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死的笔趣阁:盗版8年、裂变超1000家、作家损失过亿

文作家“会说话的肘子”自从开始创作,渐有名气之后,会忍不住去搜索一下自己书名的词条,看看大家的评价。结果一打开搜索引擎,他看到了数以万计的盗版搜索结果。

2019年 文盗版造成的损失近60亿。这里面作家公愤最大的就是臭名昭著的“笔趣阁”,侵害作品范围极广,大部分作家都遭遇过被盗版又举 无效的无奈。“爱潜水的乌贼”曾经和盗版方作交涉,最终达成的商讨结果是——盗版方同意盗版章节延迟十分钟发布。“十分钟,很卑微啊!”作家既心痛又无奈。

作为业内最为知名的一家盗版 站,在中国裁判文书 中搜索“笔趣阁”,可以搜索到69份文书,阅文、掌阅、中文在线等各家内容平台都发起过针对笔趣阁的诉讼,然而市面上仍能看到大量“笔趣阁”命名的 站和软件。

笔趣阁有三个谜:

第一, 这么多正版作品资源从哪里来?

第二, 猖狂多年为何屡打不死?

第三,注册地上百个,遍布海内外,到底背后是什么势力?

到底有多少个笔趣阁?

如同博彩 站、游戏的私服、各种三俗的直播与视频 站永远打不干净一样, 络文学背后早已经建立了搜索引擎、广告联盟和盗版 站这条灰色产业链。北京晨 曾 道,一个90后男子在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的一年半时间内,通过自行搭建并非法采集17k小说等正版 站的内容,刊登百度联盟收费广告,广告收入达到了42万元。只是简单的搭建一个 站,就可以坐收如此巨额的收入,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让不少人铤而走险。

作为业内最为知名的一家盗版 站,第一代笔趣阁早年经过严厉的打击后早已被关停。

然而,目前互联 上仍有大量以“笔趣阁”或类“笔趣阁”命名的盗版站点,甚至套用同一个 站模板。以百度搜索为例,输入“笔趣阁”能够显示出上百家小说阅读 站。

同时,在移动应用市场,也涌现出大量的笔趣阁类盗版App,以及某些想要蹭笔趣阁流量的App。

(截图来自:七麦数据)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AppStore上顶用笔趣阁名称的App超过16款,以技术手段盗版的小说App更是数不胜数。值得注意的是,在AppStore图书分类免费排行榜中,部分笔趣阁App排名竟然呈现上升态势。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许多盗版 站竟然还盗版“笔趣阁”的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以“笔趣阁”命名的盗版 站、软件超过1000家。

笔趣阁为何打不死?

但如何打,打哪里,都是让阅文、掌阅、中文在线们头疼无比的事。在中国裁判文书 中搜索“笔趣阁”,可以搜索到69份文书,这些“笔趣阁”公司主体散布全国各地,维权成本巨大。“一个盗版 络文学站点倒下的同时,能够裂变出几个新的盗版站点,如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颜三忠曾对于笔趣阁现象如此表示。

近年来,阅文已对“笔趣阁小说阅读器”、“笔趣阁小说阅读榜”、“笔趣阁免费畅读”……多个 站发起诉讼,打掉了令人眼花缭乱的60多个笔趣阁。2019年,经阅文集团维权举 ,又一家大规模盗版 站“笔趣阁”(www.bequge.com)被关停,但在近期又出现了一批“山寨”笔趣阁。针对这一现象,新华 曾发文,“‘打不死的笔趣阁’现象令从业者无奈”,该文指出,在笔趣阁被关停后,此后诸多新开设的盗版 站,挂靠“笔趣阁”之名,企图借此吸引盗版用户的关注。在行业维权者看来,打击笔趣阁就像是“打死一个又来一个”的打地鼠游戏。

除了平台正版联盟围剿,国家版权局在“剑 2016”专项行动中通 的一批 络文学侵权案件也集中打掉了一大批专业化的大型盗版平台。

但为什么笔趣阁之流仍然死而不僵,到底是谁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究其原因,盗版文学市场存在巨大的灰色利益,已经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利益链条。

随着 络文学盗版侵权行为由PC端不断向移动端转移,盗版 站通过移动端的搜索引擎、浏览器入口、应用市场等多种形式传播,而后搜索引擎、广告联盟与盗版 站再按照一定比例共享灰色收益。

以笔趣阁为例,通过盗版内容和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排名等手段获取大量用户,与广告主/广告联盟合作,从而进行广告变现。

2006年,UC浏览器因盗版被国家有关部门整治过后,各家浏览器、搜索引擎进入了一段静默期,笔趣阁类盗版站点近乎销声匿迹。

如今,用户已然认可笔趣阁为盗版知名品牌,而且出现大量笔趣阁类站点,这些站点甚至砸钱买竞价排名,让用户第一时间找到盗版。除此之外,不少广告主大量的“包养”盗版站点、平台,也助涨了盗版的嚣张气焰。

笔趣阁之流到底有多难打?

在一条完整的、坚实的灰色利益链条下,想要彻底根除笔趣阁之流的“顽疾毒疮”如同打击赌博、游戏私服和三俗站点一样难。

从一开始的盗版站点抓取内容,到现在的搜索引擎、浏览器、论坛、 盘、应用程序商店以及贴吧、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方式,聚合、转码等多种侵权方法相结合,自媒体账 以及H5小程序开始成为盗版 络文学新的集散地。

盗版行为地下化,诸多侵权盗版者,将主要人员及服务器均设置于境外,用以逃避国内维权与监管,打击起来十分棘手。比如,某笔趣阁App主体公司注册于深圳,却只是一个空壳公司,从事人员都在境外,想要起诉和打击,没有对象追责。

判赔力度方面,虽然各级人民法院近年来均给予 络文学侵权案件更高的关注,并且陆续产生了一批较高判赔的司法案例。但整体 络文学侵权案件的判赔数额,仍不足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加之漫长的诉讼周期,整体上难以给侵权人造成实质压力;与此同时,部分极具意义的规章制度,如“黑白名单”制度等,出台至今尚未涵盖 络文学领域, 络文学领域还需受到更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

“ 文盗版维权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权主体身份、住所难以确定,为了隐匿身份,逃避监管,盗版 站通常不会做ICP备案,或者直接将 站服务器按在境外并注销境内备案信息;二是诉讼程序繁琐,且诉讼周期长,需要耗费很大的成本和精力;三是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掌阅科技副总裁吴迪如是说。

总结

在国家层面的有力打击下,大批大型盗版 站被关停。2019年,头部盗版 站“菠萝小说 ”被关停。其中公安机关在对“菠萝小说 ”的侦查过程中,还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同时经营的其他5个侵权 站,总计传播版权作品超过十万部,点击量近8亿次。

中国 络文学用户付费模式起于2003年,与海外最早的数字音乐和数字电影付费模式开展是同时期的。然而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 络文学用户付费商业模式的发展普及与海外差距不断拉大,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让人不得不扼守叹息。

尊重版权、保护版权,中国 络文学产业才能走得更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