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tech.ifeng.com/mi/detail_2013_07/03/27063506_0.shtml
手机叫车软件生存样本调查:部分公司月投入百万推广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约有30款手机叫车软件。2013年4月份,仅Android(安卓)平台上,手机叫车类应用(打车APP)累计下载量超过百万。
移动互联 与打车需求的结合掀起了一轮热潮,打车APP迎来“疯狂”增长。
不过行业生长不足一年的时间,已触动政策神经,多地“叫停”打车APP或将其纳入“统一管理”。打车APP今后将要思考的不仅是用户增量和盈利手段,还有政府监管、信用度等问题。
来自阿里、百度的80后
这些做出了500万用户级APP的80后们,绝大多数来自阿里巴巴、百度。
由于常在各个城市间飞来飞去调研情况(近期因为政策收紧原因,他出差也变得更加密集),小桔科技CEO程维的时间非常紧张。
目前,小桔科技开发的“嘀嘀打车”,是打车APP中最知名的之一。
到小桔科技位于中关村E世界总部采访那天,正碰巧嘀嘀打车的2.0版本第二天要赶着上线。因为通宵赶工的缘故,员工们带着疲态。让这群80后年轻人拼忙的APP产品,背后已拥有近500万用户。
包括程维在内的这些80后,绝大多数来自阿里巴巴、百度,今天的小桔科技也是上述两大互联 巨头的“杂交”品种。
在透明玻璃门办公室里、座位对着全体员工的程维是嘀嘀打车创始人。他创业前有8年时间都在阿里巴巴。
嘀嘀打车最初的团队基本上是程维从阿里带出来的,全部是BD(商务拓展)人才。
另一“脉”以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为代表,他来到嘀嘀打车前在百度任职。采访程维那日,张博没有出现,他被前一晚的赶工累病后回家休息去了。
嘀嘀打车产品研发队伍目前有30人左右,超过6成来自百度。
除了基因来自阿里、百度,年轻也是这家创业公司显著的标签——两个头儿程维、张博都是1983年生人。整个小桔科技的员工主体也是80后年轻人。
出于理性判断的创业
谈起创业想法,程维说,“真的没有特别的故事,完全出于理性判断。”
谈起创业时的想法,程维耸耸肩,“真的没有特别的故事,完全出于理性判断。”
看着互联 走过最近10年,置身阿里巴巴8年,程维说,QQ对通信方式的改变,包括阿里扎根传统外贸领域创造信息平台等等这些给了他极大触动。“不创业是最大的风险。”
初创团队的四五个兄弟一共计划了6个项目,前5个最后都没有成形。电商家居、教育培训等已有前人验明可行性的项目一个一个被PASS掉。
最后剩下的一个,听起来最不靠谱。“叫出租车司机装一个软件,手机按两下,车来接你友都劝脑子不要发热。理由很多,比如,很难想象司机会先进到日常工作中习惯使用移动互联 。而且,诚信是个大问题,乘客约了车以后先从路边打车走掉怎么办,司机也极有可能为了一个机场的单子爽约不干。”
虽然耳边有着太多的劝告,但程维还是决定放手一试。“当年淘宝做起来的时候,也没有相应诚信体系,没有支付系统,依然能做大。我们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
出租车公司的不解
北京当时189家出租车公司,他们跑了一百家。大家都问:有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p>
打定主意要做打车软件后,明摆着的问题是,司机在哪/p>
出租车公司不愿意与小桔科技合作,前两个月没有签下来一家公司。程维说,北京当时189家出租车公司,他们跑了一百家。大家都问:有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场化打车软件怎么可以来做调度的事情/strong>
程维记得第一家签下来的是昌平一家叫银山出租的小公司,有百八十辆出租车,老板很开明。2012年9月9日,嘀嘀打车正式上线,后台亮起了16个小光点,就是说,有16位出租车司机将信将疑地打开了软件。
下一步,乘客呢着怀疑心态试用嘀嘀打车的司机发现,这软件没招揽来什么生意,还费电、空跑流量。有的司机师傅亲自找来小桔科技甩脸子,手机摔在桌上,大骂“骗子!”
程维一面忙于安抚司机,一面也是心急如焚。大冬天十月、十一月,他们披着军大衣跑到火车站司机聚集点,趁着司机排队等客以及上厕所的时间,塞上一份传单简单介绍两句。
那一冬过去,15000位司机装上了嘀嘀打车。
2012年11月3日,北京下了第一场雪,程维在后台激动地发现,嘀嘀打车呼叫人数突然过千。当天,许多首次使用的人到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打车神器”开始在白领人群中慢慢流传开。
打车APP下载量集体超10万
打车软件的爆发速度令人惊叹。嘀嘀打车、摇摇招车、易打车、打车小秘、快的打车客户端4月份的下载量均已超过10万。
“10万注册司机,15个城市,我们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调度平台,每天服务于四五万个用户。北京的叫车成功率高达80%-90%。”程维快速地把这些数字一股脑吐出。
现在,嘀嘀打车有350多万用户,每天平均7万单以上,北京占3万单。北京从0单到1万单,用了5个月,上海只用了3个月。武汉、南京等城市也发展很快。“上海世博会时强生公司每天2万单已经是历史上的峰值,被我们几个月时间就超过了。”程维说。
打车软件的爆发速度令人惊叹。游戏、视频、电商等其他互联 行业曾经的飞速发展相形见绌。正如程维所说,打车软件在中国崛起速度,是因为恰逢剧烈变革产生了需求。
易观国际一份关于打车软件的行业 告指出,用智能手机实现招车的服务逐渐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从最开始的将服务应用于私家车,到后来逐渐扩大到城市的公共出租车,这类应用越来越有效地解决人们在高峰时段打车难的问题,尤其在交通问题较为严重的大城市。
从打车软件用户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其中,嘀嘀打车、摇摇招车用户群主要集中在北方城市,快的打车主要集中在杭州,上海等南方城市。
根据易观国际分析 告数据,2013年4月份,Android平台中国11家主流应用商店的监测数据显示,在打车类应用细分领域,从累计下载量数据看,总体下载量超过百万。
嘀嘀打车、摇摇招车、易打车、打车小秘、快的打车客户端4月份的下载量均已超过10万。嘀嘀打车客户端的下载总量达43万,摇摇招车下载量为24.6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