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X80 系列开始,这条耕耘了近十年的产品线就迎来了一次全面的定位升级。vivo X 系列正式取代退场的 NEX,从原本的主流中高端定位,晋级成为蓝厂旗下最顶级的高端旗舰。
此次的 X90 系列,作为 vivo 下一个十年的开篇之作,仍然在继续这种产品定位的重塑,甚至还加大了力度,产品定价横跨了更广的区间。
不仅有顶着顶级影像规格 Pro+机型的回归,X90 标准版的升级力度也让人觉得颇具诚意。甚至在这个中杯机型上,还让人看到了一些足以对标其他家大杯产品的 Pro 气质。
一切要从一条裤腰带腰线讲起
既然是全新的旗舰系列,自然要有全新的 ID 设计。说实话第一次在微博上看到 vivo X90 系列真机谍照的时候,我的内心是不以为意的。由于机身中间的那条“隔断”,我第一眼还以为是哪家的竖向折叠新机。
而当我把 vivo X90 的真机拿在手中的时候,我承认我真香了。背面的 ID 设计跟最终呈现出的出色做工质感,确实要比之前流出的谍照要好看跟顺眼了许多。
左置的圆形相机模组很明显是延续了 X80 系列的设计元素。天圆保留了,地方却去掉了,换成了一条有点高的裤腰带。啊不对,按照 vivo 的说法,应该叫缎带云阶。
看到有些说法是说如果把左侧的圆形摄像头模组居中应该会好看一些,但其实右侧的留白是有闪光灯、相机参数和蔡司小蓝标,并且长条形的闪光灯和相机参数都做了竖排处理,所以跟左置的大眼圆形相机在视觉上其实是平衡的。
这条云阶跟边框一样都是铝合金材质,按照官方的介绍,这是经过了缎带光刻?艺等十六道核心工序,最终打磨来华丽的陶瓷质感。但是说实话,陶不陶瓷的其实并不明显,毕竟这条腰线的面积很窄,但作为一条装饰,它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亮面质感的腰线将华夏红的荔枝纹素皮上下划分,表面还雕刻有 Xtreme Imagination 的英文手写字体,让这条腰线显得更加的别致。至于为什么是 Xtreme,而不是正常的 Extreme,是因为 E 不发音?其实只是因为这是 X 系列啦。
这条缎带云阶的作用,其实跟上一代的方圆天阶一样,就是对手机的摄像区域与握持区域进行明确,增强机身背面的秩序跟层次感,但是这一代的设计明显要更加高级,手写英文的加入让我觉得还洋溢出了一些时尚气息。
除了雕刻上了英文手写字体之外,这条腰线其实还有很多细节。我一开始以为这条腰线其实是从机身中框直接延伸过来的,但其实 vivo 是在中框和背板之间再加了一层支架,这跟腰线和支架才是一体的。如果从侧面看,vivo X90 很明显是有着四层结构,做工细节处理得是严丝合缝,唯一需要的担心的一点就是中间错落的这条缝隙在长期使用之后会不会藏灰。
实测看来,vivo X90 搭载的这颗天玑 9200 在 Geekbench 5 单核跑分1419,多核跑分4422,安兔兔跑分119万+。作为对比,我们之前测试过的搭载骁龙 8+ Gen 1 的 iQOO 10 Pro 安兔兔跑分为109万,Geekbench 5 单核跑分为 1347,多核为 4210。
图像性能方面,我们选择了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作为测试,实测成绩 3231 分,相比起 iQOO 10 Pro 的 2794 分提升了 15.6%。而在 20 轮压力测试中 vivo X90 最高成绩为 3256,最低成绩 2358,稳定度达到 72.4%。也就是说 vivo X90 在重负载运行下,GPU 也能够保持在较长时间的满血状态。
实际的游戏表现也基本印证了跑分成绩,运行半个小时 60 帧最高画质《原神》,游戏过程为野外跑图加打怪的混合场景,vivo X90 游戏半个小时测得的帧率为 58.73 FPS,基本上接近满帧状态运行。到了游戏后半段机身热量累积温度上升,游戏流畅度也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波动,帧率曲线依旧平缓。
然而这次拿 vivo X90 打《原神》的过程中,令我感到惊喜的并不是其出色的流畅度表现,毕竟 台积电 N4P 工艺打造且核心性能提升明显的天玑 9200,能稳稳驾驭住《原神》完全在意料之中 。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搭载了 UFS 4.0 闪存的 vivo X90 加载游戏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进入加载页面到加载数据完毕基本只用了 5、6 秒的时间,相比起此前那些 UFS 3.1 的旗舰机们要快上不少。
能有这样的提升,除了是升级到 UFS 4.0 之外,应该也跟这次引入的 MCQ(Multi-Circular Queue)多循环队列技术有关。在这项技术下,天玑 9200 的每个 CPU 核心都能跟 UFS 闪存进行数据交换,而以往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下所有的 CPU 核心只能通过一条通道跟 UFS 进行数据传输,等于是 CPU 和 UFS 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路从单车道升级到了八车道。
并且 UFS 4.0+MCQ 的升级除了可以通过跑分量化,更重要的是在加载大型应用程序这类需要持续高速读写的场景下对体验的提升确实非常明显。
关于天玑 9200 这颗芯片聊得算是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轮到 vivo X90 身上另外一颗也非常重要的芯片,也就是 vivo 第二代的自研芯片 V2。要想理解搭载了这颗芯片对 vivo X90 有什么体验上的提升,首先还是要弄清楚芯片本身究竟有哪些升级。
按照 vivo 的介绍,自研芯片 V2 采用了全新的 AI-ISP 架构,对图像处理单元、AI 计算单元和片上内存单元进行了大幅升级,前者的升级将更多的影像算法写入了芯片内核,进一步增强影像处理效果,后两者是实现了更高的能效比、更快的运算速度和更低的延时。vivo 还通过 FIT 双芯互联技术,让 V2 芯片和天玑 9200 实现了高效的互联同步和协同计算。
所以,单从应用场景上来讲,这一代的自研芯片 V2 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着重于影像层面的处理,并兼具显示芯片的功能支持对游戏画面进行插帧处理。相比于前代的 V1 和 V1+,它最大的提升是在算力层面迎来了大幅度的升级,并依旧保持了高效率和低功耗的优势。借用那句奥林匹克格言, 简单形容就是“更高、更快、更强”。
鉴于此,vivo 才能进一步集成并固化影像算法,强化 HDR、超级降噪、智能超分等功能,并在 V2 芯片的加持下引入了提高长焦成像素质的超清画质引擎、暗光运动抓拍这些新的影像技术。
至于相机的硬件规格上,vivo X90 走的则是路线,主摄传感器依旧是索尼 IMX866,哦不,严谨点来说,应该是 VCS IMX866。区别在于这项 VCS 仿生光谱技术,vivo 通是过改进图像传感器上那一层用来过滤光线颜色的滤光片材质,实现了 20%的信噪比提升和 15%的色彩还原提升,使传感器接收到的色彩信息更接近人眼所见。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 X90 的成像水平,我觉得是“稳”。这个稳是水准之上,意料之中的稳。除了画面解析力,白平衡稳定性,暗部噪点控制这些基本功之外,还包括 vivo 一直都比较在线的拍照审美倾向。
X90 拍出来的照片依旧是 vivo 熟悉的浓郁且明快的色彩风格,饱满的程度足够讨眼球,又不至于过分艳丽,vivo 这次还给这套色彩体系起了一个名字,叫。与之对应的,还有自上一代就搭载的,相比默认的鲜明色彩会适当降低画面的饱和度,并配合白平衡、画面亮度等对应参数的调整,照片色彩会更倾向于还原人眼所见。
最近拿 vivo X90 拍了这些样张,我对它的相机表现是非常满意的。如果非要挑个毛病的话,那就是个人更加常用的 2X 长焦,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成像画质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当然考虑到这颗长焦镜头的硬件规格,还有 vivo X90 本身中杯的定位也很好理解,如果要追求更好的长焦效果,这不是还有大杯跟超大杯嘛。
先来说说“超视 膜”的部分。之所以叫做 1.5K,是因为这块屏幕的物理分辨率为 2800×1260,介于常见的 1080P+和 2K+之间,在 6.78 英寸的显示面积之下换算下来的像素密度为 452 PPI,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也用上了喜闻乐见的类钻石排列。
提升了的分辨率,降低的屏幕功耗,简单来说,就是这块屏幕可以做到接近 2K 的精细度,同时功耗又维持在了 FHD 屏幕的水平。咦,这话怎么听着觉得这么耳熟呢。而因为这些优点的存在, 我们之后应该还能看到更多的中高端机型用上这类国产 1.5K 屏。
京东方 Q9 发光材料还有一个特性是将有害蓝光控制在 6%以内,这次也给了更加护眼的 2160Hz 高频 PWM 调光。除了发光材料本身的低蓝光特性,在显示层面 vivo X90 也做了相应的低蓝光优化,这个时候就还要再请出前面提到的天玑 9200 芯片,vivo 联合联发科在芯片上做了图层级显示的定制开发,官方称之为 AI 芯片护眼。
不同于以往的护眼模式一打开就全屏幕变暖傻黄的效果,这个基于芯片能力的降蓝光能做到智能分析画面中的蓝光占比,对占比高的区域进行低蓝光处理,对蓝光占比较低的区域则维持原本色彩还原,简单来说就是一定程度规避了以往护眼模式的失真。
而在色准方面,vivo 又双叒发挥了传统艺能联合了京东方和联发科,推出了一套屏幕一致性的校准方案,逐一优化屏幕的 Gamma 色温和色准,还做到了多亮度下的色彩校准,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视频格式进行色彩管理。最终落实测试在数据上,就是实现了低至 0.26 的 JNCD 和 0.30 的 Delta E,并且,这套方案未来还可以复用在多平台上,实现屏幕统一的色彩校准。
可以说除了 1.5K 分辨率不够 2K 那么顶级之外,这块屏幕在参数上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如果横向对比 vivo X80 那一块三星 E5 材质 FHD+屏幕的话,这块来自国产京东方的 Q9 屏就是往前跨了一大步。
1.5K 分辨率对于清晰度的提升是实打实的,类钻石排列也让屏幕精细程度不用再低人一等,2160Hz 高频 PWM 调光更是好文明。至于实际的显示效果,无论是细腻程度、色彩表现还是护眼程度,vivo X90 这块屏幕的表现都是一流水平。
而在一般官方宣传中很少提及,但国产屏幕却比较容易翻车的通透性和显示均匀性上,这块屏幕的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从我肉眼看来,我们手上的这台机子无论是在显示的通透程度、色彩均匀性,还是亮度的均匀性上都挑不出问题,并且低角度下的色偏控制也非常不错,不会出现像采用了微棱镜结构的三星 E5 屏幕一低角度就偏蓝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问我对这块 Q9 屏幕还满意吗,那我的回答是相当肯定的。甚至还想发表一番暴论,这样一块素质出色的国产屏幕,即使包括超大杯机型在内全系搭载我觉得也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我拿着 vivo X90 跟三星 E5 2K 屏的 iQOO 10 Pro 仔细端详了许久,除了一些字重较细的字体在笔画的转角和边缘处 2K 屏幕仔细看好像确实要清晰锐利一丢丢,其余的大部分场景我个人是没有感觉到这两块屏幕在精细度上的差别。(捂脸)
vivo X90 这次搭载了 X 系列有史以来功率最高的 120W 快充,忽略相机模组体积占用的原因,还能喊 80W 快充的老大哥 X90 Pro+一声弟弟。
那 vivo X90 这个 120W 快充的实际表现如何呢。经过我们的测试,在剩余 1%的电量并打开满血的超快模式下,vivo X90 大约 10 秒就爬升到最高功率,录到的极限功率为 99.6W,在这一档位维持了大约一分半钟的时间,随后的功率也是常见的阶梯式下落。前 3 分钟充入 18%的电量,8 分钟充入 48%的电量,最终充满 4810mAh 的双芯电池用时 25 分 7 秒。
如果不是很追求疾速的充电速度,习惯边充边玩比较在乎机身温度的话,系统也提供了一个峰值功率略低的快速模式,实测充满的时间为 31 分钟,充满耗时与超快模式差别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vivo X90 系统的电量显示是相当实诚的,在息屏显示充至 100%的瞬间,电表测得的电流也立马降到 10mA 以下,功率接近于 0 充电结束。
在 vivo X90 系列三兄弟中,标准版的 X90 肯定不是其中热度最高的那一个,毕竟老大哥的顶级堆料实在是太过耀眼。但向外来看,我觉得 vivo X90 在同级别的竞品中大约是竞争力最强的那一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