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怎么建,六部门印发《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电子政务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什么?近日,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为加强电子政务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

政务服务“ 上行”,引领的是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

所谓的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络技术等进行政务服务,目的是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在当下互联 发展迅速的时代,电子政务的建设已成为推进数字化治理的应有之义。政务服务“ 上行”,实现的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治理效果。而这一作用在疫情期间显得尤为突出。电子政务的大规模运用,不但助力政府在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形势、企业复工复产等各类亟需解决的情况,而且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一些政府部门将办事大厅搬上 ,创新不见面审批,带来的是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

实现共享协同,还需杜绝形式主义,打通“数据孤岛”。

在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各个部门将被有效串联,实现政务服务“一张 ”,最终实现共享、协同的政务服务模式。然而,这张 要织牢、织密,各地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必须打通,否则只是为了建设而建设,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比如,疫情防控期间,各地都推出了健康码,但健康码作为“通行证”却遇到了异地无法互通互认的尴尬;有些地方的政务APP有很多,导致市民办理不同的业务要下载不同的软件、填 不同的资料,体验感很差……此次印发的文件中也提出,要针对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未然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工作,提出相应的标准子体系框架和建设重点。少点形式主义,着力共享共融,政务服务“ 上行”将更加高效。

提升群众获得感,还当紧扣民生领域,有加有减。

随着互联 技术的日趋成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在持续地拓展中,标准化是推动政府数字化变革的重要工具和基本保障,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政府部门的标准化变革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支撑,这次《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出台,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电子政务的标准体系,将对政府数字化建设的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