拓展:石油建筑双轮驱动,多种行业持续探索
公司积极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持续深化落实“聚焦大型集团客户、聚焦优势业 务领域”的发展战略,业务方向更加聚焦,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优势行业从早期的石 油石化行业扩展到地产建筑、金融保险等行业,在战略客户业务方面,石油行业、建 筑行业双轮驱动的格局基本形成,集团管控业务稳中有增,业务领域持续拓展。
3.2.1 石油石化行业竞争优势培育与发展
公司成立起至 2010 年,主要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提供财务管理领域的软件开发及 技术服务,持续深化系统应用,逐步探索形成长期服务的业务模式,建立集团总部业 务与分子公司业务并重的服务格局,奠定了在石油石化信息化领域的竞争优势和行 业地位。
2006 年全面启动中国石油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建设项目,2008 年启动中国石油 资金管理系统和中国石化资金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石油石化进入财务集中管理 阶段。通过石油石化行业的潜心实践,公司在财务、资金、税务、预算等多个应 用领域提炼了可复用的技术方案和应用产品,积累了成功案例和实施经验,形成 了较强的大型集团企业管理软件交付能力。
2008 年成立香港公司,组建全球资金集中管理专业技术团队,服务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境外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持续研究全球资金集中管理业务和技术方案, 与主要国际商业银行和 SWIFT 对接直联方案,为全球资金集中管理业务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2021 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多个重点统建项目依托技术平台完成交付,对系 统平稳高效运行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得到了用户认可。2022 年,公司将加强 主营业务领域拓展,做强做优石油行业,石油行业四家央企客户已经制订了数字 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正在全面启动新一轮信息化升级、数字化转型 工作。
3.2.2 建筑及其他业务领域的扩张与探索
随着公司在石油石化行业竞争力逐步形成和解决方案的日趋成熟,基于在石油石化 行业的业务基础和技术积累,在继续深耕石油石化行业的同时,根据市场趋势、技术 发展和公司自身情况开始尝试启动多行业、多业务领域的扩张与探索工作,以期提高 公司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
2018 年,公司成功拓展中国建筑,为其提供中国建筑财务一体化平台资金管理系统、 财务中台及全业务 账系统、BI 及数据仓库系统的服务支持。2021 年,公司为中国 建筑所提供的服务已经从财务管理领域延伸到智慧安全领域,智慧安全首期项目已 经交付。同时,已经设立面向建筑行业的控股子公司,汇集优势资源,积极拓展智慧 工地、数字建造、建造物联 等建筑行业产业互联 业务。2022 年,公司将重点拓 展建筑行业,面向建筑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建造产品研发工作,发挥先发优势和集成优 势,努力争取抓住“中建 136 工程”实施的机会,培育有竞争力的建筑行业信息化 解决方案。
多行业拓展的市场格局:地产行业方面,公司成功拓展龙湖集团、新城控股、鸿坤地 产、新希望集团、融创地产、东原地产等客户,成为地产行业竞争力较强的财务共享 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金融保险行业方面,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数据分析产 品成功拓展太平洋保险、华泰保险、中国人寿等保险行业客户;其他行业方面,公司 成功拓展紫金矿业、海信集团、国家电 、小米集团、中国铁建等多行业客户的资金 集中管理业务。
3.3 自主可控:通过华为测试认证,符合信息安全要求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央企客户对所应用的主要软件系统在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方面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为客户定制开发的信息系统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可以 面向用户开放源代码及设计文档。目前,OSP 开发平台已经适配 GaussDB、GBase、 达梦、浪潮 K-DB、TiDB、OceanBase V3 等国产数据库,并取得了兼容性认证证书。 公司的主要产品“普联集中财务管理系统软件 V9.0”、“偿二代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V2.0”、“人力资本管理系统 V3.0”通过华为云鲲鹏云服务兼容性测试认证,获得华 为鲲鹏技术认证证书,支持华为鲲鹏 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符合信息安全基本 要求。
公司长期服务于国内大型集团企业,对客户的行业特点、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等有长 期深入的了解;公司技术人员长期服务客户,能够准确理解把握客户业务需求;公司 开发的软件在应用习惯、用户界面和对管理需求的系统呈现方面能够贴近客户需求; 在技术服务方面,公司有专职团队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快速及时,客户满意度较高。面对国外厂商的市场竞争,具有明显的本土化优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