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头条对垒中年腾讯——解局两代互联 公司的商业之战

这是一场多方位的商业之战,是中年腾讯和少年头条,两代互联 公司在规则边界、竞争秩序上的交锋。

腾讯和头条的对垒贯穿了整个5月,至今战火未熄。产品总使用时长相加占据整个中国互联 总量57%的两家公司,首度将冲突公开化——从其最高领导人互呛、公关互相控诉,到最终互相起诉、暂停商业合作。

但手起刀落之间,两家公司并没有从这场高举高打的对战中决出胜负,反而将对方推入了舆论和商业的对立面。这场公关、法律冲突的实质,是两代互联 公司的——力量强大的老牌巨头和其新兴挑战者——在商业竞争上的延伸。

因此从6月起,聚焦在头条系产品抖音和腾讯系产品微视上,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接连浮出水面: 今日头条上线游戏分发;抖音关系链小程序被封、 腾讯基本停止了对抖音效果广告的投放等等。

而腾讯除了稳定其作为 交、内容和游戏的龙头,还将在广告业务上持续发力。

在腾讯日渐巩固其巨头地位之后,还没有除阿里外的任何一家公司公开叫板、并在业务上挑战过腾讯。上一个挑战腾讯的公司是奇虎 360,其收获了短暂 的赞誉后却在商业探索上掉队。两次舆论事件的相似点在于——都在一个特定 的发展阶段爆发,前者处于移动互联 的开端,后者处于移动互联 的成熟期, 也就是“ 下半场 ”。 2018年初是一个微妙的时间点。

2018年春节期间,头条势头达到高峰——抖音日活破亿,刚结束300亿美 元估值融资的头条,将2018年广告收入目标定为300-500亿元人民币,2018年8月7日,据《华尔街日 》 道,头条此轮将以75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30亿美元。一年间,其估值几乎翻倍,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团、滴滴。据头条一位核心员工称,头条的目标是千亿美元市值上市。但2017年底也是腾讯的鼎盛时刻——股价一年内翻番,年底破474港元创新高,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2018财年也取得历史最 高收入2377.6亿元。

此后,两家公司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麻烦。腾讯2018年第一季度财 显示, 络游戏收入占比下滑至39.14%,腾讯股价下跌至400港元左右,5月腾讯 还处于一场关于“腾讯有无梦想”的质疑中。而头条则陷入了成立以来最大的 监管风险——从内涵段子被关、到抖音广告下线一个月,从产品到商业化,头条经历了无数调整。

对于腾讯而言,其仍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对头条的遏制策略,在用户时长和 交关系链上遭遇了近几年来最大的威 胁 ,内部焦虑可想而知 ; 对头条而言,其面临着监管和增长的双重压力,他们试图从各种机会中寻找出口,这几乎成为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

强调规则公平的腾讯,和强调挑战规则的头条,两方相遇,这场战争几乎是必然、激烈的、并将长期存在的。

冲突爆发始末

“在整个对抗过程中,腾讯一直在强调规则。而在头条眼里,规则存在灰度,因此要质疑、挑战灰度”

今日头条在近六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在业务领域挑战过多家公司,如百度、微博、知乎等,这一次站在对面的是手握着近10 亿日活的微信、近年来达到中国公司市值最高的腾讯。

3月8日,两家公司最高领导人在朋友圈互呛,成为导火索:张一鸣指责腾讯封禁抖音,马化腾直言其诽谤。

在头条视角里,冲突始于封禁。3月8日起,朋友圈里分享的抖音、火山链接,3月25日QQ空间里分享的抖音链接,都可能仅为自己可见;而从4月11日开始至今,西瓜、抖音、火山分享到微信、QQ链接不能播放。

而于腾讯视角里,封禁事出有因。腾讯对前者的回应是“防刷屏设置”和“安全系统误打击”,基于平台规则;后者则是互联 短视频整治期间,依据国家相应政策,且对平台一视同仁,同时被封禁的还有腾讯投资的快手和腾讯旗下的微视。

但在头条眼里,将日活上亿的抖音与日活百万的微视一同封禁,影响效果并不能同日而语。

在整个回应过程中,腾讯一直在强调规则。而在头条眼里,规则存在灰度,因此要质疑、挑战灰度。“最不能忍受的是腾讯骂我们戏精。我们明明是在正当维权。”今日头条公关总监杨继斌说。

5月30日,这样的情绪,间接导致了一场突发的荒诞新闻事件,又将这场对战推向了高潮。

今日头条推送了手机弹窗提醒《新华 :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这篇文章原先发表于5月30日15点40分,源头来自新华 ,一篇名为《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 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演化的:16点47分,新浪将标题改为《 游戕害儿童,新华 :多少道文件腾讯们才肯收敛》;17点21分百度新闻机器生成的推送标题将“新华 ”归集为“新华 ”,标题变成了《新华 :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

6月1日,腾讯起诉了头条,要求1元赔偿并道歉。6月2日,头条则亮出了对腾讯的诉讼书——腾讯利用垄断地位以各种理由、多次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要求道歉及赔偿9000万元。

表面上看,这场诉讼战给腾讯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将“封外部链接”问题透明化。链接是个敏感的话题——互联 竞争各自圈地,有各自的流量池和用户群,链接是互联 基础的连接和存在方式,封锁与否的范围和界限一直是模糊的,甚至会被当作商业竞争的手段。此次的司法判决,可能会为链接争议提供法律界定,但司法尺度和腾讯的尺度可能不一致,毕竟模糊化能为腾讯留有空间。

无论如何,这场诉讼战让头条陷入了更深的外部危机中。5月30日,一系列标题为《原来张一鸣看重的是黑公关》及类似的负面内容开始在 络上散播。6月1日当晚,共青团中央发布的 告称,中国青少年对游戏的热情已低于短视频,并将青少年互联 安全与短视频挂钩。这份 告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 会科学院 会学研究所与腾讯联合发布。

对这两家大小巨头而言,双方长久的矛盾终于公开化。

伏笔早已埋下

“头条对对手的判断是,2016年百度、2017年腾讯、2018年Facebook,分别对应信息流产品、内容 交产品和国际化三个阶段。”而腾讯与头条的战争已从单一的资讯类产品竞争,过渡到影响 交、内容主业的产品矩阵能力、公司能力竞争“

“头腾大战”的高潮,以偶然事件处理收尾——头条内部处罚了上述值班运营,理由是“没有核实文章出处”。回头去看,多处冲突看似是偶然情绪所致,实则是两家公司互联 不同风格所致。

腾讯和头条,分别展现了两代互联 公司的文化和处事方式——腾讯如同长辈,制定规则,维持秩序;头条是年轻的后来者,质疑规则、挑战秩序。因此,这场公关、法律冲突的实质,是两代互联 公司的——力量强大的老牌巨头和其新兴挑战者——在商业竞争上的延伸。

冲突的形成早已埋下伏笔。在头条的理解中,这个伏笔来自抖音的高增长对腾讯内部的冲击。春节近一周,抖音日活增长了3000万,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微信。2018年,抖音的活跃渗透率维持稳定的增长,并且在春节期间获得大幅提升,环比涨幅最高达18%。相比之下,新浪微博APP的周活持续下降。2018年2月下旬,抖音终于超过了微博。

春节近一周,抖音日活增长了3000万,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微信。图/视觉中国

在腾讯内部,腾讯内部 区上,一篇腾讯开发员工撰写的抖音产品成长历程文章,阅读量1万多,是近几个月来最热门的文章之一,平均每三个腾讯员工就有一位看过。紧接着的问题就是“腾讯为什么没有做出短视频”?

这个问题或许没有答案,但很快推出了解决方案。春节后,腾讯重启微视,一款诞生于2013年、2017年被关停的短视频产品。腾讯派出了腾讯副总裁、即时通信负责人殷宇,以及做出“名品堂”产品全民k歌的大将梁柱联合带队,在SNG( 交 络事业群)体系下另建算法、运营团队主攻短视频,同时给其开放QQ等短视频资源入口——让微视和SNG互相借力,月活6亿的QQ给微视充分的流量空间。

在短视频赛道已投资快手的腾讯,选择重新做、亲自做、重磅资源做,其重视程度给了市场一个明显的信 ——微视具有战略意义。

抖音在头条内部被定义为“视频 交产品”,它的高速增长,向市场证明了短视频的入口潜力。马化腾曾公开表示,腾讯的战略核心是,两个半以内( 交+内容,以及半个金融)自己做,之外的交给合作伙伴。由此看来,承载内容和 交的微视,可能承担着战略上阻击抖音、甚至挑战抖音定位的任务。

腾讯上一个具有此战略意义的产品,是天天快 。2015年,腾讯重点推出兴趣阅读推荐产品天天快 ,2017年OMG架构调整,为天天快 单独成立战略部门“兴趣阅读部”。这期间天天快 曾在覆盖率与月活数据上与龙头腾讯视频一起夹逼今日头条;不过,2017年下半年间,今日头条从日活7000万上升至1亿,超过腾讯新闻。2018年6月,天天快 则跌落至月活5000万,是今日头条的四分之一左右。

与百度在信息分发产品形态和广告收入上的战争,似乎在2016年底结束。受魏则西事件影响,2016年三季度,百度的广告收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6.7%;今日头条完成了全年收入100亿元的目标,成立四年即达到百度六分之一规模水平。另一个突破性的指标是,今日头条APP人均使用时长76分钟,仅次于微信。

事实上,在2017年初,天天快 日活缓慢爬升,与今日头条差距越来越大时,正是头条建立产品矩阵之际。一年后,腾讯重启微视时,头条三款短视频产品已成为千万级日活产品,头条也因此成为中国互联 产品日活总量排名第二的公司,据Questmobile数据,2018年中头条系日活其占产品全量的9%,相比去年上升6.2%,腾讯系则由54.4%下降至47.7%。

这一年间的产品布局,体现了腾讯对头条的认知较为滞后——竞争已从单一的资讯类产品竞争,过渡到影响 交、内容主业的产品矩阵能力、公司能力竞争。

在打法和判断上,年轻的头条似乎更敏捷——投身被腾讯放弃、百万级日活产品为主的短视频红海市场,以运营驱动第一波增长,再用算法驱动产品,之后高效的商业化和增长能力为产品输血。

船大掉头难,但船大能起浪。拥有庞大商业体系的腾讯,还可以采取商业包围策略。据头条内部人士透露,2017年下半年开始,腾讯视频停止接受头条的流量购买需求,今年初腾讯渠道全面停止,目前头条只能买广点通非腾讯的流量。

2018年初,腾讯OMG下设了TOPIC基金,专门扶持内容生产者。

2018年,抖音可能需要承担100亿元左右的广告收入目标。抖音90%广告以效果广告为主,游戏是最大占比之一。不过头条人士表示,腾讯游戏广告投入在头条广告总盘里并不算大。

无论如何,这是近年来以建立生态为主的腾讯,少有的秀肌肉时刻。

迥异性格

“双方不同的体量、文化、立场,也决定了彼此战争的方式和姿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头条拥有当初奇虎360的姿态——封禁与否,本质上是对腾讯是否拥有垄断权的讨论。这也是周鸿祎对3Q大战的定义——“草根创业者对垄断者的反叛”,周鸿祎在微博中写道:“3Q之争,本质上不是360和腾讯的斗争,而是互联 创新力量和垄断力量的斗争。”

与360相同的还有风格,《腾讯传》里对360公关策略的描述是:“情绪”本身成为一个推动本体,所裹挟及创造出来的“真实”如核弹一般地在公共领域爆炸,这无疑是一场非常陌生的互联 “暴力盛宴”。

但与3Q时期的腾讯相比,此时的腾讯已经拥有对竞争不同的包容程度,这决定了3Q大战与头腾大战的本质不同——3Q大战中,公关战是商业竞争、势力范围划分的冲锋 。

3Q大战的起因,是在移动互联 产业混沌期,腾讯作出了“出外抢地盘,对内重协调”的充满攻击性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给腾讯带来舆论“三宗罪”: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要求“用户在QQ软件和360软件中二选一”时,腾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指责。

3Q大战改变了腾讯的公司竞争战略,八年后,腾讯建立了中国互联 经济中最大的商业生态之一,通过投资拓宽版图,通过流量建立开放平台。这些战略调整,塑造了腾讯新的性格,开放、包容,如长辈般维持生态内的秩序。

硬币的另一面是,“老化是腾讯最大的问题。腾讯更关注业务现在的数据和竞争,但对于什么是下一个大市场的关注和投入是明显不足的。甚至可以说,腾讯没有哥伦布,他们对于如何开辟新大陆是非常迟钝的。”互联 独立观察者潘乱在《腾讯没有梦想》一文中写道。

正因为此,腾讯在内部形成了赛马机制。从结果上来看,近年来赛出了王者荣耀、全民k歌、QQ看点这样的产品,但是没有诞生出成功的短视频、 区、信息流资讯类产品,意味着在 交、内容的主业上或多或少有所失手。

在业界看来,腾讯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是一条坦途,赶上了QQ、微信两个时代、两款即时通讯工具的兴起;有游戏收入的强劲支持,没有出现现金流转上的过多压力。“做生态是一个好心态的表现。”上述机构合伙人说。

因此,腾讯很少有谈战略、喊口 等激烈的公司文化。也正如这场对战中所呈现的,腾讯制定规则、没有特别激进的航线和角度,努力维持大船的平衡。

头条相对激进。其公司文化是,始终创业、扁平化、数据驱动、追求极致、不断创新。汇 线和组织机制简单直接——以产品、运营、增长、商业化、技术等业务线汇 ,各个产品设虚线汇 线,能够在技术算法、商业化、增长等发动机上集中资源地主攻。在张一鸣看来,大部分问题就是靠人或者公司管理机制去解决,因此公司内部系统是关键,而且速度非常重要,在所有问题中,不快是个大问题。

头条已经呈现出了与上一代互联 公司不同的竞争观,不是抢地盘,而是找突破点——信息流产品今日头条APP、抖音、国际化都是如此。张一鸣曾公开表示:“从公司层面不要和别人的核心领域去竞争,这样会牵扯你很多的精力,也没有优势。不做别人做得好的领域,要做另外的领域。”

一位3Q大战的亲历者、现任腾讯员工称,3Q大战的本质矛盾是腾讯与公共认知之间存在矛盾,而这一次的挑战者——今日头条,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腾讯没有做错任何事。

当然在头条眼里,腾讯有错。“今天的腾讯是真的开放和包容?还是仅限于对没有威胁的公司开放和包容?”李亮说。

外部看这场战争眼花缭乱、不明真相,是因为双方都自持站在正义一方。他们都利用了自己强大的媒体和内容渠道,或多或少采取了引导舆论的做法。

但这场战争,不存在谁更正义谁更有理,在不掌握全面信息的情况下,也无法做这个判断,因为这是两种姿态、两种心态、两个立场的对抗。

战后,以战养战

“头条似乎在用一个公司的力量去完成一个基于流量、基于增长和商业化的商业生态的构造。在这过程中,必然与体积庞大、生态繁茂的腾讯和其被投公司一次次正面相遇”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场对战,2018年上半年中国互联 产业也不会更加平和。

在互联 产业格局基本稳定之时,大大小小局部战争却开始爆发。同为估值百亿美元的小巨头美团、滴滴开始互相深入对方的业务,在上海对战打车,在无锡对战外卖,并逐渐将战事范围拓宽至多个城市;成立三年即以近300亿美元上市的拼多多,开始在用户、商家层面与淘宝直接竞争,同时陷入商家围城和持续的舆论、监管风波中;同时二手车行业、出行、零售领域争夺更加激烈。

同样在这些战役中,公关作用被放大。因为公关是一种快速吸引注意力的方法——但是炮火最响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危险、引火上身的地方。这或许是商业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腾讯和头条的商业竞争核心在于,前者实现了用户渗透,到达深挖单个用户价值的阶段,这个价值既包含时长(广告收入模型的基础)、也包含付费转化(游戏);后者还在用户渗透的阶段,基于头条广告为主的收入模式(与日活、时长、广告价格正相关)。

特别是在腾讯 络游戏收入占比下滑、有意提高广告收入之时,时长之战显得极其关键。据腾讯财 ,2018年第一季度,游戏收入同比下跌7%。游戏产品特性是生命周期和收入具有不确定性。2018年第一季度,腾讯 交 络收入环比增长16%至180.99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14.5%, 络广告业务下降14%至106.89亿元。根据36氪6月21日 道,腾讯公司一位主管广告业务的核心高管表示,未来一至两年,腾讯计划将广告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三成到四成。

“只要头条和腾讯打起来,战火永远是在头条燃烧。”一位接近头条和腾讯的机构合伙人说,腾讯和头条攻守并不对称,腾讯有头条没有的内容生态——腾讯就像一家“收税”的公司——用户无论做什么都会有收益。

两方对战的战火从公关转移到了业务上——主要是短视频产品上。根据Questmobile,2018年上半年,用户使用短视频的时间占比从去年上半年的2.0%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8.8%,同比增长三倍。即时通讯占比则出现6%的下滑。短视频被证明是新的娱乐方式。

面对这块市场,抖音和微视,两款短视频产品正呈现不同风格的打法。

微视重资源。一位SNG员工透露,微视的预算空间大大超过SNG其他内部产品,以前一般少给钱,多给公司资源,微视费用申请金额较大,且较顺利。

而抖音更强调平台控制力,利用更高效的模式完成增长和商业转化,在MCN变现上,抖音建立了“广告+电商+补贴”的模式,1个粉丝1.5分钱,视频仅在抖音平台上流转,对变现途径也有收拢。相比微视,抖音建立了更完善的内容生产、消费生态,同时在买量增长上不遗余力。“每天会在大小渠道投入上千万元的买量费用,可以说是不要利润。”一位头条员工说。

“没有人能颠覆腾讯,但是巨人也有鞭长莫及之处。”一位行业人士评价道,这个弱点、也就是互联 公司的机会——国际化。

头条国际化是其2019年战略重点。过往出海较为成功的产品大多为工具、游戏。腾讯在国际化上布局较早,但微信出海、游戏出海均受阻——产品在国际化过程中缺乏本地化,没有能建立起符合当地习惯的本地内容和运营。

头条全球化分短视频产品和资讯产品两条线;从2017年开始,头条国际化产品Topbuzz和头条投资的Dailyhunt、收购的NewsRepublic作为前哨,初步试验国际化打法,但是PGC(专业生产内容)版权内容的缓慢积累使其发展受阻。2018年以来,三款短视频产品出海,欧美推广Musical.ly,日、韩、印尼、巴西、俄罗斯等地推广TikTok(抖音),印度Vigo(火山小视频)。

4月19日,抖音官方数据显示,其海外版TikTok,以及此前收购的Musical.ly,目前覆盖超过150多个国家,月活用户超过1亿。到7月抖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

战争还将长期持续。据头条一位核心员工称,头条的目标是千亿美元市值上市。但在一系列监管收紧和处罚后,内涵段子产品下线,意味着失去了每年数十亿元的广告收入,还面临抖音广告下线、视频牌照的风险。头条在最近一轮融资中已有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西瓜、火山小视频等均陷入了一定的增长瓶颈,日活数十万的悟空问答产品也进入维持运营阶段。

因此,头条内部也在孵化多款产品,丰富矩阵。已经上线运营的有对标VIPKID的GOGOKID、对标汽车之家的懂车帝、对标小红书的美妆 区泡芙、对标得到的知识付费软件学习,前三者都是腾讯的被投公司。其他已经确立的业务,还将对标腾讯投资企业虎牙直播、斗鱼直播、游戏联运、财经产品、博彩等。除自体孵化之外,也在教育、医疗、旅游、房产等领域投资布局。“在较重的领域,头条主要看导入流量就能产生现金流的项目。”

而腾讯正处于低点、调整发动机的路上。7月31日港股收盘价355.2港元,相比1月最高点476.6港元,下跌25%,市值蒸发1.2万亿港元。“这是从去年高点的合理回调,腾讯也在做更多的增长准备。”一名腾讯员工说。下半年,提升广告之外,腾讯还有多款具有爆款潜力的新游戏,比如《堡垒之夜》、《天堂2》,此外还将推出包括微视在内的四款短视频产品。

这是对互联 格局影响深远的一战。腾讯与头条的对立,是否会将头条进一步推向阿里?界面等多家媒体曾 道,头条或将分拆抖音,云锋基金投资前者,阿里投资后者;而头条的要求之一是阿里不入董事会,虽然这些传闻后来又被否认了。

更有想象空间的是,在短视频电商、阿里大文娱和国际化上,借鉴阿里与其被投公司微博的战略合作模式,或将在流量入口和分发上与腾讯对战,甚至从全球视角弯道超车。同时,腾讯作为庞大商业生态,其对战略、产品的调整也值得行业观察和思考。

这场腾讯与头条的对战,对整个互联 行业意味着:在存量战争下,创业公司对现有产业秩序的挑战总是有机会。即使不能颠覆巨头,但可以成为新的巨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