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当多个对象需要交互时,如果都是彼此直接交互那么将会有n*(n-1)条交互信息。说个比较实际的例子,一个班级(n人)如果彼此记录联系方式,那么每个人要记录的联系方式是n-1所以一共有n*(n-1)条信息。但我们有了QQ群就不一样了,我们通过这个qq群就能找到其他同学的联系方式。中介者模式也就是通过设计一个类似QQ群的类来解决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
中介者(Mediator)模式的定义:定义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对象之间的交互,使原有对象之间的耦合松散,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中介者模式又叫调停模式,它是迪米特法则的典型应用。
优点:
- 类之间各司其职,符合迪米特法则。
- 降低了对象之间的耦合性,使得对象易于独立地被复用。
- 将对象间的一对多关联转变为一对一的关联,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使得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展。
缺点:
- 交互关系都交给了中介者,当交互对象过多时,中介者将会特别臃肿
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结构
- 抽象中介者(Mediator)角色:它是中介者的接口,提供了同事对象注册与转发同事对象信息的抽象方法。
- 具体中介者(Concrete Mediator)角色:实现中介者接口,定义一个 集合 来管理同事对象,协调各个同事角色之间的交互关系,因此它依赖于同事角色。
- 抽象同事类(Colleague)角色:定义同事类的接口,保存中介者对象,提供同事对象交互的抽象方法,实现所有相互影响的同事类的公共功能。
- 具体同事类(Concrete Colleague)角色:是抽象同事类的实现者,当需要与其他同事对象交互时,由中介者对象负责后续的交互。
实现
实现场景:同学中心交流平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