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设计
软件设置针对需求分析得到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探求切实可行的软件解决方案并最终给出方案的逻辑表示,包括文档、模型等。
设计元素:指出现在设计模型中的模块,包括子系统、构件、类、过程等。
设计模型:软件问题的解决方案的逻辑表示
- 体系结构设计——宏观的说明目标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
- 界面设计
- 用例设计——设计元素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各项软件需求
- 模块设计
- 数据模型设计——持久数据的设计方案
抽象与逐步求精(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模块化(模块内高内聚、模块间低耦合)
信息隐藏(模块只交换必须的信息,强化模块独立性)
关注点分离
(1)设计计划:
- 明确输入
- 定义设计过程的目标、输出制品及验收标准
- 确定全局性设计策略
- 分配人员职责
- 指定工作计划
(2)设计活动
a.体系结构设计
目标:建立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顶层架构),既要明确定义软件各子系统、关键构件、关键类的职责划分及写作关系,同时也要描绘它们在物理运行环境下的部署模型。
顶层架构还必须针对软件系统全局性、基础性的技术问题给出技术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往往构成目标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的技术基础设施。
体系结构模式:
- 管道与过滤器模式
- 分层模式
- 黑板模式
- 客户服务器模式(CS)
b.界面设计
为用户使用目标软件系统以实现其所有业务需求而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c.用例设计
用户界面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中的设计元素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每项软件需求。
d.模块设计
确定模块的具体接口定义,并设计模块内部结构,即,设置包含于其中的(更小粒度的)模块。
将模块的影响限制在模块的控制范围内,使得软件日后的修改和维护工作更加简单。
e.数据模型设计
数据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文件设计统称为数据模型设计。
持久数据设计。
很多软件系统中,数据是核心。
3.软件设计质量
4.高可信软件设计
形式化方法、形式化验证
5.软件设计规格说明
软件设计过程中各个活动的结果最终应该文档化形成正式的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作为软件设计的输出。
6.软件设计评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