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7选3、生涯规划,警惕这些误区!别让人生“茫忙盲”!

在新高考改革中,“生涯规划”成为学校和 会的关注热点之一。面对这陌生而又重要的抉择,许多高中生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浙江省平湖中学沈丽莉老师指出常见的思维定势误区,以期帮助大家顺利进行生涯规划。

在一次“与学长面对面”的交流活动中,学校请来了六位在读大学生,其中一位自我介绍时问在场高中生:“知道苏州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干什么的吗?”无人回答,于是他告诉大家:“是做电池的。”主持人问他进大学前对该专业是否了解,他无奈地说,“不了解,所以我后悔了”。再问另外五位同样的问题,只有软件工程专业的学长在 考前知道该专业要熬夜写程序。其他几位均无奈摇头,表示事先对专业毫无了解,最多只是填 前上 查询过专业介绍。看得出,那位后悔不已的学长是在用自己的“惨痛经历”让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了解“生涯少规划,人生茫忙盲”。

1、误区一:越快选定“七选三”越好!

小辉是上了高中才知道“七选三”的。好多人都说选考科目要及早选定,越早确定科目,学习目标越明确。想想初中三年,大家都是拼语数外和科学,没得选也不用选。原本一心想着赶快适应高中学习环境,每门功课都学好的话,“七选三”这道选择题自然是轻而易举了。但是上高中不久,他就发现理科很难,文科知识也不像初中时那样容易理解了。从前选文理科都焦头烂额,而“七选三”竟然有35种不同组合,还没选就头痛了。按照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选考科目根本不像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好选。他心里有些着急,反倒静不下心来学习。

改革让学生拥有了选考自主权,促使他们探索自我关注未来,但改革也让人欢喜让人愁。一方面新高考刚实行,生涯规划是个新事物,没有太多经验可循。另一方面,多数学生是在“七选三”的时候才第一次为自己的生涯做选择,出现迷茫彷徨不可避免。学生最初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为主,在了解高校列出的专业 考所需科目后,还可以根据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做出适当调整。刚进高中的学生,不能简单地依靠几次测验考试成绩就忙着选定科目,而应该积极主动适应高中环境,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专长、未来专业方向以及高考改革相关信息。同时,认真学习已在高一开设的各门科目,并且通过选修课程、 团活动、在线课堂等方式了解尚未开设的科目。尽可能获得全科体验,克服恐惧,然后尝试选择选考科目。

2、误区二必须马上找到奋斗目标!

初中时小雯的学习目标很简单,就是考上市重点高中。也因此,进高中的她就失去了“目标”。高中学习任务重节奏快,没有目标的她不知道如何坚持下去。高二一开学她就有些紧张,总念叨着“要快点找到未来目标,找到学习动力”。交谈时她一会儿问“浙江中医药大学分数高不高”,一会儿又问“当设计师要读什么专业”。高一时她有过目标,但之后又不喜欢了。而小雯初中好友的想法非常坚定:考师范院校当老师。好友的学习状态让她羡慕不已,认为这都归功于人家的“明确目标”,所以她急着要找个奋斗目标。

初考高的目标,显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的,更多的是父母的期待,升学的需要。而高中的学习情况更为复杂,面对“七选三”、大学专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活的选择,太多的不可知因素使得家长和老师一时无法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这时学生才真正发现“我的生涯我做主”,但是他们在意识上和行动力上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那些临时确定的目标,往往是为了“马上提高学习效率”。这些过于“急功近利”的目标,并非自己真正所需,产生的动力作用是微弱的。进入青年期的高中生,已经不满足于过去那些排名、奖状、表扬得到的外在动力,这种动力的持续时间短暂。他们通过了解内心真正需要,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思索人生价值来获得更强大持久的内驱力,帮助自己顺利度过高中生涯的迷茫和彷徨。

3、误区三要做一个完美选择!

晓玲很烦恼,选科走班的第三天她从物理选考班换到了学考班。这三天她一直在考虑自己的决定对不对,即使换班之后,学习还是不在状态,心里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担忧和焦虑。

每个人的生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充满了机遇和新的选择。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权衡和取舍,有得也会有失,没有完美选择,更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

4、误区四一定得选我所爱!

一个高大的男生,从小热爱音乐艺术,初中学习吉他后更坚定了这份信念,想带着吉他去周游世界。他谈到新西兰的皇后镇时非常兴奋,特别向往那里自由浪漫的艺术氛围。上高中后他想过参加艺考,更专业地学习音乐,但是家人都想让他当老师。爸爸的笛子吹得很棒,爷爷是有名的小学老师,书教得好还会好几种乐器。爸爸很后悔当初没读完书就去工作,把希望都放在他身上,希望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过爸爸非常支持他学音乐,父子俩感情很好,经常一起讨论未来。他并不完全反对家人的想法,也在慎重考虑自己的未来。毕竟一个音乐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还不清楚,他想多了解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职业。也许挣钱之后再出去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特别是那些充满音乐气息的艺术小镇。

新高考实施后,很多专业选 都会有选考科目范围的限制,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我喜欢的那个专业要求的科目正好是自己不擅长的怎么办?”现实中,因为兴趣跟家人的期待不一致,或者兴趣跟现实要求的能力不匹配,很多人都陷入了痛苦迷茫之中。爱因斯坦说:“对于每一个人,他所能选择的奋斗方向是宽广的。”这位男生不是一个盲目追求音乐、兴趣至上的人,他清楚追逐梦想的不易,努力寻找理想和现实、兴趣和能力的平衡点。不管音乐会不会成为他的未来职业,音乐都早已融入生活,让他拥有激情和能量,对未来充满向往。

5、误区五高中很忙,到时再规划!

一个高三毕业班的女生敲门进来:“老师,我想要一张高校地图,想看看全国各地都有哪些大学?”之前还有个毕业生,也来找过这样的“高校地图”。她是高考后才真正意识到“填 志愿就在眼前”,想找一个最简单便捷的工具,例如一张描述了所有大学专业信息的地图。此时她手里正拿着学校发的志愿填 参考书,不过完全没有看过的痕迹。她说昨天刚把书拿出来还没看,家里有电脑不过还没查过资料。她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些专业,没有向往的大学或者城市,从未想过未来要在哪些职业领域发展。其实她一直想要的“大学地图”就是那些参考书和 络上的大学数据库等各种资讯。对此一无所知的她,一下子要面对这么多信息,而志愿填 截止时间就在眼前,心里就开始慌乱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16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