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贷款App横行致用户陷入套路贷自杀;高仿App抢占官方App市场;福彩App坑骗用户钱财——手机App:治乱真有那么难?
新年伊始,在保障公民隐私权方面国家工信部果断出手,这次瞄准的是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的手机App。
小贷App暗藏套路贷
央视财经栏目 道称,辽宁的方女士在刷 交软件时,看到“无利息、无抵押、放款快”的贷款广告,手头紧张的她下载贷款App后,就按照要求填写姓名、上传身份证件等个人信息申请贷款。没想到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她最初下载了两三个贷款软件,贷款2000元,到手只有1400元,砍头息高达30%。在没钱还款时,手机短信就会收到新的借贷App下载链接,诱导其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继续贷款。最多时方女士的手机上有100多个贷款App,两个月过后,她从最开始的小额借款已经变成了欠各种小贷平台50多万元。暴力催债人员让她精神恐慌,差点自杀,最终家里通过卖房才堵上了贷款漏洞。
近日,黑龙江省七台河警方侦破的公安部督办“7·30”套路贷专案显示,很多小贷App都来自一个名叫“阿尔法象”的系统开发商,小贷公司只要以每年48800元、78800元、98800元不等的价格租他们的系统,就可以量身定制套路贷App。更可怕的是,为了拉拢客户,系统开发商还为套路贷犯罪团伙提供推广、介绍催收、对接第三方支付公司和数据公司等“一条龙”服务。据悉,最高时开发商同时有855个小贷App上线运营,数十人疑似因被套路贷催收自杀身亡。
根据合同法规定,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更何况手机App贷款中高额的“砍头息”。这些手机App研发时,难道没有法律对其作出约束吗?
中国互联 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也表示,2016年国家互联 信息办公室出台的《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写明,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 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 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 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高仿App、福彩App横行
目前手机App的下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除了PC端扫描二维码下载外,普通用户最常用的还是通过苹果、应用宝等应用市场下载手机App,认为更可靠。但实际上,应用市场里上线的手机App问题也不少。
据新华 道,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银行信用卡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被贷款。前往银行营业点核实才发现,他下载的客户端实为高仿,并不是银行自己的App。在安智 、酷安 等应用市场中检索“北京公交”,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排名靠前的几款App,并不是由北京公交集团推出的官方软件。这些手机客户端,有些不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却在使用之前要求获取用户各种信息,有些则包含大量广告。高仿公交App中,下载量最高的已达30.8万次。
“高仿App的出现,给用户和正版App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张力说,对于用户而言,高仿App的开发者可以盗用、冒用用户姓名从事民事活动,给用户带来损失。也可以将窃取的用户照片,以营利为目的用于广告、商业展览、印刷挂历等,以此增加引流的可能性。
“ 道中出现的银行卡被盗刷,可能就是这些App盗用了用户账 和密码的信息,从而窃取用户财产。”张力说,普遍来看,高仿App会利用平台技术,未经用户同意私自收集、使用、出售、转让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会因信息泄露而收到各种商业推销电话,生活安宁难以得到保障,隐私权也受到侵犯。
高仿App也冲击了官方App的发展。张力介绍,利用官方App名义从事违法活动,会让官方App商业信誉蒙受贬损,用户黏性降低;“当用户受到侵害时,高仿App开发者迅速逃匿,而因为高仿App与官方App难以区分,用户往往会对官方App提起诉讼,加重了官方App的诉累,增加了经营成本。”他补充说,高仿App也会分流客户,导致官方App经济效益下降。
吴沈括认为,高仿App通过各种渠道推广诱导用户下载,模仿或者假冒相关正版App的行为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高仿App对用户财产造成侵害,则可能涉嫌违反相关行政法律规范,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高仿App会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没有官方授权、擅自开发的福彩App上线,更是违法收割了不知情用户的大笔资金。2018年7月,苹果应用商店被爆出存在大量赌博和福彩App,有用户通过App购买福彩损失12万元。 道刊发后,苹果公司迅速进行整治,称将应用商店中超过2.5万款涉及假彩票、赌博等非法App进行了下架。
而我国《互联 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开展互联 销售福利彩票业务,需经财政部批准。据了解,截至目前,财政部尚未批准任何福利彩票机构开展利用互联 销售福利彩票业务。
规则的制定者与秩序的破坏者
据悉,国内手机应用市场普遍提供软件免费下载,手机App“买位置”成为应用市场赚钱的好方式。一款App在应用市场中搜索靠前,可能缴纳了高昂的推广费。不同的应用市场价格不同,价格会随着应用商店量级、产品的不同有所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App排名靠前也需要下载量和评价数两项把关,一些第三方公司更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提供的“刷榜”服务,搅乱了市场正常的评价体系。
抓住监管的“牛鼻子”
从套路贷App研发团伙、催收人群被公安部挂牌督办打击,到工信部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App的严厉整治,手机App将迎来严管,但目前确实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张力进一步指出,应用平台也应当核实App的身份,要求个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联系方式等信息,防止App开发者实施侵权行为逃匿后,用户无法找到对应的诉讼主体,难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从行政执法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还处于治理协同相对薄弱的状态,尤其是对于违规违法的App下架处理的过程时间比较长,证明要求比较高,溯源查证打击力度相对不足。”吴沈括建议,除了公安、工信、市场监管、 信等监管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必不可少外,也需要在法律法规层面给予更多的规范支持,厘清各部门在管辖、取证、应急处置方面的具体职能权限。
此外,张力认为,政府应严格执法,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当事人予以惩罚。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时监控破坏 络正常运行的行为。“设立违法App黑名单并在政府官 和主要媒体上公示,加大对利用App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App依法运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