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主流消费金融类型 有用分期等场景消费分期独辟蹊径成黑马

随着互联 金融概念的不断普及,不断影响着 会消费习惯的改变,互联 金融的多样化创新,催动了消费金融异军突起。而另一方面,政府机构积极信 和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更加速了消费金融的发展,为消费升级趋势打造了良好的开端。据艾瑞咨询统计分析,2014-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19.5%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达到37.4万亿。

那么,在这热闹空前的消费金融领域里,都有哪些消费金融公司类型呢?从消费金融的发展布局来看,主要涉及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 金融企业纷纷布局消费金融领域,其中,常见的互联 消费金融运作模式主要细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第一类:掌握亿量级用户消费场景的公司

淘宝、京东、携程、去哪儿和唯品会等此类公司就是属于掌握亿量级用户消费场景的公司。

这类本来就是巨大流量入口的电商平台,在消费金融的潮流中是稳赚难赔的大赢家。它们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它们具有可计算为零的获客成本、用户基数大,能低成本的迅速上到十亿级贷款余额规模。在风控上,由于它们的独特历史数据源,样本大,可用机器模型做风控,风控成本低,因此可轻松控制交易支付环节,抵御信用卡等竞争对手;此外,由于集团资金、信用足,资金成本低,因此即使它们的业务本身不盈利,但仍可促进主营业务增长。不仅如此,更因为金融产品空间大,它们在未来甚至有发虚拟信用卡的能力。假设在未来出现了最坏的情况,信用卡危机爆发,那么这类公司的消费金融业务也能大概率生存下来。

第二类:大用户量的支付公司

此类公司第一梯队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第二梯队是百度钱包,以及未来的华为支付、小米支付等手机支付。

这类别的公司与掌握亿量级用户消费场景的公司相比,用户基数大、独特历史数据源,样本大、风控成本低、资金足、信用足……这些优势同样具备,都为覆盖千万级别用户量以上的支付应用,贷款规模容易上量,有独特的用户数据源可机器建模风控以及有集团低成本资金支持,有发虚拟信用卡的想像空间。

但拥有大用户量的支付公司控制不了交易环节,需要与其他支付公司或者信用卡直接竞争。其获客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需要主动去激活用户使用其金融产品。

在这类公司里面,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所有消费金融公司都必须要想像的竞争对手,它们有着数量最广的用户覆盖面、最大的 络支付商户覆盖面,以及庞大的独有数据源。

特定场景的分期电商

特定场景的分期电商一般指B2B2C模式的消费分期平台,主要以分期消费切入3C、健康、教育、家装、农业等垂直细分领域,与实际消费场景的机构合作,为其C端消费者提供分期服务。通过围绕细分产业链,构建消费场景生态。

以数码3c领域的垂直消费金融品牌有用分期为例,有用分期也在个人3C数码产品分期消费这一细分市场坚持创新不断。除了不断推进其线下的合作门店,在今年4月,有用分期还与广东华兴银行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资金与征信、渠道和场景等方面达成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此外,有用分期还在最近新上线了驾校分期消费服务,锁定蓝领人群驾校分期消费市场,不断拓展其业务版图。

毫无疑问,互联 金融行业正不断发展形成,场景化模式为核心的消费金融创新趋势,一定程度上为居民消费增长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形成助力,基于消费场景模式的互联 消费金融业务,金融服务更多步入到消费场景,为消费金融领域的发展形成巨大张力,消费金融未来将成就为互联 金融发展的一片蓝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1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