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95后小伙回乡创业 一年卖出6000万元农货成“ 红”

95后的湖北小伙子,电商平台创业三年,将湖北京山大米卖成了“ 红”。截至2019年3月,仅大米就卖出了850万斤。

▲ 廖仔杰(中)和同事在公司的仓库。廖仔杰是湖北天门人,1996年生,2013年在武汉读大学,次年退学参加工作,从事过软件销售,2016年与一位合伙人在湖北省京山市创业,在拼多多平台销售京山农产品,以大米为主,旁涉米花酥、板栗、香菇、柿饼等产品。截至2019年3月,其团队在拼多多的总销售额达6000万元,其中大米销量达850万斤。

退学创业:从卖软件到卖农产品,打开一片新天地

▲ 大米是湖北省京山市的一张名片。廖仔杰团队在拼多多上销售香菇打开局面之后,转而以京山大米为主打产品,至今不变。目前他们的供应商超过10家,货源充足。此外,他们开发的米花酥这一产品,在拼多多上的销售额超2000万元。

廖仔杰是湖北省天门市人,生于1996年,17岁考上武汉的一所大专院校,读了一年就决定退学出来工作,刚开始时是在武汉、南京等地销售软件,由于脑筋活络,很快做出业绩,工作第一年就揣着十几万元回家过年。

2015年,廖仔杰和一位湖北京山市的朋友听说做农产品电商比较有前途,于是一起回到京山创业。他说,“我喜欢鼓捣一些事情,所以退学时就知道自己是要创业的,家人也不反对,他们对我的决定一向比较支持。但我不提倡现在的大学生退学出来创业,毕竟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当时也是刚好碰到一个合适的机缘,所以就出来了。”

从卖软件到卖农产品,成为一名新农人,为何会“时髦”变为“乡土”?廖仔杰说:“在城市待久了就想回到农村,毕竟这里有我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京山挨着我老家天门,距离很近,待在这里不像在外面那样孤独。现在农村发展很快,我在农村可以用自己的所学创造财富,同时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2016年,廖仔杰和小伙伴正式成立了公司,截至2019年3月,其公司扩充至30多人,拥有两个大仓库,在拼多多的总销售额达6000万元,其中拳头产品大米的销量达850万斤,在拼多多平台粮油类产品中排名前列。2018年,廖仔杰的公司获湖北省商务厅颁发的“湖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荣誉。

峰回路转:“如果不是拼多多,我可能放弃做电商了”

如同多数创业者的经历一样,廖仔杰的创业之路并不如想象般平坦。公司刚起步的阶段,他们在一些电商平台开了 店,然而流量一直上不去,做得不温不火。正当团队成员感到一筹莫展时,事情陡然有了峰回路转的变化。

当时他们接触到了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廖仔杰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上面开了店。有一次,拼多多平台遴选合适的商家销售香菇,刚好京山有不少地方生产香菇,廖仔杰就 了名,第一天就卖了1000单,“别看这个数字不算大,当时我们想要卖几百单都是很难的事,所以我们都惊呆了,决定在拼多多平台发力。廖仔杰意识到,拼多多基于移动 交裂变的方式来拼单聚量,特别容易起量。“拼多多给了我信心,这是大实话,如果不是拼多多,我可能就放弃做电商了。”

不做电商的话,会去做些什么?廖仔杰说:“那时我跟家人说,如果电商生意做失败了,我就去一所大学的旁边开饭馆。我家以前做过饮食生意,我很早就学会了做饭,觉得自己的手艺还可以,哈哈,有一次公司负责做饭的阿姨请假了,我就自己下厨,连续三四天做饭给二十多个同事吃。”

▲ 廖仔杰团队的工作人员在搬运大米,他们在这里的人均年收入有6万元。目前廖仔杰的公司有30名员工,有食宿。廖仔杰家做过饮食生意,他很小就学会了炒菜。有一次,公司负责做饭的阿姨请假,廖仔杰就自己掌厨,为二十多名同事做了三四天饭。

廖仔杰团队前后在拼多多卖出了10万单香菇,把京山很多地方的货都卖完了。其后,团队决定转换产品,最终选定京山最有名的大米为主力,这个做法至今不变。

拼多多平台的海量订单,带给廖仔杰团队的不仅有喜,还有惊。2017年,廖仔杰 名参加平台一个柿饼销售活动,“那一年柿饼在拼多多上卖得非常火,我准备了两万单的货,以为应该能满足需求了,当天晚上10点多钟上线,我下班回去,凌晨12点去刷新页面,发现每一分钟就增加1000单,心想这下完了!当天晚上就没睡安稳,第二天发现有13万单……”

货严重不足,而拼多多在创办之初就希望消费者能有更好的购物体验,要求商家48小时内必须发货。怎么办?廖仔杰说:“当时平台工作人员打电话来安慰我们,鼓励我们坚持把货发完,但规则要遵守,还是要按规定给消费者延迟发货的赔付金。我们到各地去调货,现场找了200个人打包,用了一个星期终于把货发完。”

现在回头看,这件事不啻于一场大考,由于后续的应急处理得当,拼多多平台对他们店的信用等级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也有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平台的大量订单,此后再也没有发生备货不足的情况。

多样助农:帮农民卖产品,教农民在拼多多开店

“我们卖的是农产品,很自然地就会扶贫助农。”创业以来,廖仔杰团队和拼多多联手,先后在京山做过三次比较大的助农活动。

第一次是2017年3月,京山绿林镇农民的鸡蛋滞销,廖仔杰团队闻讯,收购了当地12万枚鸡蛋在拼多多销售。第二次,五三镇的油桃卖不出好价格,很多农民干脆放弃了采摘,廖仔杰团队得知情况,收购了当地20万斤油桃。第三次,他们听说曹武镇等地的板栗销路不佳,就去收购了80万斤板栗。对于这些助农产品,拼多多给予了充足的流量支持,很快售罄。这三次助农行动,为当地农民带来约300万元的收入。

▲ 京山市曹武镇白泉村贫困户李鹏才。2017年,京山市几个地方的板栗销售情况不佳,廖仔杰团队得知情况,收购了当地80万斤板栗并在拼多多上售罄,其中不少板栗来自白泉村。此后,廖仔杰团队帮助白泉村民李海霞在拼多多开店销售当地农产品,优先向村里贫困户收购。李鹏才通过为该店提供香菇,一年能得1.5万元收入。

他很惊讶拼多多的用户数能增长那么快:“3年多居然聚了4亿多消费者!而且一二线城市的几乎占一半,这有点打破我的认知。京山大米的质量很棒,但感觉运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希望这边的大米能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喜欢。”廖仔杰判断,截止今年年底,在拼多多上的农货总销售额应该能超过一个亿。

“我也立个小目标”,这位95后小伙笑着说。 (湖北日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3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