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陪诊员”兴起,真的靠谱吗?你会花钱请吗?对于这一新职业,你怎么看?
如果问周围的人们,当下最怕什么?答案一定是:最怕生病。
怕父母生病,怕孩子生病,怕自己生病……面对疾病时的那份焦虑、窘迫和无助就不用说了,光是想到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人头攒动的大医院里挂 、排队、走流程都够让人头疼。
今年35岁的丁女士,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目前在一家国企任职,由于丈夫经常出差,照顾父母和孩子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丁女士身上。
前段时间,丁女士的母亲癌症复发,打乱了全家人的生活节奏:3个月一次的大检查、1个月一次的看诊、21天一次的靶向治疗、7天一次的picc置管维护……频繁的就医让丁女士犯了难。母亲不想影响女儿的工作和生活,便主动提出让女儿帮忙找个陪护。
丁女士先是询问了医院服务台,但院方表示医院的护工只对住院病人提供服务。丁女士又咨询了居住 区的健康专员,专员表示和 区达成“邻里共建”的医院有免费接送、挂 服务,但资源有限。于是丁女士只好去 上搜索,一番研究对比后发现,原来现在的家政服务公司、陪诊App、二手平台、 交App、 购平台等渠道都能订购陪诊服务。
不过丁女士发现,就算是同一平台,内容相似的服务,价格也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低至50元一次,有的却高达近600元。服务价格一般根据诊疗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陪诊员是否有医学背景等条件进行调整。
丁女士觉得,时间可以通过计算清楚界定,但是所谓的“难易程度”却难以量化,全由服务提供方开价。陪诊员一般也是就近随机配给,是否真的有医学背景也有待考究。
由于只是帮忙跑腿和陪床输液,丁女士预约了一次“258元4小时”的“非专业护士”陪护项目,约定日期前一天,平台随机配给的陪诊员打电话和丁女士确认了服务时间、地点、主要服务事项。
“按预定时间在医院门口碰头后,我带着母亲和陪诊员做了‘交接’”,丁女士苦笑道,“看着陪诊员扶着我妈进医院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丁母体验后反馈:陪诊员对医院熟门熟路,人挺机灵,挂 、签到,上下楼来回折腾,效率蛮高,人也挺健谈,能陪着说说话解解闷。
职业陪诊员兴起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拿看病来讲,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84.7亿,比上年增加7.3亿人次(增长9.4%)。2021年居民平均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0次。
巨大的市场需求诞生出陪诊员这个新兴职业。微博上曾有一个话题“你会花钱请职业陪诊吗?”引来了近600万人的围观。
知乎上,也有类似的话题引发热议:如何看待陪诊员月入过万,其中99%都是子女给老人买的服务?
可见,像丁女士这样无法陪伴老人看病的情况不在少数。
“考虑到 会老龄化,80后?90后这波 会中坚力量普遍是独生子女,这几年,陪诊市场需求量很大,陪诊员的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一家医护平台的工作人员介绍。
为丁女士服务的小郭就是一名职业陪诊员,她没有医学背景,今年疫情期间失业后,在朋友介绍下做起了陪诊员,平常在上海各个医院穿梭,工作内容主要有跑腿、陪诊和代问诊等。“平台会就近派单,我们一般就集中跑几家熟悉的医院,这样就医效率会更高一些,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有时候还会被误认是为黄牛。”小郭无奈道。
“丁女士预定的这次陪诊内容比较简单,平时如果遇上要做多个大检查项目,则需要帮客户规划时间,更复杂一些。” 小郭表示,“有些还需要向医生转达家属告知的信息,详细记下医嘱,不能遗漏。”
对于 传的“陪诊员轻轻松松月入过万”这一说法,她予以了否认:“每家医院的规则都不一样,实际就医时间往往会超过预期,一天最多也就跑两三家,自己不是专业护士出身,时薪不高,平台也要分成。”
谁最需要陪诊服务?
当病痛来临时,一些“空巢老人”和“异地单身青年”不得不面对孤独以及孤独之外的难题。
王女士今年58岁,老伴已离世,女儿嫁到了外地,前一阵她感觉胃不舒服,想去医院检查却犯了怵。后来女儿给她预约了陪诊服务,她才答应去医院看看。“对我们老年人而言,医院就像‘迷宫’,以前来医院看病需要消耗大半天,这次有了陪诊员,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除了就医困难的老年人,近年来,年轻人对于陪诊的潜在需求也在增大。
“医院很多检查要求必须有人陪同,比如胃镜、核磁共振等,很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没什么朋友,也不想麻烦自己家人专门从老家过来,知道我们职业陪诊的存在后,就会找到我们。”陪诊员小张介绍。
很多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表示,花小钱就能解决,挺好的。有时候,生病了不想让老家的父母担心,一个人去医院又不方便,找人陪伴不会觉得孤单。
“找朋友陪,事后抽空要请对方吃个饭,也得花钱,还欠人情。”李小姐说,“况且,看诊时间都在工作日,大家工作都忙不好请假,找陪诊员比较方便。”
花钱请人陪看病靠谱吗?
其实,早在2015年左右,陪诊服务就曾经出现,并且迎来一波发展小高潮。而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外出打工、独居的青年越来越多,对于陪诊的潜在需求在增大,陪诊师的数量也在增加。
陪诊服务主要提供排队挂 、取药、缴费、检查、陪同看诊、陪同输液等服务,根据不同地区医疗发展水平,单次费用在100-600元不等,而服务对象主要包括老人、孕妇、伤残、异地就医人士等。
做陪诊员的人,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据了解,目前从事医院陪诊并没有太多门槛限制,只要沟通能力好,就可以胜任,有些平台会进行短期培训。而在一些陪诊机构平台,只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等个人基本信息,再交付押金后就可以入驻。
不少市民也对这一职业发出了质疑:
“如果陪护过程中老人晕倒或者二次损伤,由谁负责呢?”
“医疗服务涉及个人隐私,患者权利怎样得到保障?”
“收费标准由谁来定?”
“要是他们用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刷 、囤 、暴利加价怎么办?不就成了黄牛了么”……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医院陪诊还属于新型职业,缺乏行业制度规范、准入标准和平台约束,这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陪诊员不仅在“陪”更在“解”
生病了,解身体的难,有医生。而解心理的忧,则需要有人陪伴。年轻人尚且如此,老年人更是急需。
陪诊员,这个行业虽然有待健全规范,但他们确实一定程度上帮患者缓解了排队、挂 等“就医痛点”,他们在各大医院日复一日的人潮中涌动,借助一份陪伴,弥补了年轻人未竟的遗憾,填满了老年人孤独的空间。
对于“陪诊员”这个新职业,你怎么看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