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能不能借500?” 河南许昌一男子突然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借钱信息,还用语音说了声“是我”,听到是好友本人,该男子马上把钱转了过去。
然而,该男子向对方再次核实时,朋友却直呼没有借钱,是自己的微信 被盗了。
近期,全国已发生多起类似的微信语音诈骗案件。
微信方面表示,山寨微信实际上是一种恶意外挂,功能虽然很多,但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同时, 安装者本人也会因软件预留的“后门”及木马而受到信息泄露、账 被盗等威胁,具有极大安全风险。
据调查显示:每个正版APP背后会有近百个盗版的!尤其金融类APP产品,成为了“山寨”里的重灾区。
“山寨”APP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有 警介绍:这些软件一般都会引导你去消费,或者是你下载App之后其中暗藏的木马引起的一些诈骗消费,首先是恶意扣款扣流量扣话费,接着盗取手机里的账户、银行卡,进行泄密。
络信息安全技术专家林旭滨: “如果把手机所有权限都赋予该软件,黑客就可以远程连接手机,在手机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
随便授权,手机就会变成毫无保障。专家表示:很多外挂软件都捆绑了黑客自己编写的程序,小则是软件不停弹出广告,大则是窥探隐私、窃取信息。
我们用测试手机下载了一款隐藏木马的播放器,播放器初次打开时要求用户授予权限,包括读取短信、通讯录、录音、拍照等等。
专家表示: 其实在打开软件那一刻,用户已经掉入黑客的陷阱,“黑客总机”已经快速捕捉到用户服务器地址。
络信息安全技术专家林旭滨:
黑客可以偷偷读取用户短信,包括短信验证码,甚至打开你的摄像头、偷偷拍照,这些用户都是没有感知的。
现在行业已经形成产业链,有专门一波人制造木马病毒,这些病毒很容易操控;而发布外挂软件,谋取利益又是另外一波人,他们拿着这些软件,不懂技术也没关系,很容易上手。
防APP窥探隐私,你能做点啥?
如何防止APP过度摄取个人隐私,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以下是几条小贴士:
最好通过手机“应用商店”等正规平台下载、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留心阅读相关信息权限提示。比如,现在很多主流品牌手机“应用商店”里的APP,在进行安装之前,都会在介绍页面展示该APP与隐私相关的权限详情,告知用户该APP需要读取位置、读取通讯录、检索正在运行的其他应用等。如果你觉得授权这些信息对你不利,你可以放弃安装。
打开APP界面时:APP往往会提示用户开启相关权限许可,这时你应当 谨慎授予APP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等权限。除非是必不可少的权限,那些你认为APP不必获取的权限都可先选择否定。此外,还可在安全软件或系统设置中关闭某些APP的自启动功能,如不能关闭,可以卸载。
使用APP一段时间后: 定期用手机管家、杀毒软件等对手机里的APP进行全面检查。 同时,对 交类、支付类、出行类、 购电商类等涉及个人财产、生活圈子、行踪轨迹的APP,你应当多加留意,最好设置不同类型的账 和密码,防止其他APP擅自开启或出现账 被盗等情况,以免给自己或家人、朋友带来财产等损失。
不再用旧手机时: 建议把重要数据做备份,然后多次存取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者大型视频文件,直至将存储空间全部占满。 还可以给手机安装一个“文件粉碎机”,进行信息擦除。最后,将旧手机低价转卖或扔掉前,请确保隐私信息已经妥善处理。
《G4出动》综合《人民日 》 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