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技术型中小企业141家(2021.12.06更新)

项目库中的德国企业发展迅猛,自发布以来数个公司完成多轮融资/被收购。欢迎各行业领域中有合作需求的企业与我们沟通联络!

随着项目逐步聚焦,本平台独家数据库中的项目介绍、项目分类将进行实时调整,敬请关注最新版本。

本平台上的德国中小企业聚焦以下领域

本平台上的德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本平台德国中小企业涉及具体领域如下:

一、电机、3D增才制造、机器人、碳纤维增强塑料、新材料领域(40家)

二、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应用、量子计算与工业物联 领域(34家)

三、物流、二手机械交易平台、电商相关数字平台(14家)

四、工业监测、节能减排、新能源相关技术(19家)

五、工业生产及培训用AR/VR/MR (7家)

六、数字身份认定、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分析领域(5家)

七、旅游科技公司(3家)

八、医药及医疗领域(18家)

上期介绍1家:可轻松将交通摄像头转化为符合GDPR标准的智能传感器技术,实时预测出何时何地及交通拥堵度。其传感器解决方案可为交通、停车、公共交通和零售提供广泛的端到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近期完成900万融资的S**进入欧洲及北美市场后,即将开始下一步大幅度海外扩张。更多,见板块【二、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应用、量子计算与工业物联 领域】。

本期新增1家:自瑞士知名大学衍生而来的科技公司,配备了该公司3D同步定位与绘图技术定位和导航自主移动机器人可精确地了解其周边环境,服务客户从叉车到专业清洗机等自动服务机器,近期更是获得国际知名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的投资,完成5000万融资。更多,见板块【一、电机、3D增才制造、机器人、碳纤维增强塑料、新材料领域】。

一、电机、3D增才制造、机器人、碳纤维增强塑料、新材料领域

40.S**-为工业用自主移动机器人提供3D定位及导航

基于瑞士知名大学15年的科研及实验尝试,S**于2018年以该大学衍生公司的形式面世。

建立于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之上,该公司可创建3D地图,从而使移动机器人可以在复杂、动态的室内外环境中贴近人类,自主灵活导航。

配备了3D同步定位与绘图技术定位和导航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可以精确地了解其周边环境。该公司提供的工业级3D导航解决方案,服务客户从叉车到专业清洗机等自动服务机器。

在国际知名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的资本加持下,该公司在2021年11月完成了A轮近5000万人民币的融资。

39.A**-融合金属、陶瓷和塑料的3D增材制造技术

该公司的核心技术在2014年以德国大学成功科研项目的形式出现,2017年以独立公司的形式出现。

其专有的复合挤出法类似结合金属挤压,但使用金属或陶瓷颗粒代替结合金属棒。其高性价比的3D金属打印机能够连续处理几乎任何类型的颗粒材料(不锈钢、硬金属、有色金属、陶瓷和诸如ABS/PLA的塑料。

能够在标准注塑颗粒的基础上打印由金属、陶瓷、塑料和增强塑料制成的产品,而无需昂贵的机器改造。客户无需购买昂贵的塑料长丝或昂贵的金属粉末,可转而选用廉价的注塑颗粒。在为客户提供成本优势的同时,使得批量工业生产成为了可能。

在资本方面,该公司在2018年年底获得了国际知名德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及德国高科技基金近1100万人民币的投资。2021年10月底,再度获得3D打印领域知名风投的A轮投资。

38.F**-简单易操作的高科技工业机器人供应商

对于公司而言,工业机器人往往在提高效率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成立于2017年的F**专注于研发、生产及推广易操作的6轴工业机器人,并拓宽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环境中的应用领域。具体而言,其产品适用于金属加工、塑料加工及教育教学等领域。

该机器人配备夹具、吸盘或其他工具。可用于工件处理(如装载、组装、拧紧、码垛、堆叠和包装)或工件测试(如测量、示教或非接触式测试)。此外,该工业机器人还可用于粘合和密封工艺等连接技术。

该公司不仅提供不同负载能力和工作范围的工业机器人、直观操作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快速简便的用户界面,通过触摸屏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随附的控制面板)来操作该机器人。而对于一些高级功能,用户也可以使用鼠标和键盘在桌面上简单地操作来实现。

在资本方面,该公司同样表现亮眼。2021年10月,该公司完成近1.3亿人民币融资

37.F**-颠覆传统托盘搬运车的无人驾驶托盘运输机器人

成立于2019年的F**致力于为物流行业开发无人驾驶运输机器人。与经典的托盘搬运车相比,该机器人不仅不需要司机、而且无传统的框架机构。两个无任何机械连接的滑道可独立自主地移动,将托盘抬起,并移动负载。该运输技术可完全保障人员安全,并且通过数控结束来实现操控。

凭借领先的技术,该公司已于2021年9月底获得专注于叉车预警系统的全球领先的安全与技术供应商

E**、叉车巨头永恒力前首席技术官等行业巨头的投资。

巨头加持下,该技术的首轮实际应用测试将于2021年秋季正式启动。届时,汽车、货运公司和食品物流行业的公司将参与其中。

36.K**-用于建筑业的脚手架机器人

成立于2018年的K**希望借助机器人技术及数据分析能力来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目前,该公司成功发布一款机器人货运电梯来建造脚手架,进而实现建材运输的自动化。也就是说,无需人工便可实现脚手架的搭建。

仅需20分钟便可完成机器人的安装,同时占用的空间极小。该款机器人可实现无线远程操控,通过电池来供电。同时,该机器人配备多个传感器并借助数字孪生,向现场平台实时传递数据。通过机器算法及数据积累,改善项目规划能力、节省资源。

该款机器人还具备预测分析能力,将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和客户体验。

在资本方面,该公司同样成绩亮眼。2021年9月获得近33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截至2021年9月,该公司共获得近6亿人民币投资。该公司将加快在欧洲及美国的市场步伐。

未来,该公司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绝缘材料的运输或常规材料的运输。

35.P**-借助全新的精细细节分辨激光烧结技术实现高精度小零件3D打印

能如此精细的刻画细节、实现极其精细的表面和锋利的边缘并具有高稳定的机械性能,是此前3D 打印无法想象的。

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奥地利公司在精细细节分辨工艺中,可以将非常精细的激光束与特别坚韧且柔韧的材料聚酰胺 11 (PA1101) 相结合,从而实现 0.05 毫米的制造精度。

自此,该公司可以使用 3D 打印小批量生产壁厚为 0.22 毫米和复杂几何形状的细丝小零件。

据称,该技术适用于500至1000件可在几天内交货的中小型系列。同时,制造功能齐全的高精度原型也成为了可能。由于采用了聚酰胺 11 ,这些小部件耐高温。同时,可在不损失尺寸精度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平滑和着色。

可应用在诸如电子、汽车或医疗技术领域,等需要高精度小零件和复杂几何形状(如孔、底切或通道)的地方。如,小筛子、过滤器单元、流体管道或塞子。

34.S**-自动导引车系统的供应商

成立于2010年的自动导引车系统的供应商S**自主开发了自动泊车机器人及自动泊车系统。该公司的产品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物流流程的自动化,搭载智能软件的运输机器人也是智能工厂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该公司的技术已在知名奥地利随车起重机制造、奥迪及杜塞尔多夫机场停车场应用

乘客存放汽车时,将汽车停放在中转站,随后中转站的激光扫描器扫描汽车的外形尺寸和轴距等参数,并传输给自动泊车机器人;然后自动泊车机器人根据测量的数据自动调整叉臂位置,将汽车抬起并运送至指定车位。

自动泊车机器人整体呈U形,行走舵轮、激光扫描仪等组件安装U形外侧,U形内侧为运载汽车的空间,因此自动泊车机器人体积较大。自动泊车机器人采用夹持轮胎的车辆交换方式,与传统夹持形式不同,自动泊车机器人采用4个类似叉车货叉的叉臂结构,前后分为2组;每组叉臂同时夹持汽车的前轴(或后轴)的2个轮胎,通过调整2组叉臂的距离来适应不同轴距的车辆。

2020年8月,该公司正式成为德国知名运动汽车品牌的子公司。

33.A**-混凝土3D打印技术

这家高科技创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机器人3D打印解决方案实现建筑行业数字化,提升建筑效率、实现环境保护。

基于经典的喷射混凝土工艺,可制造出材料特性优异的组件。该3D打印流程由其自主开发,制造过程的核心更是该公司自主开发的喷头。通过与KUKA的紧密合作,仅需两台KUKA机器人,便可实现混凝土打印的全流程。

目前,可在在钢托盘上生产最大尺寸为11x4x4米的混凝土部件。钢筋和内置零件将自动集成到组件中。打印出来的部件的表面质量和材料特性均符合常见要求。同时,制作出来的组件可在制造过程后立即移除。

该公司提供交钥匙和集成解决方案,使所有混凝土加工公司都可以使用该技术。

自2015年开始,该公司便以大学研究项目的形式进行着技术研发。2019年6月,该公司正式成立。

2021年6月,该公司更是完成约合4600万人民币的融资。2021年10月中旬,该公司再度获得近1200万人民币的投资。

32.R**-全球首个将轻型机器人“乐高化”的专利软件公司

德国机器人协会研究表明,在日本和中国供应商主导重型工业机器人市场。然而,换一个方向来看,德国初创企业却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易于操作的协作式机器人和轻量级机器人。

一直以来,价格高昂、操控程序复杂阻碍着中小企业在其生产流程中应用工业机器人。

为了帮助拥有10至1000 名员工的中小企业实现自动化,这家德国公司将应用工业机器人变革为仅需“像组装乐高积木”一样,便可得到一台即插即用的轻型机器人。

根据自己的需要,客户仅需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和基于 络的软件测量即可完成编程,组装出轻型机器人。

技术规格:至多组合20个模块;有效载荷至多15公斤;最高速度2m/s;可调范围达2.3m;重复精度 0.1mm;IP54防护等级。

该技术的核心是能够灵活使用模块的专利软件,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机器人模块会自动识别它们所在的配置,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操作系统分配特定的运动顺序。机器可以在几分钟内切换到新任务。

基于德国精英大学七年来的科研,该公司正式于2020年成立。成立不足一年,该公司便获得德国明星投资人数百万的投资。目前,该公司已经赢得了第一批试点客户,如装载机器、在组件上贴标签或为光学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31.A**-全球领先的植物丝质聚合物工业供应商

作为全球领先的植物丝质聚合物工业供应商,该德国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植物丝质聚合物可实现100%生物降解,不会遗留任何微塑料

其产品可用于纺织纤维、医疗器械(如植入物)和其他产品的涂层(浸涂或喷涂)。同时,该公司的高性能植物聚合物在头发、彩妆、香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作抗皱霜。

目前,该公司已与全球知名运动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已和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签订了一项联合合作协议,以开发用于航空航天业的复合材料的新时代。

2021年5月份,该公司宣布完成近2.3亿融资,该轮融资为该公司的C轮融资。

30.X**-X射线容积式3D打印机

基于体积增材制造(Volumetric Additive Manufacturing,VAM),该德国公司开发出一种容积3D打印机。它使用两个不同波长的交叉 X 光束来固化整个物体,整个树脂体积的结构被保留,无需其他精细化处理,即可固化易碎的软对象,一经问世便广受关注。目前,该公司已于2021年5月完成首轮融资。

与逐层扫描相比,其主要优点是:不仅可以形成光滑的表面,还拥有较高的打印速度,并且无需其他支撑结构,即可创建复杂对象。另外还可一步创建具有移动部件的多组件系统,且能免去后续组装。反观传统 3D 打印技术,在逐层创建目标对象时,往往会出现各层之间界限不均匀、或材料缺陷的情况。另外,传统技术还需要额外时间来涂抹或导流新材料,而这会减慢打印速度。

该技术允许固体物体以 25 微米(比头发丝半径还细)的特征分辨率、和 55 立方毫米 / 秒的凝固速度打印出来。该打印机设计用于生成具有复杂结构特征以及机械和光学功能的三维物体。

29.T**-全球首个模块化高效同步磁阻电机

这家从德国精英大学衍生出来的公司,开发、制造和销售工业用电动机。这些电动机可作为创新的直接驱动器,也可代替现有的齿轮电动机和PM扭矩电动机。

该公司提出了市面上独一无二的模块化高效同步磁阻电机的概念。基于这一理念,提出了针对可调节电机功率输出、不同类型电动机的融合及电机系统集成等已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该模块化系统为中小型机械制造商提供了新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该公司的多尺寸的模块电动机中进行模块选择,进而组装成自己所需的电机。

区别于其他专注于标准电动机的竞争对手,该公司关注高转矩应用领域和高功率领域,如主轴、风扇或泵的高速电机。通过提供产品开发、产品授权许可等服务,为客户提供“交钥匙”传动解决方案。

28.i**-被通信巨头收购的奥地利自主移动机器人软件公司

该奥地利软件公司成立于2011年,其软件平台提供了自主导航工具来管理和优化工业环境中的混合机器人机群。通过将嵌入式IT自治软件与5G平台集成在一起,从而大规模推动机器人自动化。

屡获殊荣的软件使机器人能够自动定位和导航,并且可以轻松地集成到几乎所有移动机器人中。

之前,这家拥有32名员工的i**由国际领先的内部物流技术公司持股30%。在2021年年初,该公司被美国移动 络运营巨头收购

27.B**-全球首家生产不易燃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公司

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德国公司在2019年获封“德国创新100强”。作为全球首家可生产不易燃纺织纤维和纱线的公司,其与诸多大学及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研发项目。

其产品可用于绝缘和隔热、工业过滤和密封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具体而言,其产品应用在三大领域:1.汽车和商用车行业,如工业用纺织品、3D模制零件、复合材料;2.民用飞机制造和航空业,尤其是用于生命支持系统及客舱隔热和防火;3.需要具备隔热、防火、隔音和过滤和密封性的工业用纺织品

26.A**-重塑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3D增材制造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开发通常是众所周知的瓶颈,现如今,这家德国公司通过3D打印增材制造电动机定子绕组,并显著改善零件性能。

由于传统的生产往往涉及复杂的弯曲和焊接,3D打印不仅能大幅度节省生产时间,还在制造所谓的发夹式绕组上具有明显优势。

这家公司由在增材制造及电机开发方面拥有十余年经验的德国工程师们设立,专注于通过增材技术开发及制造电机组件。

通过对铜进行选择性的激光熔化(金属铜的3D打印),高效快速地制造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铜绕线。该技术可用于制造赛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单线圈,还可将电动牵引电机原型制造时间缩短一个月。

此外,通过选择最佳的几何形状,帮助客户制作性能和效率都最佳的电机部件。

这家2020年成立的公司,成立仅3个月便获得了近千万投资。该笔资金将用于继续拓展原型设计领域的市场和将一进步研发更高性能的产品。同时,该公司获得德国联邦经济部EXIST研究转移项目资助。2021年4月,被提名“未来萨克森州”十强。

25.M**-自动化内部物流机器人

众所周知,自动化是内部物流领域最大的增长动力之一。作为一家货架和拣货机器人的制造商,目前拥有110名员工的M**在用于移动自动化的导航和控制软件领域具有出色的技能

该公司的机器人能够智能地导航其仓库并精确挑选正确的货柜。其系统可用于各种在线零售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仓库。

该公司开发出的全球独一无二的专业技术,可在复杂的环境中控制机器人。更加需要指出的是,该公司在2020年又获得了欧洲投资银行及国际顶尖内部物流提供商约1.65亿人民币的投资

24.A**-国际领先的铝与纤维复合材料相结合的轻量部件生产商

该公司入围“德国2020创新奖”,成立近40年,自1985年开始进军国际市场。经过数次跨国并购,已成长为专注于铝和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结合的轻量部件生产与设计领域的国际领导者。

公司产品为复合碳、镀膜技术、辊和卷、CFRP组件、铝管和型材、CFRP工具、CFRP传动轴、CFRP型材、复合材料、轻量解决方案和轻量开发。

在德国拥有三大生产基地,已为来自汽车、航空、印刷、胶片、造纸和包装、太阳能行业、船舶及机械领域60余家知名企业提供服务。现如今,该公司营业额已达数亿欧元。

23.H**-SLS 冷熔融金属3D打印

基于五年来的专心钻研的SLS烧结的冷金属熔融(CMF)专利技术,H**实现创新的低成本金属打印工艺。2020年3月,更是完成了近1600万人民币融资。

使用现有的MIM金属注射成型粉末等传统粉末冶金的材料,而并非传统SLM激光烧结金属3D打印的球形粉末材料,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支持的材料包括,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HRC 60)、钛合金、钨合金等

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在不投资新的金属3D打印机的情况下开始制造金属部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