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我信了你的邪

中台的火热还得从阿里说起。

2015 年 12 月,逍遥子(阿里张勇)发出全员公开信:全面启动阿里巴巴集团 2018 年中台战略,构建符合 DT 时代的更创新灵活的“大中台、小前台”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并成立阿里巴巴集团中台事业群。

2017 年,阿里中间件首席架构师钟华所写的《企业IT 架构转型之道》出版。中台战略在阿里的落地引发了广泛关注。

2019 年,中台的概念持续高烧不退。近日,36 氪的一篇《中台,我信了你的邪》,让围绕中台所产生的的迷思达到了顶点。

该文对中台服务商云徙科技承建的茅台中台项目的描述,引发了技术圈对中台这一概念的质疑。

晚间,被点名的云徙科技发表声明称,「项目已全面终验,并多次获得茅台电商的肯定与好评。

然而,就像文中所说,「从来没有一个“风口”,像中台这样说不清、道不明。

“中台”恍若一剂支撑新业务快速崛起的良方,同时还能省钱。在互联 公司呼 红利到顶和减员提效的2019年,一时蔚然成风。

“中台”也被视作字节跳动能成为“App工厂”的基础:一位 IT 领域资深人士告诉 36 氪,技术出身的张一鸣,创立今日头条时就融入了中台架构;36 氪也在2019年3月独家 道,字节跳动搭建了“直播中台”,将三个产品的直播技术和运营团队抽出和合并,来支撑它旗下的所有直播业务。

腾讯在2019年5月的入局,宣布将进一步开放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更是将这一波“中台崇拜”推进至高潮。

“中台”随之在2019年成为VC们下注的赛道:不少投资人相信,大量传统公司没有IT能力自建中台,第三方服务商就有了市场。2019 年第四季度,三家中台服务商相继宣布获得融资:滴普科技完成 3500 万美元A 轮融资、云徙科技完成3.5 亿元 B 轮融资、袋鼠云完成数亿元 B 轮融资。

“但我们现在都在反思:中台把客户的期望值拉得太高了。”一位阿里云前高管对36氪说。中台既不是一套软件,也不是一套服务器,而是一种理念、一套方法论,这最终导致客户“接不住”。

第三方公司的销售为了拿下客户,也会夸大中台的效果。云徙前技术骨干周宏告诉 36 氪,他发现,销售去客户那讲 PPT 的时候,“什么都承诺,什么东西都有,”造成一种中台能“包治百病”的感觉。

这就造成了一个极为吊诡的现象:一时间大家都在说中台,似乎什么都可以往“中台”里装。有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安全中台、AI中台……从来没有一个“风口”,像中台这样说不清、道不明。

真假中台

迷惑,是许多人入局中台之初的关键词。

周宏就是如此。他刚加入云徙科技不久、在一名架构师拜访客户时,架构师拿出一套PPT,在客户面前口若悬河地讲了几个小时后,周宏与客户一样,都被这个PPT “迷倒了”。

“我当时看完之后,觉得这辈子的技术大概是白干了。”周宏对36氪说。 

周宏在互联 巨头做过大项目、带过超百人的技术团队,从业近20年,可眼前这份漂亮的PPT里,谈到的技术方案让他闻所未闻,他打定主意要跟这位同事好好请教。从客户那里出来,周宏满是敬佩地说:“X哥,以后要跟你好好学习,你技术太牛了。”

对方的回复让周宏感到震惊:“我没干过技术啊”。“那你刚才讲的东西,我觉得都很深奥。”周宏不解。

“哦,这些都是我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最后合起来的。”对方解释说。

周宏向36 氪展示了一个类似的PPT,在PPT 第二页“茅台云商平台战略构想”中,几乎聚合了所有时下的热门互联 理念:O2O、B2B、B2C、众筹、物联 、金融服务、区块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架构图画得是好看的,但实施起来,所有东西都不是这样。”周宏说。

茅台的业务和天猫一样吗然不。2017 年5 月,云徙近三十位员工陆续进驻茅台,他们手捧阿里巴巴的中台心得,以为能照猫画虎地搬进茅台,但很快,他们被一个个从未想到的场景困住了。

“别说建系统,你连电脑都带不进茅台的仓库。”云徙前高管王峰回忆到。在项目调研初期,他们发现茅台仓储的工人抗拒信息化,只接受用手写单据的形式记录货品。

不同于一般公司,茅台酒压根不愁卖。几番了解后王峰才明白:管理茅台仓库的人,每个月有一定比例的 损额。“他们可以把这些茅台酒 损后再拿去卖,但如果用电脑扫描进 ERP 的话,就没法操作了。”

对于云徙落地中台的困难,包志刚对 36 氪表示:在茅台项目进展的高峰,云徙最多投入过 70 人,以基于场景开发需求。

包志刚也承认,由于中台涉及企业的复杂业务重构,且在项目期间,茅台内部也发生重大组织变化,这对于云徙这样一家需要从 0 到 1 的创业公司来说,的确是巨大挑战。(36 氪注:2018 年 11 月,茅台集团宣布撤销旗下电商公司董事长聂永职务;2019 年 5 月,聂永以涉嫌受贿罪被逮捕;2019 年 12 月,茅台集团宣布电商公司解散。)

对“中台”一度感到困惑的还有王健。作为软件及咨询公司ThoughtWorks 的首席架构师,在 2017 年底,当王健为一家国际 500 强公司客户服务中台项目时,他被客户问住了:怎么证明他所展示的中台架构是正确的健当时哑口无言,他心里也犯嘀咕:阿里的中台看上去是成功了,可它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中台吗/strong>

事实确实如此。2015 年末,在张勇提出“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战略后,阿里巴巴在 2016-2019 年内,进行过 19 次组织调整,当中涉及诸多高管换岗、部门合并,均为拉通中台提供了基础。

但阿里式的组织调整,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属于敏感问题。“这好比皇帝对诸侯说,来,明年我要把你们各自的地盘都重新划分一下。”一位咨询公司的分析师给 36 氪举例,“可有几个皇帝敢这么说说都造反了,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谈中台的时候,很容易避而不谈组织层面。”

当中台面临“组织”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难度远远超越所谓的 IT、技术与互联 架构。

一旦遇到“人”的问题,即便是将中台运用得炉火纯青的阿里巴巴,也难有更好的应对之举。

李小强就吃过客户的闭门羹,他是阿里云智能新零售乳业线的负责人。2019 年初,李小强试图为一家国内一线乳业品牌提供数据中台服务,在与该品牌 CIO 达成合作意向后,他们一起飞往上海,准备和该品牌电商公司的负责人聊聊“怎么把数据打通。”

可到了会议室,当李小强提出要将电商数据接入整体的数据中台后,遭到了对方的强烈反对,“CIO 和电商负责人拍了桌子”,最后,这位电商负责人摔门离开。

这种组织内的博弈让李小强始料未及。“你要接对方的数据,就意味着他所有的业务你都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版块负责人天生的防御。”李小强对 36 氪说。

正在联想大刀阔斧进行中台设计的杨若东,很快也遇到了组织变革的难题。

杨若东向 36 氪回忆起这场改革,在白板上画下三个大方框,分别代表联想的 PC、手机、服务器业务,又在大方框里各自画出小方框,代表销售、研发、供应链等通用职能的 IT 支持团队,而推动中台项目,就要把大方框里的小方框,逐个抽出来再合并为新的IT部门。

“IT 行业都有一个欲望,就是大家即使在重复建设,也要把自己的团队变得更大,这是天性。杨若东对 36 氪说。最终,联想 BT/IT 的 1800 名员工还是完成了这场调整。杨若东在白板上画下一条长长的线——“2017.09-2019.04”,这场改革费时近 20 个月。

【Python Day——北京站】现已正式启动,「新春早鸟票」火热开抢!2020年,我们还将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巡回活动,敬请期待!

活动咨询,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官方交流群~

CSDN「Python Day」咨询群 

来~一起聊聊Python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6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