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存周期大致分为6个阶段:计算机系统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
1) 计算机系统工程
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数据库、文档、规程等系统元素。计算机系统工程的任务是确认待开放软件的总体要求和范围,以及该软件与其他计算机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成本估算,做出进度安排,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即从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分析待开发的软件是否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若干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做出选择。
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主要解决待开发软件要“做什么”的问题,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等要求,生成软件需求规约(也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3) 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解决待开发软件“怎么做”的问题。软件设计通常可分为系统设计(也称为概要设计或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是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软件系统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和接口、成分间的连接和通信,同时设计全局数据结构。详细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各个组成成分的实现细节,包括局部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4) 编码
编码阶段的任务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将设计的结果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代码。
5) 测试
测试阶段的任务是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测试主要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6) 运行和维护
软件完成各种测试后就可以交付使用,在软件运行期间,需对投入运行的软件进行维护,即当发现了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或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或使软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等情况出现时,对软件进行修改。
——《软件工程(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