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之开发与测试对缺陷重现条件的常见误解

 

俗话说,监听则明,偏听则暗。遇到分歧不能轻易相信一面之词,要听两家之言。关于一个bug的重现条件,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原因何在既做过开发工程师也做过测试工程师。我从开发和测试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从开发角度来看:

2、开发工程师在修复bug时,关注的是错误代码所在的位置。一旦发现了错误代码,心里想着的是如何修复不是想着如何通过代码总结bug重现条件。实际上看到代码来总结bug重现条件未必容易,更何况开发工程也没有动力用心来总结。因为代码执行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路径,路径上的每个判定,都可能存在和外部条件和软件状态的映射。即使为了定位bug,开发从外部的触发条件开始一步步分析代码的执行路径,他也不可能用心去总结所经过的所有判定与外部重现条件的关系。当bug定位出来了,如果有人问他,重现条件,他更可能会告诉你离错误代码最近的判定所对应的外部条件。可只有这个条件是不够重现bug的。但是开发工程师并不关心。

再从测试角度来看:

1、如果能够找到一个缺陷重现的充分条件,通常测试工程师已经很开心了。要去掉所有非必要的条件,非常耗力,也并非必要。因为发现缺陷,是为了能够解决并且有效验证缺陷。如果开发已经能够解决,测试也可以有效验证,这就足够了。当测试工程师费了很大功夫搭建了一个很大的 络环境,发现了缺陷,他通常首先是高兴,但是然后可能就是痛苦,因为开发常会要求他简化环境,比如能在一两台设备的环境中重现它。痛苦也得接收,因为不能被修复的缺陷,也就没有多少发现的意义了。但是如果一定要求测试工程师,将每个bug都精简到一个非必要的条件都不剩,他会一定会发疯。所以测试人员的缺陷 告中通常都有非必要的条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月20日
下一篇 2019年1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