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票务平台野蛮生长损害消费者权益 演出票务迎最严监管

一些平台随意加价无视投诉一些平台票源不明出售假票

二手票务平台野蛮生长损害消费者权益

近日,有媒体曝光,微博上打着票务 站工作人员旗 的山寨账 不在少数,大多通过发布有票信息和主动接近求票 友的方式,售卖并不存在的演出门票骗取钱财。对此,一家票务平台官方客服称,该平台收到超过100名用户关于遇到山寨票务账 的投诉,提醒消费者在购票时应认准官方平台。

加价没有规律可循

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票务 站”显示,除了大麦、永乐、国家大剧院这类官方的购票渠道,还出现了一些互联 演出票务交易平台,这些平台一般称自身对接各大票务平台、主办方、票务代理、场馆、个人等优质供票方,通过他们丰富的票务资源给购票用户提供演出价格、位置多项选择,同时会制定参考价来保证市场价格合理性。

不过,一些购买者却发现,一些票务平台并非按照官方定价售票。

那么,这些票务平台的票是怎么来的?

比如某演出看台180元的票价在某票务平台上加价到596元,而用455元的价格却可以交易价值355元的门票。

买票后存诸多风险

除了加价标准,退票手续费也令用户头痛。买了票迟迟不发货、买了票被临时退票、退票却要用户承担一笔费用,这些问题在一些票务平台普遍存在。

不少消费者说,在票务平台购买的门票,有些是通过快递邮寄,有些则是现场取票。通过快递邮寄的票最晚在开演前一周就能收到,也能提前检验票的真伪;但若是选择现场取票,而且还是在外地观看演出,一旦买到假票则没有时间弥补,整场演出可能就错过了。

今年4月,在上海工作的李小姐在某票务平台购买了7月14日张韶涵演唱会门票,但直到演出开始前6天她都没有收到门票,早已超过预定的发货时间。

“与客服联系后,对方称如果不愿意等待可以做退货处理,如果愿意继续等待可以在出票时优先寄出,但也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快递配送时间。”最后,李小姐在7月12日拿到演出门票,距离购票已经过去将近3个月。

这并非个别事件。

“5月份买的五月天在成都7月21日演唱会的门票,7月19日才收到。”在贵州工作的刘小姐说,购买订单显示的是6月1日发货,“客服对此的回应是系统错误”。

根据刘小姐购票的这家票务平台的《退换货说明》,支付成功60分钟内,客户可无条件取消订单(现场取票订单除外);支付成功超出60分钟,取消订单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距演出结束少于7天,则不支持退票。“但该说明没有对商家发货超时的责任作明确的说明。我在外地,要提前赶去成都,客服跟我说可能要18日发货,这样肯定来不及啊。如果我要退款,按照客服表达的意思就是,只要他们演出前发了货,不管你有没有拿到票,他们是发了货的,就没有责任退款。”刘小姐无奈地说。

“在接到相关人员的告知电话后,我将这一经历发到微博上,却被威胁说‘300元就能把你的微博删了’,关键是后来真给我删了。”孟小姐说,她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但人微言轻,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彻查这些票务平台的问题”。

还有的平台“神通广大”到可以弄来工作人员证件,在某票务平台买票的 友反映,自己到了现场居然被问“给你工作人员的证件行吗”?

是卖家还是票务中介

在 络中搜索与“二手票务平台”相关的问题,能看到不少消费者都表达了对门票真假的担忧。

“实在是被假票骗过很多次,在二手票务平台上交易必须要谨慎。”消费者崔女士说,各类二手交易平台的加价幅度往往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贪图便宜购买了加价数额较少、卖家信誉较低的票,就有可能面临来自假票的困扰,“二手票交易市场可谓假票泛滥,越热门的演出假票越多,消费者需要仔细甄别”。

但是,既然票都在第三方卖家手里,如何保证其真实性?上述工作人员称会从卖家手里回收再寄出。

演出票务迎最严监管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以 会关注度高、观众数量多的营业性演出为重点,严查严管演出内容和演出票务经营行为,查处了一批营业性演出市场重大案件。其中,针对越来越普及的 络购票行为,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开展违规票务 店专项整治,对2600多家 店进行专项清理,部署北京、上海等19个地区查处143家违规从事票务经营活动的 店。

“这是演出票务市场所经历的最严监管。”一米观察创始人王毅说,此前对演出票务市场的监管往往是针对个别事件,或者是进行区域性的督办,此次密集地清理违规从事票务经营活动 店,并对市场中多家具有知名度的票务平台开出罚单,处罚规模和程度已经超越了此前的监管力度。

据了解,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加强营业性演出市场监管,紧盯 会关注度高的重点营业性演出,严管演出内容和场地安全,严查演出票务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营业性演出市场经营秩序。文化和旅游部同时公布了营业性演出市场举 电话12318和举 平台。

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相较于一级票务市场,以分销为主的二级票务市场更容易成为票务问题频现的重灾区。

“二手票务交易本身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体现,但目前的现状则是,消费者在一级票务市场很难购买到热门演出票,大量的票都流入二手票务平台销售,但因加价幅度不设限导致乱象频出。”在演出行业分析人士黎新宇看来,票源混乱是导致二手票务平台假票频出的原因之一。目前的演出票务分一级票务市场和二级票务市场,一级票务市场主要是大麦 和永乐票务,票源来自演出主办方,比较安全。二级票务市场则包含各类票务代理分销商、二手票务平台、票务代理商以及地域性的个人代理“黄牛”,票源非常复杂,而在票务的层层分销、代理中,难免掺杂着假票,再加上二手票务平台往往不参与票务交易过程,没有官方验票的质检环节,导致一些假票难以被剔除,最终流入消费者手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7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