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综合 道】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占据20%的市场份额。中国制造够大但是不够强。就拿中国制鞋业来说,高端品牌一直被国外品牌占据。制鞋业一直被劳动力成本所绑架。随着人工成本攀升,很多制鞋工厂开始外迁。除此之外,中国制鞋业一直是以产定销模式,产品如果适销不对路就会积压。很多制鞋企业仓库都是满满的。供给侧矛盾越来越突出。中国鞋企只有朝着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等供给发展,才会重新焕发生机,才会让中国成为制鞋业强国。
柔性化制鞋,去库存
传统鞋企的经营都是依靠库存解决订单需求,这种方式容易造成供需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最后往往积压大量库存,挣的钱都在库存里。作为崭新的鞋企若想规避该现象,该怎么做呢?答案是走柔性化制鞋路线,柔性化制鞋支持小批量生产,小到1只鞋都能生产,并且能快速出货,支持预售模式,交货周期跟库存交货时间接近。
智能化制鞋,降成本
传统鞋企的生产模式基本上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人力成本的增多往往提高了鞋的生产成本。作为崭新的鞋企若想通过降低成本,进而提升其竞争力,该怎么做呢?答案是走智能化制鞋路线,通过智能化设备建立的生产线,能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降低人力依赖,通过机器人来取代人工。
素有中国鞋业之都美誉的福建泉州,有家叫任我行(全称:福建任我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在鞋业供给侧改革发挥着模范作用。
该公司自行研发的“任我行”APP解决了个性化制鞋之瓶颈。老幼中青消费者都可以在该软件为自己设计喜欢的鞋,然后交由其企业帮其生产出来,设计操作简单,不过款式丰富。
该公司自行研发的“任我行”机器人制鞋技术解决了柔性化制鞋和智能化制鞋之瓶颈。柔性化体现在其零库存,消费者需要鞋时从下单到交货只需7到10个工作日。智能化提现在其低成本,传统鞋业生产线需要150个工人左右,而其生产线工人不到20人,且数量在不断减少,不仅人力成本急剧降低外,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损耗也降到行业最低值。
在中国,像 “任我行”这样的企业,在各行各业都犹如春笋般涌现。他们围绕着供给侧改革,改革自身企业的管理、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着中国智造2025高速发展。未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品牌和技术将屹立在世界品牌之列、技术之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