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完闪充卷屏幕,卷完屏幕卷性能,一向以“性价比”自居的红米在“卷配置”这件事上毫不松懈。继“老大哥”小米借着徕卡加持下的12S系列实现影像越级,红米也是在新机Note12系列上喊出了“影像觉醒”的slogan。
其貌不扬但内有乾坤
此次红米Note12Pro+共有、、三种配色,我们拿到的是其中的版本,黑色深邃稳重,是最不易出错的配色。
初次上手Note12Pro+,就让我想到了自己在使用的红米Note11TPro+,二者机身设计语言几乎一致,只有镜组部分闪光灯以及“200MP”字样的位置摆放有些许差异。Note12Pro+的机身尺寸与前代相差不大,背板边缘采用微曲收边过渡,单手握持时不会产生割裂感。不过,外围配置的升级也使得Note12Pro+的机身总量来到了208.4g,带上壳膜使用会稍显坠手。
红米Note12Pro+的机身中框升级为高导热铝合金,内置的3000mm2VC均热板覆盖了主板、电池等核心热源区域。多维立体散热系统的加持下,Note12Pro+整机散热面积高达30000mm2。而在Note12探索版上,红米还针对210W的超高功率闪充配备了一块面积高达1268mm2的石墨烯相变均温板,这种相变材料可以在散热时将机身温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均衡温度,散热过程安全温和。
2亿像素主摄何以影像觉醒
2000年10月,一款内置11万像素CCD摄像头的手机悄然问世,这台名为夏普J-SH04的手机在当时并未引起轰动。谁也没想到,仅仅过去20多年,手机像素就已经从11万突破到亿级,移动影像也成为了一台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所以,如果问起红米Note12系列最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毫无疑问,预热中不断提及的“2亿像素”正是本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原因也极为简单,在各家都已放弃超高清成像技术后,红米仍然执着于“高像素”探索,究竟是方向错了,还是真如slogan所言那般可以“影像觉醒”呢?
配置虽未输,但体验会如何呢?事实上,“高像素”饱受诟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像素太多导致成像时间过长;二是单位像素小影响夜间成像质量。
不妨看看红米解决方案,Note12Pro+上的三星HPX2亿像素传感器支持像素多合一模式,共有三种拍摄模式可供选择,用以应对不同场景。2亿像素模式单张直出自然解析力最好,适合不太讲求成像速度的场景;四合一为1.12μm像素的5000万像素模式细节画质均衡,胜任多数场景;而夜间拍照或需要抓拍的场景,十六合一为2.24μm超大像素的1250万像素模式更为合适。一头三用,按需选择,是红米Note12Pro+上所能实现的体验提升。
除了相机硬件和算法升级,红米也在成像色彩方面进行了专项开发与优化,推出了胶片相机功能。在Note12Pro+上,有KC64、V-250、H-400、KP160、FC400五种胶片色彩风格可供选择,无需进行后期调色。
拍照体验上,红米在Note12Pro+上加入了小米影像大脑,可以从系统级改善相机响应速度,成像等待时间以及预览速度,真正让这枚2亿像素主摄做到易用且好用。
配置更强悍性能更均衡
今年天玑9000及8100处理器在中高端手机的广泛应用,让消费者再次拾起对联发科中高端芯片的信心,数据同样显示联发科芯片今年的出货量一度实现倍增。优异的表现及口碑,加上相对低廉的成本,已有预测接下来的天玑芯片普及度将会更广。
此外,Note12Pro+还提供了完善的双5G以及WiFi6,无论是 络速度,还是易用性都不受影响。
近年来国产手机柔性屏幕发展迅速,以华星光电、京东方等品牌为主的屏幕也陆续出现在中端手机产品线上。此次红米Note12Pro+上的手机屏幕产自华星光电、天马及维信诺三家供应商,这块6.67英寸的OLED柔性直屏采用类钻排列,分辨率为2400*1080,支持120Hz刷新率及240Hz触控采样率。柔性屏幕的好处在于可以采用COP封装,这使得Note12Pro+的屏幕边框缩窄至2.9mm,让中端机正式告别“大下巴”。
相对此前Note11TPro+的旗舰级LCD屏幕,Note12Pro+上的OLED屏幕不止显示效果优异,在护眼体验上并不逊色。白天激发亮度高达900nit,支持16000级调光,日光下也能看到屏幕内容;夜晚使用也无需过多担心,最高全系硬件级低蓝光,支持1920Hz高频PWM调光,同时系统支持经典+纸质两种护眼模式,可以进一步减低蓝光伤害,完善护眼体验。
手机使用体验的完善不止如此,Note12Pro+的外围配置相当完备。多功能NFC、立体声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红外遥控、侧边指纹解锁,甚至还保留了3.5mm耳机孔,有线耳机党直呼好评。
总结
作为红米Note11TPro+用户,在初次上手后还是足以感受到Note12Pro+的诚意。在中端价位段,前作凭借强悍性能占据绝对地位,迭代的Note12Pro+没有选择躺平摆烂,而是在其基础上适当取舍,比如换上更好的相机形成差异化,换上OLED屏幕吸引新用户。
缺憾固然仍在,相信Note12Pro+在一些用户看来亦不完美,但刀法精准的红米已然在中端市场给出多种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该砍的不该砍的都已经砍了,决定权又一次交还给了消费者。那么元芳,你怎么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