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技术面分析
沪指盘中一度收复2800点,终盘再次屈居5日均线下方,MACD指标走低,KDJ指标涨势趋缓,预计下周一该指数再次挑战2800点概率较大;创业板指早盘完全回补8月6日跳空杀跌缺口,终盘 收60日均线一带,MACD指标跌幅扩大,KDJ指标小幅回落,预计下周一该指数依托1500点整数关支撑收红的概率较大。
从市场特征来看,成交排名居前的元器件、通信设备、软件服务板块低迷不振是市场疲弱的根本,而权重作用明显的券商、银行板块持续上涨缺乏成交支持则是大小盘指数高开低走的另外一个原因,再加上科创板集体杀跌、游资获利回吐坚决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所以周五行情虎头蛇尾。
上图为上证日K线图;图中分析用的是薛斯通道。
从图中可知,今天大盘高开一度继续上推,但在触及下降通道下轨(绿直线)后就直接转向下跌,表明周二长下影后的上涨只是对跌破下降通道下轨的一次技术性反抽(下降通道“三买一卖”的补救买卖点即“四买一卖”)。并今日为日线TD买入结构8,离9还差了一个单元。但是,薛斯通道的内下轨(白线)已经基本触及外下轨(绿线),理论上即将构成“时空共振”(中期趋势和短期趋势的共振)。
目前的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现阶段,决定大势走势和个股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政策和资金。决定大盘的是政策,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而个股涨跌则主要取决于主力资金的进出。研究、发现政策趋向,分析资金的流入流出,捉住主力的踪迹才是我们追求的炒股之道。我简而言之,大盘走势由权力意志决定;个股走势由资本意志决定;博傻(情绪化)走势由群众意志决定。
操作上要用大资金和中线思维。在市场中操作股票的最高境界,就是凭盘面感觉和实战经验见机而行。真正的技术分析只要依据三点就足够了,K线、量、趋势!而技术分析的本质从分析大盘的角度来看,就是分析资金的流入流出,就个股而言,主力分析才是技术分析的本质。而个股技术分析的精髓,是读懂盘口语言。技术分析还有的是政策,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资金引导热点流。
看盘就是分析资金的流动,个股而言,看清主力目的,很重要,主力一切走势多在盘面。分析是要以实战为起点,赚钱才是大道理。主力目的,很重要,主力一切走势多会在盘面反应。看清了,也就知道实战中要怎样操作。时间的趋势,选好股不如选好时嘛。在市场中没有绝对的理论是百发百中,只有不断学习。
一般来说,股票买卖反映在价量、关系上,往往呈现价增量增,价跌量减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当价格上升时,成交量不再增加,意味着价格得不到买方的确认,价格的上升趋势就会改变;反之,当价格下跌时,成交量萎缩到一定的程度不再萎缩,意味着卖方不再认同价格继续下降了,价格下跌的趋势就会改变。
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一只股票的成交量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者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在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的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的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的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股市什么时候能迎来牛市?
按照牛熊交替可以发现,A股市场的特色就是熊市越来越长,牛市时间越来越短,最长的一次牛市是1999年5月份,当时出现牛市后历时两年多的涨势,之后在2014年3月开启的杠杆牛市也仅仅是一年三个月时间,说明一点,熊市的周期正在不断的拉长,牛市的时间在不断的缩短。
按照时间周期计算,眼下应该是牛市即将开始的阶段,因为满足了历史最长的调整时间窗口,按照指数计算,大盘虽然在2800点,但是失真的指数真正的点位应该在2000点下方了,也符合了指数到达估值区域,政策底在去年10月份2449点已经出现,也满足了政策底的出现,那可以说大盘基本是处在底部区域了。
那大盘处在底部区域了,什么时候能迎来牛市?
1、市场缺少基本面因素的改变。
目前状况这不符合以前每一轮熊市底部的特征,虽然估值底出现,熊市调整时间周期临近,但是政策似乎没有太大的动静,说明一点,这轮底部的调整还会延续下去,延续到和去年底一样政策频频助涨股市,支撑股市看好,或者采取对股东减持以及印花税减免等较大利好,才有望迎来牛市。
2,股市正处在变革周期内,牛市还需时间。科创板的推出,又是在大盘处在低点区域,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是很鼓舞资金入市,但是很显然科创板分流了主板的资金,而又是加大了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戒,加大了对游资炒作的监管,很显然和以前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变化,导致了大盘这轮调整的周期较长,牛市来临时间点更加不确定。
那也可以说,如果这次没有较大的变革出成效,或者科创板没有真正的稳定前,股市要迎来牛市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加大了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加大了股东减持的行为,更是加快了股市风气的改变,无疑就是强化融资了,弱化了投资,大盘要走好需要更长时间。
总之,大盘已经从估值和点位上包括出现了历史的政策底,可以说都是具备了历史底部的大部分特征,但是大盘的走势很明显和以往不同的是仍然是利空因素颇多,市场信心缺失,导致股市变成了过度融资,难以持续走好的市场,这轮的熊市虽然底部区域已经出现,但是也较为漫长,牛市来临也需要时间。
成交量变化的表现形式
1、缩量:
缩量是指市场交投表现为相对比较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认同度较高。而它一般是与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较而得出的一个增减概念,也包含有横向缩量、纵向缩量、单日缩量和阶段性缩量的概念。
2、地量:
地量是缩量的一种极端表现,指市场交投极为清淡,成交量创出较长时段内的最低水平,说明了绝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认同度非常高。这往往是因为市场人气十分低迷,交投极为不活跃,或者某只股票被主力机构高度控盘,其他人无法参与所致。地量可以分为近期地量、历史地量、阶段性地量,具体在日K线、周K线、或月K线图中体现明显,一般在股价即将见中长期底部时出现居多。
3、放量:
放量是指市场交投变现为开始活跃,投资人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对后期走势认同度降低。放量往往是与前面的成交量相比较而言得出的一个增减概念,也包含有横向放量、纵向放量、单日放量、堆量等概念。
4、天量:
天量是放量的一种极端表现形态,市场交投极为活跃,成交量创出较长时间段内的最高水平。说明了绝大部分人分歧很大,对市场后期走势认同度非常低。天量一般可以分为近期天量、阶段性天量、历史天量,具体在日K线、周K线、或月K线图中明显体现。
5、堆量
堆量不是指一根成交量,而是指连续数根成交量组成的形态,体现在K线图上某阶段的成交量指标形成一个类似山堆的形态,也可以称为阶段性放量。
量能的循环规律:
每一只股票的流通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加,或者随意减少,所以,成交股数也可以形象看成是参与者手中掌握的流通筹码。一轮行情的涨跌循环,表面上看起来是股价在进行上涨、下跌的循环波动,而实际上是多方与空方能量聚集和消耗的过程,也是成交量能在不停地转换、循环的过程,形象地说是不同投资者手中的筹码在不断流动,不断转移。举例说明,一轮由主力机构主导的上涨行情,一般主要由四个阶段构成:吸筹阶段、洗盘阶段、拉升阶段和派发阶段。
成交量看盘口诀:
一、无量跌停,继续跌停,直到大量才停
股票的第一个无量跌停,后市仍将继续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反弹或反转。
二、无量涨停,继续涨停,直到大量才停
同理,股票的第一个无量涨停,后市仍将继续涨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回档或反转。
三、放量有真假,要看重心向哪移
放量总是有原因的:在高价区有些主力往往对敲放量,常在一些价位上挂上大卖单,然后将其吃掉,以显示其魄力吸引市场跟风眼球,或是在某些关键点位挂上大笔买盘,以显示其护盘决心大,凡此种种现象皆为假,重心真实的升降即可辨别。若是在低位出现的对敲放量,说明机构在换庄或是在准备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择机跟进。
四、成交量股价W双谷底
在股价长期下跌后成交量形成谷底,股价出现反弹,但随后成交量却没有随价格的上涨而递增,股价上涨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时高于前期谷底,但出现第二谷底成交量明显低于第一谷底时,说明也没有下跌的动力,新的一波上涨又要起来,可以考虑买进。
五、有量无量,破位下跌出局
下跌的时候无论有量无量,只要形态(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破位,均要及时止赢止损出局。
六、有量无量,突破盘整跟进
同样,在底部向上盘整,只要形态(均线,趋势线,颈线,箱体)向上突破,要注意跟进。
七、高位大阴大阳,头部形成
高价区一根长绿,若后两根大阳也不能吞没,表示天价成立,应及时清仓;高价区无论有无利好利空大阴大阳,只要出现巨量,就要警惕头部的形成。
八、天量无天价,头部形成
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次日股价收盘却无法创新高时,说明股价必定回档。
九、地量无地价,止跌回升
同样,成交量若创历史新低而价格不再下跌时,说明股价将要止跌回升。
十、低位量价齐升,空头市场结束
在空头市场中,出现一波量价均能突破前一波高点的反弹时,往往表示空头市场的结束。
十一、高位量价齐升,空头市场开始
在多头市场中,价创新高后若量再创新高时,常常表示多头市场的结束,空头市场即将开始。
十二、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量价筑底的时间愈久,则反弹上升的力度高度愈大,所谓: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十三、上升途中,地量地价买点
上升趋势中出现的相对地量,股价回落至重要均线(5日,10日,30日)处,往往是极佳的短线买点。
十四、低位量堆地,推动股价上扬
股的成交量变化在底部时一般有两种特征:一种是成交量在低位底部从某天起突然放大,然后保持一定的幅度,几乎每天都维持在这个水平,在日线图上股价小幅上涨,下跌时常常出现十字星状;另一种是成交量从某一天起逐步放大,并维持这种放大趋势,股价常常表现为小幅持续上涨,说明主力已没有耐心或时间来慢慢进货,不得不将股价一路推高边拉边吸。
十五、低位盘整,突破平台
在股价底部盘整的末端,股价波动幅度逐渐缩小;成交量萎缩到极点后出现量增,股价以中阳突破盘局,并站在10日均线之上;成交量持续放大股价续收阳线,以离开底价三天为原则;突破之后叠合的均线转为多头排列。此为最佳的短中线买入点,也是量价均线配合的完美样本。
目前A股,选股和买卖时机怎么决定?
下面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导图总纲、k线、均线基础、切线、指标分析、选股、板块轮动以及股市中的各种骗局,希望能给大家来个股票知识大梳理,更多更具体的投资干货知识分享,敬请关注越声情 ,后面将会为大家一步步分享!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统计分析
7、选股方法
8、板块轮动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如何应对股票筑底行情中的技巧:
一、投资者要有耐心
在这种反复筑底阶段中,行情走势往往不够理想,市场中获利机会稀少,获利空间不大。因此,投资者必须要有耐心,细心选择顺应未来行情主流的板块和个股,趁筑底阶段股价不高时买入,并耐心持有。也可以用少量资金积极参与筑底阶段的波段行情,逢下跌时要敢于逢低吸纳,遇反弹上冲时要坚决逢高减磅。既不要畏惧市场的外在走势,也不要过度看多。
二、辨别真正的突破性
上涨行情在大盘筑底过程中,会有多次脉冲式上涨行情,但真正的突破性上涨行情只有一次。识别上涨行情是否属于突破性质的最重要依据是股价波动幅度和成交量,当波动幅度和量能均不断收缩达到临界点时,所爆发的快速上涨行情属于突破性上涨行情,这时投资者可适当追涨强势股。
三、稳定心态至关重要
大盘处于筑底阶段时往往走势疲软,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大盘刚一下跌就认为后市下跌空间巨大,慌慌张张地止损割肉。大盘稍有起色时又以为大行情来临,忙着追涨龙头股,往往几个来回下来,不仅资金严重缩水,而且心态更是一蹶不振。
在行情筑底过程中稳定心态至关重要。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股市中的上涨行情如同是建筑一栋高楼,这座楼能搭建多高,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其地基的坚实程度。一轮较有力度的上涨行情,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反复构筑、不断震荡夯实的筑底阶段。
因此,筑底行情是股市发展的必然过程。有效的筑底往往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过程,筑底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做空能量的消耗状况和市场中是否存有大量不确定因素。
在股市投资,有一种极端而又奇特的现象:
有的人,即使行情再差,也很少被套,还时有所获;有一些人,即便行情再好,也难以获利,还时常亏损。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机会的洞察和把握能力不同。
一、跌出来的机会
机会,首先来自下跌,包括大盘的下跌和个股的下跌。
面对同样的“高台跳水”,有的人吓得魂飞魄散,有的人感到机会来临。
典型的投资者有三种:
一是惊慌失措,割肉逃命。结果把那些十分珍贵的筹码让给了别人,错失了难得的投资良机;
二是沉着应对,选择坚守。这类投资者心态大都比较平和,如今已减亏或扭亏,有的或已盈利;
三是抓住机遇,逢低买入。对于这部分投资者来说,大盘和个股出现大跌,正是买入股票的机会。
他们认为,涨、跌是股市永恒的规律,要想在充满风险的股市获利,不仅要在大多数投资者的一片狂喜中“落袋”,而且要在大多数投资者的一片绝望中“捡拾”。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盘和个股的下跌,对于准备买入的投资者而言就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二、涨出来的机会
跌是机会,涨更是机会。
在股市投资,十有八九都希望股市上涨,只有上涨、大涨,才能卖个好价钱。
对于想卖股的投资者来说,涨是机会;
对于想买股的投资者来说,涨也是机会。
当大盘和个股刚开始启动时,多数人很难分辨主力的真正目的、操盘动向以及领涨板块和率先启动个股,此时先涨起来的股票往往就是机会最大的品种。
当行情涨到一定程度,板块和个股轮番上涨之后,那些长期处于潜伏状态的板块和个股一旦放量向上,往往也是机会。
在买入的时机方面,在发现目标品种启动的第一时间介入是一种机会,在这些品种随后出现的回调中分批逢低买入也是一种机会。
一般情况下,与“跌”出来的机会相比,“涨”出来的机会更容易被发现,也更容易把握。
三、磨出来的机会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机会来自“磨”,即既不在涨时出现,也不在跌时产生,而是在“磨”的过程中逐步呈现。
有些个股,大盘涨时它不涨,大盘跌时它也不跌,始终表现得不温不火,磨磨蹭蹭。如果“磨”的机会把握得好,也是大有作为的。
有些股票无论大盘怎么涨跌,它都依然我行我素,一直在上升通道中漫步爬坡。很多人气得都想一抛了之,换股操作,但长时间来看,一直都在上升趋势中,半年内底部到高点已经有30%-50%涨幅。
小结:
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有些投资者眼里,无论大盘和个股是涨是跌还是“磨”,都是一种机会,因而总能及时发现,见机行事。
炒股,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锻炼和考验投资者对于机会的洞察力和见机行事的能力。
事实表明,在错综复杂的股市里,只有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及时抓住机遇,做到见机行事的投资者,才有机会成为这个市场里极少数的赢家和高手。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情 提供,不代表投资快 认可其投资观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