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全面下线整改背后:共享标兵到女客杀手的三年蜕变

9月5日上午,由交通部、中央 信办、公安部等十部门和北京、天津两地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已经入驻滴滴,正式启动对 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的进驻式全面检查。

3个月内连发两起滴滴顺风车司机奸杀女乘客的恶性案件,让外界关于顺风车安全性的讨论持续升温。

8月28日晚间,滴滴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联名道歉,宣布顺风车业务模式重新评估,在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获得用户认可之前,无限期下线。

不只是处于风波中心的滴滴。8月27日,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方面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已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嘀嗒出行则关闭了23时至次日5时的夜间顺风车服务。

顶着共享经济光环的顺风车业务,走向成立以来的最危险时刻。为什么事故多发生在顺风车上?顺风车还会上线吗,会以怎样的形式回归?

王寅中强调,安全是客运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红线和底线,乐清女孩打滴滴顺风车被害案件,暴露了滴滴出行安全意识的淡漠。

共享顺风车

据央视 8月30日 道,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 道,以及有关法院部门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个案例,有2起故意杀人案,19起强奸案、9起强制猥亵案、5起行政处罚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骚扰事件,涉及到有50个司机,并且53名被害人都是女性。

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员姜楠介绍,涉及滴滴平台的刑事案件中,明显的特点都集中在顺风车上,“所以至少在滴滴的业态中顺风车的风险确实是比较高的。而且也说明了,就是在顺风车管理过程中,可能确实存在着我们可以再做一些工作去努力降低这种犯罪率可能的这种措施。”

顺风车与 约车(专车、快车)不同。

滴滴和快的,在2012年推出后最初的功能仅是呼叫出租车。滴滴的专车业务直到2014年8月才上线,在2015年2月合并快的后,滴滴业务线进行调整,5月推出快车,6月推出顺风车业务。

2015年6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等约谈滴滴,明确指出该公司推出的“滴滴专车”及“滴滴快车”业务,使用私家车和租赁车配备驾驶员,从事按照乘客意愿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服务,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滴滴、易到等打车软件平台的应对措施,一方面便是进行自有车辆投入,另一方面则是踏着共享经济大潮推动顺风车业务,降低司机的参与门槛。2016年6月,滴滴顺风车业务上线,并推出独立App。

顺风车和专车快车不同,参与人群就是私家车及车主,而“载人一程”的行为,不再被认为是营运,而是“共乘”,属于典型的共享经济——这一概念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按照滴滴的思路,是尝试通过结合专业运力(专车、出租车,属于B2C模式)和零散运力(顺风车,C2C模式),来满足高峰期和低谷期的出行需求,尤其是高峰期的资源配置。

滴滴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2月滴滴首开春运跨城顺风车,共有约200万人通过全球最大跨城移动出行 络返乡返城。2017年2月,春节期间,跨城顺风车为848万乘客提供出行服务。

这是滴滴顺风车的光鲜一面。

危险的顺风车

顺风车和专快车走向完全不同的运营模式,二者的管理尺度也有所不同,使得针对顺风车的规则要更为宽松。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 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将 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

对这类 约车,《暂行办法》有诸多要求,比如提供服务的车辆须取得《 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司机须取得《 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暂行办法》也对顺风车做出了界定,根据《暂行办法》第38条,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以深圳为例,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2016年12月发布《关于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的若干规定》称,深圳要求合乘出行提供者有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使用在本市注册且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七座及以下车辆提供合乘出行。该规定还要求合乘平台每天为同一合乘车辆提供的合乘供需信息整合服务不得超过3次。

针对提供合乘服务者,深圳在这份规定中并未明确要求驾龄等细节。

深圳对 约车的要求则相对严格。同样在2016年12月发布的《深圳市 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车辆轴距、安装有行驶记录应急 警等车载终端等提出明确要求,而从事 约车经营服务的驾驶员,还需要有深圳户籍或是《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

不只是深圳,据检察日 2018年4月 道,自2016年7月《暂行办法》发布以来,截至2018年2月4日,共有190个城市发布了 约车细则,从车籍、轴距、车价、车龄、排量等维度,对 约车车辆进行了全面限制,为 约车市场筑起了较高门槛。

针对顺风车的细则数量就少一些,《中国法治政府发展 告(2017)》显示,截至2018年2月4日,共有87个城市发布顺风车规定或意见。

根据滴滴APP中的招募信息显示,滴滴注册快车司机实行实名制,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司机要求中,还有明确提示需无暴力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事故的前科。

相较而言,顺风车车主的申请条件宽松些,根据招募信息显示,车辆既可在本人名下,也可不在本人名下,并无快车那样的对无暴力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的要求。

2018年5月,在河南郑州祥鹏航空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后,滴滴宣布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此后在滴滴App内增加了一件 警等求助功能。但很多人仍然不知道滴滴一键拨打110的入口在哪。

两个月后的8月24日,浙江温州乐清女生在搭乘滴滴顺风车后,惨遭顺风车司机强奸并杀害。

在这一惨案中,犯罪嫌疑人前一日曾被用户投诉将其带至偏僻处图谋不轨未遂,但投诉未被客服重视。客服在处理受害人求救信息时,一味强调流程,未能把生命摆在第一位。这暴露出滴滴客服体系的羸弱。

规范顺风车

程维和柳青8月28日的道歉声明提出的第一条行动措施便是,滴滴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组织和资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体系倾斜。

但连续多起的恶性事件,以及缓慢或者收效甚微的整改进展,让大众对滴滴顺风车的信任度滑向谷底。风暴眼中的顺风车业务,能否重新上线成为了未知数。

朱巍认为,具体操作有几项措施:一是做好和公安部门的联动机制。

“现在除了问题后一键 警, 完警之后光靠滴滴一个平台很难去制约犯罪,必须得跟警方联动。另一方面,应该引入新的机制,如果警方不能在几分钟之内出警到现场或者离得较远,那可能(附近)有其他的出租车司机、 约车司机、顺风车司机,它(指滴滴平台)可以向周围发出这种警告,让别人去帮忙救助。”

二是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和举 体系联动起来,如果司机被举 服务态度不好、车内有异味,这个我觉得很多客服能够处理。但如果举 涉及到人身伤害、涉及违法犯罪,在处理之前这个司机必须下线,暂停业务。但如果是虚假举 ,那么这个用户也应该被列入黑名单。”

三是利用好大数据。“大数据不单纯是用作营销和个性化使用,我觉得还是要关注一点,比如大数据可以判断这个人到底有没有问题。”

在顺风车的准入标准方面,朱巍认为,应当加入犯罪记录的背景调查和信用调查。

李俊慧提出,要加强司机教育,“如果他(指8月浙江温州乐清顺风车车主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知道17个小时后会被抓,且可能判处死刑,他还会铤而走险吗?”

另外,李俊慧还提到,对于有顺风车业务单无监管细则的城市,应尽快明确顺风车业务监管细则,做到“有法可依”。

在8月24日温州乐清女孩乘坐顺风车遇害后,已经多个部门约谈滴滴,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清理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驾驶员教育等内容。

不少地方明确提出,如滴滴公司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当地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对平台的联合惩戒、撤销经营许可证、app下架、停止互联 服务、停止联 或停机整顿等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8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8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