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事儿】2022年一季度末,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的科技”)E20 eVTOL 50%缩比验证机已完成倾转过渡飞行。作为国内首家采用倾转构型的eVTOL企业,时的科技继2021年底发布全尺寸工程验证机后,完成了从50%缩比验证机的首飞到数十次倾转过渡飞行,实现了产品研发的阶段性跨越。
E20 eVTOL 50%缩比验证机作为第二阶段的验证机,相较于25%缩比验证机,在四个方面有所改进。一是气动外形的尺寸变化,进一步还原了E20全尺寸气动特征;二是飞机构型增加了襟翼和可变总距的控制选项,以助于验证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阶段的性能潜力;三是系统架构的调整,随着试验的深入,为优化倾转走廊提供更多支撑,给所有控制单元预留独立通道,从而支持故障模式和余度重构下的条件验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飞行控制,结合多传感器的监测数据, 确定控制策略、开发控制律进而形成控制软件。
值得一提的是,一定数量基础的飞行测试及数据库搭建,是飞行器研发进程中的阶段性跨越,倾转过渡飞行则是倾转旋翼飞行器研发过程中的里程碑。时的科技E20 eVTOL作为目前国内电动倾转飞行器企业中的领跑者,备受行业瞩目,公司成立不到一年,融资进展、研发动态均颇受同行及投资者关注。
此前公开资料显示,E20 eVTOL 巡航速度260公里/小时,有效载荷达450公斤(可容纳1名飞行员,4名乘客和行李),续航里程200公里。时的科技相关人员表示,尽管近期受疫情影响,大家处于居家办公的状态,不过公司的研发进度并未受到影响。今年,时的科技将主要通过缩比验证机持续飞行测试,并推进后续原型机的研发进程。
作为电动航空头部的新兴初创企业,时的科技旨在为 会提供安全便捷的立体出行服务为使命,依托安全可靠的航空技术和智能算法,致力于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数字化立体交通生态圈。目前公司正处于E20产品设计研发阶段,并与中国境内及亚太地区多国多地政府紧密合作。2021年5月成立后不久,时的科技迅速宣布1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合计千万美元。种子轮投资机构为蓝驰创投,种子+轮投资机构为德迅投资。
近两年,资本市场对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的关注空前。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海外至少已有4家欧美eVTOL飞行器研发企业通过SPAC上市,其中美国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创新公司JOBY通过SPAC上市发行时市值45亿美元,不久其市值就已超过65亿美元。
受海外eVTOL上市热潮的带动,国内很多硬科技领域的基金也十分看好这一赛道。 蓝驰创投投资总监孙登科认为,“电动化会让航空业成本大幅降低,未来,电动航空的应用场景包括通航领域,中国会有几百亿人民币的市场,还有航空物流,以及 格化的电动航空 络服务大民航,对应着万亿级市场,潜力十分可观”。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曾表示:“城市空中出行是个万亿美元的市场, 而中国目前对城市空中出行正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团队深耕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市场认知,从团队搭建及到产品设计等一系列动作都快速且高效。”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开发 eVTOL 的项目已达 400 多项,国内小鹏汇天、峰飞航空、时的科技等一批初创公司都成功获得融资, 国际上Joby、Lilium、Archer 、Vertical Aeroapace等倾转构型的 eVTOL 企业也都成功上市。相信在电动化的趋势及资本的推动下,eVTOL可以成为立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