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钻井工艺研究院进一步加大完井环节现场管理力度,全力打造固井施工精品工程。通过优化方案设计、强化关键环节管控等系列措施,吉林探区固井施工达到了集团公司固井“五条红线”考核标准。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全过程跟踪指导固井施工60余井次,固井质量合格率98.02%,同比提高6.56%,为后期投产提供了优良井筒条件。
提质量强化顶层设计
面对吉林油田部分区块存在的套管下入难、固井过程漏失、候凝油气水窜等固井难题,该院进一步深化地质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分区块优化水泥浆结构和返高,在红岗老区、新198等区块积极开展水泥浆一次返地面技术应用和推广。定期开展固井质量总结分析,同测井公司对接并梳理不合格井存在问题,完善钻井工程设计中固井技术措施,做好源头把控。
强管理狠抓现场落实
面对庙西一 平台、二 平台水平井位垂比、偏移距大,套管下入难度大等实际困难,在每口井完钻后第一时间派技术人员到现场驻井,软件模拟漂浮下套管井口载荷情况,优化扶正器位置和数量。严格执行“三会”制度,实行一井一方案。通过靠实固井措施,狠抓细节管理,保证了庙平6-11井、庙平6-17井等套管安全下入,固井施工顺利。
保生产协助解决问题
对完井阶段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研判,积极帮助施工单位协调解决问题。针对黑160-16井、乾195-37井缺少坐封工具和配套套管头循环管线的情况,第一时间与其他钻探公司沟通协调,实现工具、管线顺利提前入场,避免了影响固井质量、延误工期和增加后期投产成本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生产进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