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
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巡游五角大楼
登陆克里姆林宫
15岁入侵北美防空指挥部
16岁闯入FBI系统
▽
登上《时代》杂志封面,只因为,他是全 美 十 大 通 缉 犯。
▽
他3次入狱,竟然在监狱里,改造收音机监听狱管谈话。
出狱后,美国政府仍对他心有余悸,认为他只要一根电话线就能引爆核战争。因此强制他不接触任何电子设备。
▽
他“劣迹斑斑”,却仍然被奉为技术大神。转身成为安全顾问,联邦政府也要请他做技术支持。
他就是美国头 黑客——凯文米特尼克。
他的传奇经历还被好莱坞拍成电影《战争游戏》,斩获3项奥斯卡提名。
天才总是在年少时
就初现端倪
米特尼克出生在美国洛杉矶一个中下阶层家庭。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家庭的变故让他的性格孤僻倔强。
直到小学的时候,他迷恋上了计算机技术。
电脑语言“0,1”的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在学习电脑的过程中,米特尼克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太大的障碍。
在一次闯入学校系统后,米特尼克感受到了这种破解密码的有趣之处。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12岁,自制程序破坏洛杉矶公交系统,用过期月票也能顺利刷卡上车。
中学时代,入侵电话公司系统。将朋友的电话改成付费电话。
让他“成名”的入侵是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那时候,他只有15岁!
米特尼克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获知了美国所有指向苏联及其盟友的核弹的名称、数量以及位置。并且毫无痕迹的溜了出来。
美国一位军事专家说:
如果当时米特尼克把这些情 卖给前苏联,至少能得到50万美元,而美国则需要花费数十亿美元重新部署指挥系统。
16岁入侵联邦调查局
FBI却对他束手无策
入侵北美防空部之后,米特尼克又进入了太平洋电脑公司。并且让公司很长时间以为只是电脑出现了故障。
接二连三的成功令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他竟然很快闯入了FBI的系统。
在一次入侵中,米特尼克发现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一名嚣张的“黑客“,便翻开看,结果这个“黑客”竟是他自己。
于是他每天查阅案情进展,还把一些FBI特工的身份改成了罪犯。给了FBI一个大写“羞耻”。
在短暂的时间内,他还接连进入美国5家大公司,包括当时赫赫有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
当时的他,只有16岁。(邦哥16岁的时候在想这道题到底选C还是选D)
紧接着:
20岁,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入侵阿帕 (互联 前身),并通过该 进入五角大楼电脑。
25岁,入侵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的 络盗取软件。
他的疯狂入侵,震怒了FBI,却也束手无策。
在FBI一次的追踪中,米特尼克很快发现了系统中留下的陷阱。在追捕令发出前就逃之夭夭。
在他逃跑的过程中,还控制了FBI的电脑系统,使得以知道关于追踪他的一切资料。
所谓传奇就一定有转折
“地狱黑客”终被捕
因为FBI的调查一直被他监控,案情也没有进展。于是,FBI特地请来当时的安全专家——下村勉。
在追捕过程中,下村仔细分析了对手留下的痕迹,认定对方是一名作案高手。下村决定使用一种特殊的操作方式,使自己的跟踪“隐形化”。
可是,米特尼克还是很快就发现有人在追捕自己。
狂妄自大的他甚至用电子邮件给下村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老子的技术天下第一,你想抓我,简直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年少轻狂的他,忽略了追踪中的“陷阱”。
1995年,米特尼克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向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勉,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
5年的监禁期,让他明白不能再走自己的老路。
出狱后,虽然被忧心忡忡的美国政府要求7年内不能接触黑客技术。
但是米特尼克的技术仍然获得了认可。他还是接收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咨询请求。这也让他知道其实他所擅长的技术还有另一种途径去运用。
由“黑”变“白”,咨询费用价值千万
他说“要用你的力量去做好事,而不是去做恶”
现在的米特尼克给自己的介绍是:安全咨询师、公共演讲家、作家。
邦哥还翻墙看了他的Twitter:
看样子,6月2 刚到华盛顿
演讲中的米特尼克
在澳大利亚参加IMCA(Institute of Management Consultants in Australia,澳大利亚管理咨询协会)的活动,讲述如何反击黑客攻击和加强 络安全。
他的第一本书《反入侵的艺术》,这本书后来本称作是黑客技术的启蒙书籍。
联邦政府也要找他来帮忙测试政府 络系统。
他创办 络安全咨询公司,一次的咨 询 费 价 值 千 万。
2011年他的著作《无线幽灵》登上了《纽约时 》畅 销 书 排 行 榜。
他也时长警惕喜欢技术的年轻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 米特尼克身穿T恤,上面写着“我不是黑客,我是一个 络安全专家”
还记得近期跌下神坛的女版乔布斯霍尔姆斯吗?
她研究验血技术,她的公司曾经估值600亿,所有人都认为她将为医学带来新的革新。
而其实,没有新技术、没有产品,一切都是在噱头和谎言下的骗局。最终的结局也终归是摔下神坛。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谷歌公司的slogan叫做:Don’t be evil。(不作恶)
然而,让百度接受调查的魏则西事件至今仍让我们唏嘘不已…
要用你的力量去做好事
而不是去做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