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快递“内鬼”涉泄露40万条快递客户信息,在快递业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澎湃新闻连日调查发现,快递用户遭信息泄露现象涉及的不止圆通一家, 上存在贩卖快递用户信息的“黑产”链条,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邮政速递)、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
在贩卖快递信息链条上,不仅有专门从事这一行的“ 贩子”,参与者还有做代购的商家、为商家发货的快递 点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快递员、自称管理单 的工作人员等快递公司“内鬼”。大量包含快递客户姓名、住址、电话的信息被打包在 上出售,每条售价从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万条,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区的快递用户信息。
还有人自称在邮政系统上班,管“调单 ”,可大量调取当天快递中的信息,“每天几千个没有问题”。其贩卖的信息中,有的是在快递员在揽件后不到2小时即被盗取。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王新锐就此分析,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用户有权要求收集其个人信息的快递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若因个人信息泄露受到损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损害赔偿。
代购、 点、“内鬼”,信息漏洞无处不在
因为疫情原因,QQ用户“邵庄”的国际代购生意不好做。他转而做起了出售用户快递信息的“生意”:在 上发布帖子,将原先的用户快递信息打包出售,八毛钱一条。
“邵庄”称,就是现在不干国际代购了,不然30万条都可以弄到
很快,他发来第二批1287条快递信息,自称是手中资源的十分之一。同样,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信息包含姓名、电话及可能精确到房间 的地址。“邵庄”称,这些信息是此前客户在他这下单后所留,真实可查。
QQ用户“邵庄”发来的1287条快递信息,自称是手中资源的十分之一。同样,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信息包含姓名、电话及可能精确到房间 的地址。
从下单开始,商家、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快递员等物流各环节的人员掌握着用户的快递信息,信息泄露的源头往往也是来自这些方面。
给商家代发快递的 点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便利将快递信息整理打包,出售获利。
昵称“主持浅言”的QQ用户称,自己专为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的“刷单”商家发“小礼品”快递,涉及申通、圆通、韵达等。虽然干这一行不久,但也积攒了几千条“刷单”用户快递信息。“没有规定如何处理,都是发货后放在后台。”其称。
各类“ 贩子”也活跃在互联 的各个 群角落,寻觅着合适的客户。
为证明自己的“资源质优”,他称,自己的快递信息都配运单 且可以根据需要“定制”查,“要哪个城市,哪家快递,我给你找”。
该“ 贩子”称,只要客户想要资源,自己就能找到市面上常见的快递公司订单信息。“搞这个风险也很大的,现在一些‘内部人’不敢接活,但总有‘不怕死’的在。”其称。
在百度贴吧,部分“收售”快递信息 帖直接发在“快递员吧、圆通快递吧、圆通吧、快递吧、客服吧”等关联性强的 区。
几乎每一条 帖下都有其他用户留言称想要“资源”,部分用户选择留下联系方式,或直接私信。
偷拍运单,批量调取,“内鬼”称每天千条信息唾手可得
在引起关注的“圆通速递40万条快递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中,快递公司的“内鬼”充当了信息窃取者的角色。
11月17日,圆通速递称“疑似有加盟 点个别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员工账 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窃取运单信息,导致信息外泄。”但圆通的回应未明确指出“内鬼”外泄快递用户信息的规模及贩卖金额等情况。
其实,圆通泄露用户信息并非首次。有媒体 道称,2013年10月,近百万条圆通快递单个人信息 上可购,单 数据24小时滚动刷新;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间,有人利用爬虫软件从圆通公司 站非法窃取公司快递信息并获利100万元。
今年11月4日,河北邯郸市永年区警方曾发布一篇文章,披露了另一起快递公司“内鬼”案:今年8月,该局接到邯郸一快递公司 警,调查发现快递公司内部有人泄露了内部系统查询登录账 ,将账 信息以每天400至500元出租给邢台沙河市一男子张某。张某伙同高某多次发布购买、租用快递查询系统账 的信息,并以每天1000元的价格将得到的账 信息贩卖给河南籍男子马某。
在申通快递江西宜春市袁州区的一个快递 点,张苹(化名)负责派送辖区内的包裹。根据他的说法,每天派送的包裹数量在300件左右,此外派送系统中还可以留存一个月的快件数据。
随机输入的其中一个快递运单 显示,该快递在17日下午5点半签收,这也就是说,仅仅4个小时后,该快递用户的信息就被给他下午派送快件的快递员在 上出售。
2018年5月,湖北荆州中级人民法院曾宣判过一起涉及公民信息泄露案件。该案件以顺丰员工为信息泄露主体,快递代理商、文化公司,还有无业者、诈骗犯罪分子等多方参与,利用微信、QQ等软件平台,出售、提供、非法获取包含顺丰快递单 、面单等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贩卖”。法院判决书中公布了对19人的判决结果,其中顺丰员工有11人。
该案查获疑被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千万余条,涉及交易金额达到200多万元,同时查获一个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 络群。
推销假保健品、谎称订单出问题,泄露的信息成诈骗“鱼料”
在前述邯郸市永年区警方披露的案件中,快递企业的系统账 被贩卖至“诈骗分子”手中用于查询公民个人信息。荆州中院宣判的顺丰“内鬼”贩卖快递用户信息案中,据荆州市公安局查明,一条完整的快递单 信息最高可卖到10元,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已经发现部分人员存在实施电信诈骗的行为,“他们通过推销伪劣保健品、销售假冒收藏品或者以回收藏品等方式进行诈骗。”
裁判文书 公开的另一起案例显示,2016年4月以来,张峰(化名)在QQ群内打广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再使用QQ 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人联系,以每条2-3元的价钱购买公民个人信息2330条。之后,张峰将购买来的含有买家姓名、电话、商品名称、收货地址、快递订单等内容的信息资料用其QQ 以每条加价1-2元出售给进行 络诈骗的“下家”客户,从中赚取差价,获利12000元。
另一份刑事裁定书则披露了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快递用户信息实施诈骗活动的过程。
一起公开的刑事裁定书则披露了犯罪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快递用户信息实施诈骗活动的过程。
2017年2月15日起,赖文(化名)伙同他人通过QQ从“ 商”处以每条9元的价格总共购买400条左右的“鱼料”(淘宝订单信息),包含名字、电话 、地址、留言等。此后,赖文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向 购买家谎称其订单的物流出现问题,需要从支付宝“蚂蚁借呗”“来分期”“微信贷款”等平台操作退款,以此方式诈骗。
黑名单、高罚款、拟立法,如何堵住信息“漏洞”
国家邮政局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已突破700亿件,国内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00万人。
自2016年至今,国内70家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共同成立了快递物流“黑名单”查询系统,把盗窃快件、泄露客户信息、倒卖客户信息等12种违规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参与快递物流企业“黑名单”系统的企业承诺,5年之内不使用“黑名单”上的快递人员。
据中国新闻 道,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会长徐勇透露,系统成立5年来,累计共有2.7万名快递从业者被列入黑名单,近两年来,快递物流企业违规违法行为下降幅度超95%。
在制度层面,2018年5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开始施行。《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全国人大法工委今年10月21日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草案的第六十二条提出,违反法规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按照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一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吊销营业执照,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王新锐分析认为,出售快递用户个人信息的“ 友”及购买个人信息的人员均违反《 络安全法》中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而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用户有权要求收集其个人信息的快递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若因个人信息泄露受到损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损害赔偿。
他指出,非法出售、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