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今天是大毛入职的第一天。
糊里糊涂的办完入职手续,装好系统和软件,连水都没喝上一口,领导的邮件就来了。
“新员工须知的技术文档放在……,我需要你今天执行完这些测试用例,它们放在……,执行完了把结果写成邮件汇 给我,今天下午5点之前完成。”
啥是测试我都没完全搞清楚呢。大毛叹了口气,该干嘛干嘛去了。
问东问西弄明白了流程,大毛如同机器人一样执行了近500个测试用例之后,总算在时限之前完成第一天的任务,禁不住想,“今后的每天都将如此吗
大毛之所以成为测试人员,完全是因为得到了一个面试评价:计算机技术尚可,编程一般,算法不太熟,不如去看看测试行不行吧。
想起就有气,难不成测试是个垃圾篮,残次品都往里放来着/span>
一个星期之后大毛更来气了,测试用例设计得并不合理,浪费了他不少时间。周五找领导谈话的时候大毛抱怨了一通。
领导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说,
“作为新人,进入角色比完成任务更重要。”
大毛一呆,刚想说话,领导先一步发问,
“如果你来设计测试用例,你会怎样设计呢
大毛又是一呆,他来谈话之前并没有考虑到这个。
一个星期之后,大毛又找领导,这次他滔滔不绝的说哪些地方设计得不合理,怎样设计会更好。
领导笑了一下,问道,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这些地方设计得不合理的呢
大毛想,这不是废话吗,我对着这堆测试用例郁闷了俩星期呢。
还没回答,领导就替他回答了。
“你亲身体验了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并了解其中的问题,所以你能发现解决的办法。”
“对。”
“那么这种经验比起执行500个测试用例的任务来说,哪个更有价值
大毛陷入了沉思,领导拍拍他的肩膀,
“亏不能白吃,也不能让同事吃。”
又一个星期之后,大毛给领导递交了一份完整的 告。
“编 ……的测试用例可以合并,准备和清理环境的工作是一致的;
“编 ……的测试用例的目的相互交叉且重合,应该分离成独立的类别;
“编 ……的测试用例使用过于复杂的数据,其实可以用简单且等效的数据;
“编 ……的测试用例不需要这么频繁的执行,完全可以两个月才执行一次;
“编 ……的测试用例压根就设计错了,不通过的时候其实不是缺陷……”
领导看完给大毛拟了个邮件的草稿,让他把这个 告发给整个测试团队,然后跟他说,
“以后你就维护这500个测试用例吧,有什么增删改归你负责,不用你来执行了。”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算法技能树首页概览33838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