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大清亡了!这事在今天讲,算不得惊天动地,你听了之后,还可能微微一笑。
从神童到“不务正业”
1818年2月26日,徐寿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在他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对他的期望就是日后能够高中状元,光耀门楣。
小时候的徐寿就已经是四邻八乡有名的“神童”,父老乡亲都觉得他日后一定会“有出息”。
可是,被寄予厚望的徐寿在“童子科”中,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在他17岁那年,母亲也因病去世。从此再没人逼徐寿考科举,他立马放弃了当大官的人生目标,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开始专攻一些“奇技淫巧”。
他非常坚决地说:“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
除此之外,由于喜欢音乐,他还复造出了好几种古代乐器。久而久之,他竟然拥有了一手精湛的修琴手艺。
徐寿的命运也就因为“琴”出现了转折点,开始了走向“天下第一匠”之路。有一次,徐寿正在修琴的时候,县里的举人华翼纶注意到他不凡的谈吐,于是决定聘用徐寿做自己小儿子华蘅芳的“玩伴”。
徐寿比华蘅芳大15岁,二人志趣相投,亦师亦友,当真是相见恨晚。这一次结缘,他们成了一生挚友。
徐寿看过这本书后,他深切的感受到清朝在科技方面有多么落后。
超模君大胆想象,大概就相当于从人力马车看到了飞机。两个人激动不已,立马就把书买回家,不仅看,他们还照着书中原理做实物。
然而,现实对他们来说太不利了,要工具没工具,要材料没材料。
但是,徐寿要是个不够执着的人,他就不会顶着流言蜚语一心一意搞“奇技淫巧”了。
要什么没什么是吧什么他就造什么!就算是一点点磨,一下下锉,他也要把实物给做出来!
为了验证光的折射和分色要用到三棱镜,他就把自己唯一的水晶图章磨掉了。
本来就顶着不务正业的名声,不读书、不种地、不当官,只顾“玩”,徐寿的“臭名”这下传的更远了。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要开工厂,办学堂,这也不是张张嘴就能做成的,得找懂的人来做。
不得不说,祸兮,福之所倚,老祖宗诚不欺他的子子孙孙。徐寿因为“臭名远扬”,反而被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一起注意到了。
1861年,曾国藩开设了安庆内军械所。徐寿在老家也受不了太平天国之乱,他就带着他的小儿子徐建寅和朋友华蘅芳一起投奔曾国藩了。
“天下第一匠”
那时候的清政府,真是被洋人欺负到家里了!
曾国藩:“眼见洋船上下长江,几如无日无之……念(洋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之忧悸”,他愁的睡不着觉。
“黄鹄” 复原图
“黄鹄” 长55巿尺,排水量45吨,时速12.8公里,这对于科技落后数百年的大清,简直是“飞一般的速度”。
曾国藩激动地说:“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
同治帝听说了这个好消息后,大笔一挥,钦赐牌匾“天下第一巧匠”。
“惠吉 ”兵轮示意图
紧接着,也不知道是熟能生巧,还是装了外挂,”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接连诞生。徐寿也成为了我国海军军工业的鼻祖。
前文说了,徐寿是个固执的人,他认定的事,“八头牛拉不回来”,还有一头牛被他用来“迂回前进”。
曾国藩四条建议一条也不给通过,可是不让“译书”是绝对不行。他自己经历过找书的艰难,只有翻译更多外国的书籍,才能帮助更多的像他这样的人,这个国家才能进步。
既然曾国藩那条路走不通,他就找到江南制造局的冯骏光和沈宝靖,劝说他们和自己一起译书。
这其中最让徐寿头疼的是“化学元素周期表”。
那时的中国别说“化学”,几乎连化学元素、化学术语都没有。
为了把这些罗马音翻译成汉字,可苦了徐寿,逼得他学仓颉造字。现在我们化学书上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徐寿当年翻译的。
有了翻译书的确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可只有在专门的学校,才能更快的学习到更专业的知识。国家急需人才,必须要大力培养人才!
一打定主意,徐寿说干就干,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成立。
这所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专业,学校自己出题考试,一切为了提升专业技能而努力。
超模君是真的佩服这些学子,他们可是放弃了科举,这就等于放弃了高考啊!而且他们不是仅仅为了学手艺,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
但是,想要办一所学校,只有理想是不够的,是人就要吃饭的!为了让学校开下去,徐寿自己捐出了1000银元,而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凑钱,他又到处游说,最后发动各界一共筹集了7700银元,这所学校得以继续发展。
现在,这所学校已更名为上海格致中学,成为上海市的重点中学。2010年,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有51%进入清华北大等中国Top10大学。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在《Nature》三年后,徐寿在他亲手创建的学校病逝。
徐寿离世后,《清史稿》第五〇五卷《徐寿传》评价他说:
“寿狷介,不求仕进,以布衣终。”
因为是个落榜秀才,他到死还在受世俗偏见。
徐寿的小儿子徐建寅沿着父亲的路继续为提高这个落后、封闭的国家的科技水平而奔走。
他成功研制出了硫酸,结束了中国近代硫酸靠进口的历史。
他亲自去欧洲为北洋水师买下了定远和镇远舰,成为甲午战争的主力舰
他一手筹建了保安火药局,结束了中国军队依赖外国火药的历程。
1901年,年仅56岁的徐建寅在汉阳钢药厂火药实验中被炸身亡,被找到时,只剩下一条被炸断的大腿。
写在最后
最后再来关注一下超模君的文创周边–俗话说得好!同理可得头上戴,显然易证人很帅!穿上“同理可得”与“显然易证”文化T恤那就更帅了!
数学文化中的密码
信息量爆炸的文字
原价158元
现在到手价仅需128元
跟着夏天的脚步
把它和对数学的信仰带回家吧~

本文系 易新闻· 易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