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三章 软件过程模型

1. 简述软件过程、软件生存周期、软件过程模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三者之间的概念区别。
(1)软件过程是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一系列有序的软件生产活动的流程。
(2)软件生存周期 又称为软件生命期,生存期。是指从形成开发软件概念起,所开发的软件使用以后,直到失去使用价值消亡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说,整个生存周期包括计划(定义)、开发、运行(维护)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又划分为若干阶段。
(3)软件过程模型(或者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现一个过程,一般使用直观的图形来表示软件开发的复杂过程。主要根据软件的类型、规模,特别是软件的开发方法、开发环境等多种因素确立过程模型。

2. 软件过程就是软件开发过程么什么/strong>
软件开发过程,是软件开发的开发生命周期,其各个阶段实现了软件的需求定义与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交付和维护。
软件过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

3. 请选择两个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对它们进行比较。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软件过程模型,现在它仍然是软件工程中应用得最广泛的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和定义、设计、实现、测试、运行和维护这6个阶段,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从本质来讲,它是一个软件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

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软件在无法排除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以减小损失。

1.瀑布模型是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的,而螺旋模型则是同步进行的

2.瀑布模型灵活性较差,相反螺旋模型灵活性好。

4. 瀑布模型和其他常见模型有什么关联和区别/strong>
瀑布模型强调文档的作用,并要求每个阶段都要仔细验证。但是,这种模型的线性过程太理想化,已不再适合现代的软件开发模式。快速原型方法可以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增量模型在各个阶段并不交付一个可运行的完整产品,而是交付满足客户需求的一个子集的可运行产品。整个产品被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开发人员逐个构件地交付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软件开发可以较好地适应变化,客户可以不断地看到所开发的软件,从而降低开发风险。
5. 根据你当前所在的团队项目,你更倾向于选择哪一种软件过程模型什么
瀑布模型。”线性”是最容易掌握并能熟练应用的思想方法。当碰到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将其分解或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线性问题,然后再逐个解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22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