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后,文明行为怎样了?(2)

■越秀区一公益借书设备,写着“暂停使用,系统调试”,有市民经过想借书。

■地铁车陂南站A出口的公交站旁,行人横穿马路。

■科韵路地铁站附近的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在通往天桥的阶梯上。

■地铁车陂南站A出口的围墙上张贴“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

共享单车“任性”停放

在地铁科韵路站C出口通往信息港的人行道上,也充斥着大量被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扎堆的共享单车甚至拦截盲道,有的还停放在通往天桥的阶梯上。对于《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刘姐则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过,并坦言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依旧存在。

占用道路使通行不便

行人横穿马路现象丛生

在《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对于行人过马路也有明确的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 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 灯指示通行,不得乱穿马路,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许多人却做不到。

文明饲养宠物有待提高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提到文明饲养宠物,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不得虐待、遗弃宠物,不得在城市居民小区饲养家禽、家畜。

王女士说,有些人文明养宠水平并不高,不久前,邻近小区一位老人家就被一只“生猛”的大狗吓得跌伤了腰,打起了官司。

建筑物仍有“牛皮癣”

对于很多保洁工人来说,人们司空见惯的“小广告”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还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也提到不得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外墙、楼道、楼梯,电线杆、户外管线及其他户外设施上非法张贴、涂写、刻画及挂置宣传物品。

广场舞仍需调低音量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要求:“在户外公共场所进行文娱活动时,合理控制音量,不得影响他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促文明行为大家谈】

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

【建言】

●广州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佑武: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通过科学立法,能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 会崇德向善。例如,《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敬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偿献血、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等行为进行立法,有利于人们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通过严格执法,则能弘扬真善美、打击假丑恶,使得法律所规定的文明行为得到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得到整治,而不是流于形式。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谢治菊: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出台是以立法的形式将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法治的方式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与文明标尺,把人们在实践中广泛认同的较为成熟的公共道德转化为法律规范和制度基础,这能为“美丽广州”“文明广州”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对于提升市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广州的提速发展也有重要帮助。广州应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近百姓、走向自觉、走在实处、走出新路。

●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哈英敏:

“排队时自觉遵守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遇到老弱病残主动让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有的家长这边刚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转过身自己却脏字连篇;教育孩子爱清洁、讲卫生,自己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家庭教育专家,谈起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哈英敏深有感触,他认为,《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可成为家长教育培养孩子树立文明意识和习惯的“教科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0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