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窗显示 络故障,点击查看后,却跳转到了广告页面;打开手机APP,就会遭遇弹窗广告,想关闭却找不到按钮;在某款APP上浏览过的商品,进入其他APP时竟反复收到同类商品的广告推送……近年来中国手机用户日益增多,但是随之出现的手机广告也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手机系统、APP广告隐蔽性更强
工信部日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6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66万户。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 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 普及率达73%,我国 民使用手机上 的比例达99.7%,手机仍是上 的最主要设备。
此外,“手机系统比桌面系统更早普及了通知中心,但不同的是,我现在手机的通知中心已经被大量的推广信息占据,也就是系统带来的通知广告。”家住广州的武先生表示,手机系统推送的通知广告多种多样,其中不乏低俗、擦边球的内容。“我可以关掉APP的通知推送,但通知中心有应用商店推送App更新版本的通知、钱包转账等通知,不能一刀切全关掉吧。”
某安卓手机负一层信息流的广告页面
手机厂商从手机广告中获取大量收益
南都湾财 从“小米营销探索”(小米营销平台)披露的案例了解到,该公司现在“采用多种技术提升用户次留率”。比如,延迟DEEPLINK可以在用户完成下载打开APP时,直接跳转广告对应页面,“在24小时内,新增用户激活APP即可跳转至感兴趣的页面,提高留存率。”
小米营销平台对手机广告的描述
比如,vivo手机在终端预装优酷App后,“在使用新机的第一瞬间,便能看到手机桌面的优酷ICON”,其后vivo终端的软件商店动态ICON、CPD气泡等资源会“吸引用户在终端场景下一键点击,快速激活。此外,更有Toast弹窗和安装完成提醒功能加持,以不同的形式提醒用户激活,提升激活率。
vivo营销平台上的手机广告宣传案例
“针对不活跃的用户,vivo会联动Push效果广告为优酷提供定制化标签定向功能,实现对特定用户人群推送。同时,针对已安装优酷App的用户则通过RTA策略进一步实现精细化触达。RTA可以根据广告主需求选择特定人群展示广告,依据用户在端内的不同行为进行个性化投放。”种种套路下来,最终的目的是“激励用户付费会员转化。”
广告监管缺乏对手机厂商的约束
对于手机端的广告,2015年修订的《广告法》和2016年施行的《互联 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利用互联 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络。在互联 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利用互联 发布广告,未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发广告者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用户投诉较多的广告“关不掉”等问题,工信部在去年7月也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针对近年来各种新兴的广告模式,有关部门也在跟进。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 “摇一摇”“扭一扭”等新型跳转链接的广告模式也做出回应,称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监督。
此外,肖锦阳律师还强调,如果广告本身涉嫌欺诈、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那么消费者如因弹窗广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可以向广告方或提供渠道的平台追究责任。“因为这种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目前,也有手机厂商注意到消费者的呼声,三星和魅族在2021年时宣布,将取消系统内置应用的广告展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