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分析及秋季策略:春天将至,拥抱“大信创”的浪潮

行业估值和基金持仓均处于底部

板块表现回顾:年初至今,计算机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

年初至今,计算机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截至2022年8月31日收盘,计算机指数较年初下跌25.8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 17.44%。计算机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十九。

板块表现回顾:年初至今,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

2022年初至今,板块内个股普遍下跌。从年初至今的个股行情表现来看,剔除ST股,计算机板块仅33只个股上涨,涨幅 居前的分别为传艺科技(+117.96%)、博信股份(+58.92%)、南威软件(54.31%)、依米康(51.73%)、金溢科技 (36.62%)。

板块估值溢价和基金持仓均处于底部位置

计算机板块估值溢价处在底部位置。截至2022年8月30日,计算机板块PE-TTM为41.21倍,低于2015年以来的历史均值62.15 倍;沪深300 PE-TTM为11.79倍,计算机板块相对沪深300溢价倍数为3.50倍,2015年以来平均溢价倍数为4.69倍,目前板块 估值和溢价倍数均处于低位。 2022Q2计算机板块基金配置比例为2.41%,低配0.48个百分点。根据Wind数据统计,2022Q2基金对计算机行业股票的持仓 比例为2.41%(不含东方财富),环比下降0.24个百分点,较标准配置比例2.90%低配0.48个百分点,为2019年以来低点。

2022Q2计算机板块受疫情影响短期承压

2022Q2计算机板块受疫情影响短期承压。按照整体法统计,2022年Q2计算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748亿元,同比增长0.2%, 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31.3%。主要系二季度疫情反复,计算机板块多数公司招投标、项目实施和验收出现递 延,业绩短期承压。

2022Q2计算机板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下降

2022Q2计算机板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下降。2022Q2板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0亿元,由于浪潮信息、中国长城、 紫光股份现金流变动较大导致数据失真,剔除影响后板块现金流净额为11.8亿元,2021年同期为28.6亿元,现金流净额同比 下降。

把握“国产化”投资机遇

外部环境刺激、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可控是必由之路

外部环境持续催化,自主可控是必由之路。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暴露出 络安全隐患,国内开始去“IOE”。俄乌 冲突之后,美国、日本、欧盟等也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进行出口管制。2022年7月以来,美国前后签署“芯片法案”、 断供14nm以下制程芯片制造的设备、限制GPU芯片出口,在外部环境持续刺激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必由之路。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信创产业。在外部环境的驱动下,核心产业自主可控重要性愈加凸显。近年来,国家各部门也持续推出相 关政策,着重强调突破各类关键核心技术, 坚持自主可控,突破“卡脖子”问题,顶层设计为信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源。

国产化软硬件皆提速,全方位发力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国产软硬件的重要性持续凸显。随着国内软硬件产品的日渐成熟和自研生态优势初显,自主创新之路 成为国内信息化发展的主线之一。

基础硬件中的芯片、存储已逐渐被突破,CPU形成了ARM、X86等多个阵营。CPU作为ICT产业基础,因技术专利和工业生 产限制,导致国产芯片发展相对缓慢,当前鲲鹏、飞腾、海光 、龙芯等CPU突破技术瓶颈,开始逐渐应用在党政军及八大行 业领域;存储领域,长鑫存储通过发布DDR4内存芯片、DDR4内存条以及LPDDR4X内存芯片,填补国产在内存领域的缺失, 实现DRAM领域的突破。

国产CPU性能持续迭代,产品应用范围扩大,销售量持续上升。(1)鲲鹏:鲲鹏920芯片采用ARM架构和7nm工艺,在 SPECint基准测试中,得分比同行业标杆高出25%,且功耗降低了30%,性能优势初现。(2)飞腾:飞腾生态圈持续扩大, 目前已有 898 个软件厂商的 2689 款软件产品在飞腾 CPU 平台上完成了软件产品兼容性互认证,2021年实现收入22.2亿元 (同比+74.4%),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91.5%),实现快速增长。(3)海光:海光以AMD ZEN架构为基础,自主设计 x86框架的中央处理器,推动行业级产品替代,先后中标公安部、中国电信等多行业服务器项目。2022上半年年实现收入25.3 亿元(同比+342.8%),收入超过2021年全年。

国产操作系统市场,麒麟和UOS引领行业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基于Linux开发,在1999年通过冲浪、红旗、蓝点Linux的发布, 标志国产操作系统进入Linux元年。随后经过多年的发展,2019年,中国电子集团(CEC)、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 诚迈科技、中兴新支点等多家国内操作系统核心企业共同发起成立“UOS(unity operating system)统一操作系统筹备组”,并推 出统一操作系统UOS。2020年初,中国电子整合旗下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两家操作系统企业,成立专业从事国产操作系统研 发的麒麟软件。目前麒麟与UOS成为国内两款主要国产Linux操作系统,在信创领域具备较大的优势。

应用软件端:逐渐从“可用”走向好用,已具备替代能力

以ERP和工业软件为例:国产ERP受益行业信息化浪潮,渗透率持续提升,工业软件领域的部分平台、系统、软件受益智能 制造处于加速落地阶段。 国产ERP产品线日益成熟,国产厂商成为市场主航道,且高端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IT168数据,2009年SAP、Oracle占 据着我国ERP市场的主导地位,到2019年国外厂商在整体ERP市场份额不足20%,国产厂商成为市场主导。

此外,随着金蝶、用友等国内厂商产品迭代升级后,产品功能和海外一流厂商差距缩小,高端市场渗透率开始逐步提升。例 如:2020年用友签约了中国南方航空、鞍钢集团、雪花啤酒、江苏恒力化纤等一批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积极推进了国产化 替代项目,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建设。2020年8月,金蝶以2680万元的价格中标云南中烟统一信息化平台(ERP系统)项目, 实现对国外厂商的替代。

当前研发设计类软件的国产化率低,但已有以中望软件、广联达为代表的优质公司逐步打破欧美垄断。例如:中望软件的 2D CAD 产品参数以达到二梯队偏上水平,使用性能与海外产品差异缩小。

数字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加速“国产化”进程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目标。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规划》部署了八方面重点任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在2025 年达14万亿元(2020年为8.16万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为11.4%;工业互联 平台应用普及率在2025年达45%(2020年 为14.7%),2020-2025年年均提升6.06个百分点。

“东数西算” 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 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 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 家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 西算”工程实施将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我们认为,在数字 经济背景下,从基础软硬件配套,到数据中心集群和算力中心配套,再到各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 速。

推荐渗透率提升、景气度向上的细分板块

政策、资本、产业共振,信创迎加速发展

从硬件到软件,从党政到行业,信创产业正加速渗透。 (1)从硬件到软件:信创产业包含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的应用软件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芯片、数据库等硬件是 基础,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在硬件基础上进行适配。国产基础软硬件已陆续形成国产生态圈,进入可用、好用的发展时间点。 (2)从党政到行业:目前信创产品在党政和金融、电信等行业渗透率比较高。党政方面,“一 通办”和“一 统管”等 数字政府解决方案,有效助力政府部门构建政务服务和监管大数据体系;行业方面,国产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软件正持续 落地,在金融、电信等行业领域应用。随着信创软硬件在各行业应用逐渐铺开,渗透率逐渐提升,预计市场将高速增长,未 来可期。

业绩持续高增长,验证行业景气度。根据招股书数据,海光信息、龙芯中科、达梦数据2019-2021年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 146.88%、57.20%、56.85%,高增长验证行业景气度。

智能 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 联化”加速渗透,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电动化、智能化、 联化”加速渗透,将带来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重构。传统的整车制造将成为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环节, 而自动驾驶软件、仿真测试软件及路侧、车侧的核心零部件、高精度地图、通信运营服务、云平台服务的价值量将大大提升, “软件定义汽车”从概念走向落地。

智能 联汽车发展方向逐渐明朗,市场空间广阔。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 线图2.0》之后,2020年11月发布的《智能 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成为又一份定调未来15年技术路线的顶层设计文件。按 照《智能 联路线图2.0》规划,到2025年,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 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 的比例超过50%,HA(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 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到2035年,中国方案 智能 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联式高度自动驾驶 联汽车大规 模应用。

能源IT:碳中和趋势下,迎来历史性机遇

碳中和已经成为确定方向。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 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在2020年12月12 日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几项总量目标:到2030年,碳排层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 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碳汇层面,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平方 米;新能源层面,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工业软件:市场广阔,国产化催化行业加速发展

中国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已成为助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根 据工信部数据,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为28.1%,是全球工业增长重要驱动力,连续10年位列全球第一,也是 当前全世界拥有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19年,制造业固定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77%,2019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20万亿元。制造业中转型升级和装备制造投资呈较快增长态势,2018年和 2019 年,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5%、3.1%,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9%、7.4%。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领先 同期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4至5个百分点表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已成为助推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

云计算: 后疫情时代,企业上云仍在加速

全球企业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继续高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调研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发布的新数据显示, 2021年Q4企业在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超过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6%;2021年全年总支出达1780亿美元,同比增长37%。亚马 逊、微软和谷歌继续占据全球云支出超一半的份额,2021Q4市场份额分别约为33%、21%和10%,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后疫情时代,预计企业上云速度将加快。疫情迫使企业优先考虑IT成本的优化,及远程办公的效率和弹性,因此,上云是后 疫情时代企业保持领先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1年,全球最终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将增长18.4%, 达到3049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2575亿美元。疫情之后,转移到云的IT支出比例将加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云将占全球企 业IT总支出市场的14.2%,高于2020年的9.1%。

金融IT:数字化叠加国产化,国产化催化行业加速发展

金融IT的核心驱动为数字化和国产化。 政策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1月,央行印发《金融科 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规划提出八大重点任 务,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 升。(2)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2025年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强 调金融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个性化和高效化,旨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过去金融行业同质、低效的痛点;二是强调 络、 数据安全问题,与国家顶层规划一致;三是要求提高自主可控,明确“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降低外部依赖、避免单一 依赖”。

信息安全:行业快速增长,重点关注边际变化

告节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