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 (CloudNative),这个概念最近着实有点火,而且火得一塌糊涂。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
从名字上来看,很明显分为2部分:
Cloud,表示应用程序位于云中,而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
Native,表示应用程序开始设计的时候,就是考虑云的环境,在云上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云原生的「头 玩家」,官宣2.0
要想深入了解「云原生」,那就一定要剖析「头 玩家」。
华为云原生的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2017年
自2015年起,华为就联合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共同成立了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是亚洲唯一的创始会员,也是第一个白金会员。
自成立之日起,华为便向 区贡献了容器 络、集群联邦、亲和/反亲和调度、多调度器框架等大颗粒特性,加速了Kubernetes版本的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一直是K8s 区代码贡献亚洲第一、 区Maintainer席位数亚洲第一的厂商。
第二阶段:2018-2019年
华为云在这个阶段打造了丰富的云原生解决方案,如容器混合云、容器批量计算、边缘容器等。
打造了首个云原生边缘计算项目「KubeEdge」,以及首个云原生批量计算项目「Volcano」,目前已被数百家全球企业和组织使用。
第三阶段:2020年
今年年初,华为云推出了第二代裸金属容器,这就让「容器」和「基础设施」的软硬协同更加完善。
而就在最近,华为云在云原生这块,又打出了一记重拳——官宣云原生2.0。
正如华为云CTO张宇昕表示:
新云原生企业,既需要让新生能力生于云、长于云。
云原生2.0,让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
「华为云原生2.0」全貌
那么,对于云原生如此开创性的新定义,具体又包含哪些内容呢/p>
华为云对此亮出了一张「全景图」。
△ 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
对此,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介绍了实现这样核心的方式:
新增能力坚持生于云、长于云,并与既有能力有机协同。
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二之选。
而华为也是从传统企业这样走过来的。
苏立清以华为自身为例,讲解了云原生是如何帮助华为进行数字化实践:
-
研发效率方面,在整个资源进行弹性构建以后,资源复用率提升了3倍,CPU利用率基本稳定在了70%;不仅如此,资源部署效率提升了10倍,整体开发版本交付周期缩短超过50%。
-
对实验室数字化改造方面,现在华为通过「数字孪生」,配置迁移从10分钟,缩短至分钟级。而且原来大量集中存放的实验室代码,也已经全部在云上。
-
还有研发桌面云,让全球研发人员的开发、构建、测试等全部云化,云下无代码,实现无感安全。
这就是实现超大规模企业云原生研发应用。当然,华为消费者云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6.7个亿的存量用户,180万的开发者,支撑如此庞大规模的后台应用,就是在华为云上。
而这些,便都体现了华为云原生「立而不破」的独特性。
如何评价华为云原生/h2>
最后,该如何看待华为云提出的云原生2.0/p>
一言蔽之,可以说华为云这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一个观点:
云原生,就是生产力。
华为云此次还与Forrester合作,推出了《云原生白皮书》,通过调研发现,云原生这样的生产力,是「中国企业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关键」。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便是这种「不确定性」的一种表现,并提出「中国企业亟需加速现代化进程,全方位增强自适应性」的观点。
由此,白皮书认为:
云原生技术具备战略价值,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平台基础。
企业市场快速迭代,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是未来发展方向。
而华为云原生和市场中其他竞品相比,又存在怎样的独特优势/p>
在交流过程中,张宇昕给出了答案。他认为:
理念不同:不是说生在云上,就以为是云原生,这种叫做On;必须是In,才叫云原生。
目标不同:华为云原生让所有企业具备云原生的能力,都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同时,侧重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
技术架构不同:行业中的云原生,以往是聚焦在容器,但华为云原生,可以说是「一横一纵」;纵向是全栈的优化、软硬件协同;横向是发挥华为云的长处,支持各种企业、新业态的发展要求,统一实现端、边、 、云的一致协同。
总结来看,华为云原生,全栈没问题,单打也OK。
最后,关于中国的云原生,白皮书也给出了一些宝贵的战略建议。Forrester提出:
正在依托云原生技术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政府、各行业企业与组织机构,首先需要建立云原生优先(Cloud Native First)战略,并通过渐进和务实的整体规划,以平台化的方式有效构建企业级云原生能力。
对于这样的云原生,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p>
更多云原生2.0相关信息,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探寻。
参考链接:
https://jishuin.proginn.com/p/763bfbd29569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3687870
https://mp.weixin.qq.com/s/L78Z4wd0r6MgkAu4cjNRhg
— 完 —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208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