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敏捷交付:企业级敏捷软件交付的方法与实践》——导读

image

前言


在客户眼中,信息技术(IT)行业的声誉着实令人尴尬。几十年来,我们浪费了太多稀缺的预算和资源,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而交付的产品功能却并不是客户的真正之需。旁观者对我们的职业一定困惑不已。我们有那么多过程框架和各种各样的知识体系,以至于连我们自己都很难理解那些层出不穷的、只有首字母缩写的词语,更不用说隐含在其后的丰富的知识和资源。看一下:PMBOK、SWEBOK、BABOK、ITILCOBIT、RUP、CMMI、TOGAF、DODAF、EUP、UML和BPMN等。即使范围缩小到敏捷这样的 区,也还有Scrum、XP、CI、CD、FDD、AMDD、TDD、BDD等许多缩写语。在这些策略之间存在着相当多的重叠,同时也不乏巨大的差异。我们真的需要一起采取行动做些什么了。
为什么要敏捷

为什么需要规范敏捷交付

DAD的历史

精益方法简述

目录

第1章 DAD
1.1 背景——敏捷伸缩模型
1.2 DAD过程框架
1.3 以人为核心
1.4 注重学习
1.5 敏捷方法
1.6 混合型过程框架
1.7 是IT解决方案,而不只是软件
1.8 目标驱动的交付生命周期
1.9 企业意识
1.10 风险与价值驱动
1.11 可扩展
1.12 观点总结
1.13 延伸阅读
第2章 2.0 敏捷与精益开发简介
2.1 向规范《敏捷宣言》进发
2.2 规范敏捷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2.3 规范敏捷开发原则
2.4 精益开发原则
2.5 事实重于巧辩
2.6 观点总结
2.7 延伸阅读
第3章 3.0 DAD的根基
3.1 专业术语库
3.2 Scrum
3.3 极限编程
3.4 敏捷建模
3.5 敏捷数据
3.6 精益软件开发
3.7 IBM实践
3.8 开放统一过程
3.9 其他
3.10 谁忽视敏捷实践,谁就会置业务于风险境地
3.11 观点总结
3.12 延伸阅读

相关资源:Scrum敏捷软件开发_敏捷开发-专业指导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7月1日
下一篇 2017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