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鸿蒙生态官 ,华为鸿蒙OS:为生态而生,亦为生态所累

对于素有“大嘴”称 的余承东来说,恐怕根本想不到发布会上吹的牛,有一天会被自己人“打脸”。 本月9日,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透露,“明年华为除了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他终端产品将全线搭载鸿蒙系统,并在海内外同步推进;鸿蒙系统的全面开源也将在明年8月正式开放。”也就是说,明年华为手机、平板、电脑三大产品线,仍然优先围绕安卓(Android)、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进行开发。

在鸿蒙系统的介绍中,华为将其定义为“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简单来说,就是将系统的内核进行简化,在运行方面更加的模块化。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五花八门的IoT设备。 通过微内核分布式构造,可以让各式的IoT产品在统一的平台下协同工作,而并非将手机、PC、或是电视等设备作为IoT系统的唯一中心,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成为整个系统的入口。例如,华为(以及荣耀)与DJI大疆合作,将无人机在系统底层与手机相连接,让无人机的摄像头替代手机或电视的摄像头进行视频拍摄。 利用这项技术,未来那些本不具备某些传感器的产品,通过鸿蒙系统,将通过共享获得相应的感知能力,提高了设备的可扩展性。而王成录提到的明年其他终端产品将全线搭载鸿蒙系统,正是华为将这些IoT设备“串联”起来的开端。“扶正”路漫漫的鸿蒙 那么,鸿蒙系统在短期内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存在呢nbsp;在速途 看来,鸿蒙系统将主要作为IoT系统,成为连结华为所有产品线的纽带,同时,在手机、平板以及电脑产品线中,也将移植入鸿蒙系统的部分功能,成为与预装系统(安卓、Windows、Linux等)共存的系统。其中鸿蒙系统部分进行IoT设备连接操控,预装系统负责软件生态的完整。 至于鸿蒙系统“扶正”的可能性,目前机会并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尚无法完全摆脱安卓和Windows软件生态,实现独立“破圈”,纵然有众多小程序类应用、云电脑应用等可以满足轻度需求,但距离真正的“生产力”工具仍然相去甚远。 其实,想要“破圈”生产力,却倒在软件生态壁面前的,并非华为一家,例如苹果推出iPad Pro通过增加外设扩展性、定制化的iPad OS(魔改iOS)与丰富的iOS应用,想要与PC在生产力方面一较高下,然而在桌面系统(PC和Mac)功能强大的多窗口操作与专业级工具软件相比,仍难摆脱“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命运。 所以,对于鸿蒙来说,短期内很可能只是作为连接整个华为IoT生态的“线索”,可能只是“1+8+N”生态中的加 。但对于华为而言,与其2020年全面在手机、平板、电脑上“赶鸭子上架”,不如沉下心来打磨连接性,等待5G云应用的真正成熟。

相关资源:截取软件够累的-其它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4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26日

相关推荐