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辽宁的落地实施,缓解部分地区学校硬件教学资源对课程实施支撑不足的矛盾焦点,促进信息科技课程中“过程与控制”等相关内容模块的教学,10月13日,辽宁教育学院组织全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研员及教师开展了“辽宁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师虚拟仿真培训”。此次活动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超过3100人参与了为期1天的线上培训。
培训活动在辽宁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赵春芝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赵春芝老师表示,本次培训旨在帮助解决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教学难点,提升辽宁省信息科技教师的科技素养及创新教学能力。同时鼓励老师们学以致用、以赛促教,通过参加教育部白名单竞赛等活动检验和展现教学成果,树立起区域信息科技新课标教学的示范标杆。
培训围绕“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教育”展开,上下午各一场。中望软件高级工程师李欣欣老师受邀担任本次培训上半场的讲师,从新课标下信息科技教育的现状、中望人工智能三维仿真平台、新课标教学要求及课程资源介绍、教学实践案例、教育部白名单竞赛介绍以及教学辅助资源等多个方面,由浅及深剖析了如何贴合新课标要求开展信息科技的教学创新。
随后,李欣欣老师以寻路月球车为例,向参会老师们展示了如何借助3D One AI(中望人工智能三维仿真软件)和i3DOne 区的丰富教学资源、结合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模块,以“人工智能三维虚拟仿真”的教学方式开展信息科技的相关课程。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并于培训讲师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氛围。有很多老师表示,使用“人工智能三维虚拟仿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信息科技课程,减轻了信息科技教学对硬件的依赖,解决了很多学校教学资源不足以支撑开课的问题,也为如何推动新课标下的信息科技课程落地打开了新的思路。
作为本次培训的技术支持单位,中望软件自2008年开始持续投入教育事业,依托国产自研核心技术,服务中国科创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望软件打造的3D One科创教育解决方案作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有力支撑,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人工智能课、 团课、数学和物理的跨学科实践课等多种课程教与学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与 会责任感。
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中望软件一直在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教学配套资源探索和研究,也积极支持全国各地信息科技、劳动教育等学科的新课标研讨活动开展,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助力全国各地科技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信通过本次培训,辽宁的信息科技教师们将能更好地理解信息科技新课标要求、践行新课标精神,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更好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 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